关灯
护眼
字体:

神医老婆总想掰弯我(152)+番外

作者:半生蜗牛 阅读记录

大理寺卿姓武,是个男人,留着八字须,看起来还精心打理过。那武大人听到洪钟这话,讥讽一声道:“本官可不像洪大人,这般宽心。圣上对此案极为看重,况且科举乃一国之本,舞弊案一个处理不好,损害的可是本朝文人对朝廷的信任。”

洪钟懒得与他争执。等着捕快将何必瑶带上来,洪钟刚说一句升堂,大理寺便抢着要先问话。有御史台在旁,洪钟也说不了什么,便让大理寺去问。大理寺问了几个问题,何必的回答还是如洪钟审时一样。

她没有参加会试,考卷上的答案是她作的,但考卷不是她写的。

不同的问题问来问去,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

大理寺问得生气,一时脱口道:“何必瑶,纵然你再狡辩,铁证如山下,也能定你的罪!”又道,“会试登记簿载明你确有参加,也有贡院的考官、你周围的考生可以作证。你连乡试都靠着行贿上榜,说你会试没有舞弊,你说谁信?”

何必愣了下,道:“我乡试行贿?贿赂谁?”

大理寺哼笑一声道:“主考翰林”又道,“翰林已经投案自首,你不会还当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吧。本官劝你早点坦诚,还能减轻刑罚。”

何必简直难以置信:“我连主考官长什么样都不记得,行什么贿?”

大理寺道:“不是你,就是你父母兄长,具体是谁,已派了人去景云城查,用不了多久就会水落石出。”

何必怔住,身子好像被什么重重锤了下。身父身母只当她是来京城游玩,都不放什么期望在她中举上,更不会说去贿赂考官,*至于何必卿,在她乡试开考前就已离家行商,还怎么去见考官。先是会试舞弊,又是乡试行贿,隐藏在背后那个人到底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

大理寺看到,只当她是自知罪行败露,承受不住。大理寺觉得就快要查明,想要继续追问时,却被洪钟忽然打断。

洪钟道:“好了,今日先查到此,我刑部还有别的重案待审。两位大人,”说着左右看一眼,道:“我们待有别的新证词再审如何。”

大理寺刚想反驳,却听御史台道了声:“也好”。因为沈如林的事,御史台行事谨慎许多,既然犯人喊冤,在证据查明之前,还是等一等的好,免得做成冤假错案。御史台都这么说了,大理寺只好忍下,冷哼一声,不待洪钟说退堂,起身携了人离开刑部。

是夜,侍者将房里烛灯点燃时,洪钟才意识到天色已晚。一整个下午她都待在书房里查阅科举案的卷宗,试图从已有证据里找到什么蛛丝马迹。但那些证据实在太扎实,每一项都十分齐全。以往断案,总有些证据找不齐,如今这件案子,所有定罪的证据全都完完整整摆在她面前。洪钟无奈笑一声,心说那人真是好心,这是就怕她定不了罪。

想到白天大理寺说的话时,洪钟失了失神。翰林一口咬定何必瑶乡试行贿,又隐晦说有人点名要何必瑶上榜,即便何必瑶和她家人都说没有行贿,但在有翰林证词的情况下,任何人听何家人证词都只会觉得他们在狡辩。景云城查回什么来已经不重要了,何必瑶实则已坐实了乡试行贿。铁证如山四字,凭此便可定罪。

洪钟皱了皱眉,叹一句道:“小丫头,你完了”。

洪钟说着摇了摇头,低头准备收好卷宗,看到面前那张考卷时愣了下,似乎不敢确定,她捡起考卷,凑近烛灯一些,看清上面的痕迹时恍然般。那考卷上有一些字,墨迹被带偏到左边几分,应该是书写考卷之人写字时没有拢好长袖,长袖沾到未干的墨水,晕开了墨迹。

寻常人多是右撇子,墨迹多会被带偏到右侧,这张考卷却带偏到了左侧。只能说明,写这张考卷的,是个左撇子!

洪钟好像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大疑点,正想着怎么去测下何必瑶时,门房来报,有人要见她。洪钟问是谁。门房回说那人说只要大人见到这件东西就知道,说话时递上来一块玉佩。

洪钟确实知道,她看到玉佩第一眼就知道那是四公主的东西。洪钟取过玉佩,犹豫下,告诉门房将人请去正厅。

洪钟以为是苏若珏,整了下官服,走去正厅准备会面,到正厅抬头看到里面候着的人时却愣了下。

正厅里一个裹着黑色斗篷的女子背对门而站,听到身后脚步声停下,飘飘转身,一袭红衣胜火。不是别人,正是千金。

洪钟看到女子时愣了下,即便那人蒙着面纱,仍可见是个绝色丽人。她回过神问:“姑娘是?”

千金行了个礼道:“我是谁不重要,大人知道玉佩主人便可,我代她来见大人。”

洪钟走进去,有所警惕问:“姑娘找我何事?”

千金道:“那人想见刑部关着的一个犯人,问她几个问题。”见洪钟谨慎,又道:“大人放心,只是问几个问题,不会让大人为难。”

洪钟想到什么,回过神道:“可以。”

这下倒是千金愣住,来之前她以为得费些功夫才能见到人,没想到洪钟答应得这么痛快。千金迟疑下道:“大人就不问问我要见的是谁?”

洪钟看到玉佩的时候已猜出来人是为了何事而来,早朝苏若珏对舞弊案似乎十分上心。洪钟听到,笑笑道:“姑娘问话时我会全程站在旁边,希望姑娘也能理解。”

“这是自然”千金也不追问,见对方同意,顺着答话。

洪钟道声请等,出去做了下安排,再回来时带千金去了刑部大牢。

上一篇: 老婆是只猫 下一篇: 阴鸷国师的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