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娇夫的首辅大人(161)

作者:阿杜行 阅读记录

依照茅荣郅的想法是打,可战争受苦的又是百姓,银子不够,除了加重赋税,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毕竟这几千年来都是这么做的。

几番思虑之下,茅荣郅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来解决。

茅荣郅想着这些学子之后也是要进入官场,不如看看看他们的想法。

按照其他两位学子的想法来看,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先休养生息,等国家强大了之后,匈奴自然是不敢来犯。

二人的排名不同也是因为文章词句的华丽,引经据典的次数。

而依叶胥的看法则是要打,现在他们国家虽说是没有之前的强盛,可他们泱泱大国,岂是能容许匈奴来犯。

既然国库空虚,那就从商人手中要。依叶胥的想法是:总归国家总的银子是不变的,既然银子不在国库,那便在商人手中。

在本朝,商人的地位不高,毕竟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对此商人最讲究的便是名声,既然商人需要好的名声,那朝廷便给商人这个名声。

如此一来,国库有了银子,商人们有了名声,将士们有了粮草,边境的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也算是一举多得。

其实,叶胥并不是多么的了解历史,也不是多么懂政事,只不过是看到了题目之后。

他便想起来了自己国家刚成立时,情况比这个危急多了。

那时候刚刚成立的新国家,是同现在的情况差不多:同样是外来国家,扰的边境百姓民不聊生。

与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的:当时是飞机炸弹都有,帝国主义轮番轰炸我国边境地区。无数的百姓被炸伤,甚至死亡。而现在的情况是匈奴在城墙下叫嚣。

我们当时的条件比这个还要艰苦,我们只有炒面,最严峻的时候,能往阵地上送一个苹果都是一等功,某甘岭阵地硬生生的被削掉两米,平均一秒钟两枚炮弹,可是他们硬生生的坚持了下来。

起初,也是有一些不愿意同强大的敌人对上的,可是前辈却下定决心要打,还说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传世真理。

事实证明,伟人的选择是正确的。那时的条件虽然艰苦,可是人民群众与国家一条心。那时的人们捐钱捐飞机,甚至有一名豫剧演员,一年出演了178场,只为国家捐了一架飞机。

叶胥想:虽然现在的百姓不比那时,可现在最有钱的除了王公贵族之外,便是商人。

再者说了,他们现在可是比匈奴要强大许多,毕竟匈奴之前还要给他们上供。

茅荣郅看了叶胥的答卷,心中便有了计较。看来普天之下,最穷的竟然是他这个皇帝。

想到叶胥写的除了皇室宗亲之外,最有钱的便是商人,茅荣郅便打算,先从皇室宗亲下手。

等到了揭晓名次这日,众多学子,排排站在大殿之上,皇上先是打算见见昨日他看卷子的那三人。

皇上给陈公公使了个眼神,陈公公便尖个嗓子喊道:“叶胥、晏鸿羽、荀文林三人出列。”

正谨遵夫子教诲的叶胥,不敢乱看,只得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忽然便听到了自己被叫到,赶忙出列。

“学生叶胥,拜见陛下。”

紧接着叶胥便听到另外两人的叩拜声:“学生晏鸿羽、学生荀文林拜见陛下。”

“平身。”皇上大手一挥,他们几人跪着,他如何能看到真面貌。

之后,三人便起身,叩谢:“谢陛下。”

等三人站了起来,便又听见皇上发话了:“你们三人且抬起头来。”

叶胥听到皇上的吩咐,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是他只得乖乖照做,三人缓缓抬起头。

而站在一旁的茅荣轩也有些好奇,皇兄怎的叫这三人出列。

等叶胥抬起来头,眼睛习惯性的抬起来,恰好与茅荣郅对视上,当时的叶胥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当真是兄弟,长得这般相似。

许是叶胥看的时间久了,皇上从叶胥的脸上移开了目光。

直到皇上移开目光之后,叶胥才回过神来,赶忙低头。

也是在这时,叶胥才突然想起在这个时代,他们这些人似乎是不能直视皇帝的,好像还有一个专门的罪名,关于正视了皇帝的面容。

那个罪名似乎叫冒犯天容,蔑视皇家尊容。情节严重的似乎是要被斩杀的。

想到此处的叶胥浑身打了个激灵,他赶忙看脚尖,他上有老要靠,下有夫郎要养,他可不能就这么去了。

等皇上看清了他们几人的容貌后,终于到了此次最重要的环节,那便是宣布名次。

此次的诰读,是由此次的主考官明正平宣读:“进士一甲一名,叶胥;进士一甲二名,晏鸿羽;进士一甲三名,荀文林;进士一甲...”

站在最前面的叶胥听到自己是进士一甲第一名,竟然比自己当时进了国家研究院还要高兴。

许是当时叶胥只是同几十个同届的学生竞争,而这次,他可是同整个国家的文人竞争,能夺得头名是叶胥所没有想到的。

等明正平将进士三甲最后一名宣读完毕,一群刚出炉的进士,之后便按照宦官的指示去换上国子监颁发的新衣进士巾袍,插花游街。

然后叶胥被单独赐予一套状元朝服与状元圆领乌纱帽,那帽子上还插有一对点翠银花。

此次游街还是皇上临时起意,皇上见前三甲均是年轻男儿,便主动要求让他们三人打马巡街,让世人看看他们朝即将注入新鲜的血液。

于是叶胥等人便按照茅荣郅的要求,在京城最繁华的几条街骑着马绕了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