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下等候多时的村民们见叶胥骑着马赶了过来,一时间有些激动,他们忙了这么久,终于出了些成绩。
叶胥下马后就看到这些村民脸上洋溢的笑脸,真实又纯粹。
叶胥见众人站在山脚等候,打了个招呼后,便直接上了山。
在叶胥身后的村民们,见叶胥上了山,他们也跟着上了山,虽然之前知晓这香菇长了出来,但是架不住他们心中欢喜,看几遍都不会厌烦。
众人看着这香菇,觉得这哪里是香菇,这明明是白生生的米饭啊。
这香菇长出来,也不枉费他们村民每家每户不分昼夜的守着这些树。
叶胥上了山,走近后,就见那倒下的树上已经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香菇,同他之前来看的光秃秃的完全不同。
小香菇一个紧挨着一个,长势喜人。叶胥不自觉的红了眼眶。
香菇长出来了,也不枉他不远千里的赶来也能对得起皇上的期望和楚庭的百姓。
现在香菇长出来,也就意味着下半年村民们的粮食有了着落。
叶胥见身后的村民也慢慢的赶了过来,就嘱咐道:“各位,现在香菇已经长出来了,我们距离成功也不远了,还请诸位再费些心力,同之前一样,轮流守夜,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这些香菇是我们下个季度的粮食。”
见叶胥发了话,跟着上山的村民们,当即纷纷下跪,里正眼含热泪道:“知州大人的恩情,我们毕生难忘。”
之前,知晓这个季度不能播种水稻后,心中凉了一大半,这个季节不能播种,意味着下个季度,他们没了口粮,到时候他们又该如何过活。
直到叶胥来了,新上任的叶胥带着他们说是有希望让他们下个季度的粮食有着落。
虽然里正不太相信,毕竟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都是旱情严重时,百姓们易子而食,富贵人家举家搬迁,他们这些平常百姓,要么是投奔远方的亲戚,要么就是跟着其他百姓们,往富裕的地方去,祈求能寻条活路。
里正当时已经考虑到了最坏的情况,可是这时从京城来了个年轻人,那人虽然看着年轻,却是个大官,听说是陛下亲自派下来的,为的就是解决这次的旱情。
里正虽然不太相信这个同他孙子一般大的知州大人能给他们寻条活路,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们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当叶胥说什么种植香菇时,里正当时就想,他活了这么久,就没有听说蘑菇能种的,那些蘑菇不都是雨后自己长出来的吗,什么时候人能种出来看了。
虽说里正不知晓叶胥口中的香菇是什么,但是他大概能知晓约么这香菇同蘑菇差不了多少。
但听说这香菇是在山中养殖的,里正想那就放肆一把 最坏的情况也就是这,毕竟这没有占用耕地。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竟真的让这年轻的知州种出来了香菇。
里正虽然不懂,但是他也知晓这东西能养殖出来的重要性,毕竟雨后摘了蘑菇之后,他们去镇上卖的话,也能卖个好价钱。
现在竟然被这个年轻人种出来了,那以后得银子他们根本不愁了。
能卖得银子好啊,有了银子他们就能买粮食,下个季度的口粮便有了着落。
叶胥见这些村民们纷纷给他下跪,看到里正眼中的尊重时,叶胥也有些震惊,他当时做这些事情时,并没有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什么为了给自己博一个好名声,叶胥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
叶胥当时只是一心的不想那么多人因饥饿而离世,不想这些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叶胥扶起了头发花白的里正,开口道:“里正言重了,这些都是我身为父母官应该做的,里正不必多礼。”
看清里正眼中的泪花,叶胥开口道:“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还要有劳里正尽心的安排接下来派村民守夜的事情。”
老态龙钟里正被叶胥搀扶着起来,嘴中不忘说:“这都是老夫应当做的。”
现在香菇的事情先告一段落,见香菇长势良好后,叶胥满意的回了家。
这一趟折腾后,叶胥到家时,天已经黑了下来。
叶胥摸着黑到了家,之前脑子中惦记着香菇,没来及的顾忌肚子,如今放松下来之后,只觉得腹中空空。
叶胥进了府,对着身边人说道:“让厨房随便准备些,我垫垫肚子。”
叶胥刚将话说完,就见不远处一个身影在动,快走近时,叶胥才看出原来是陶青。
见这么晚了陶青还未睡,叶胥不免有些担心,以往这个时间,陶青都是早早的用了饭,已经入睡。
等二人的距离小了之后,叶胥揽着陶青,问道:“怎么这个时间还未睡,早睡对身体好,以后不必等我。”
虽说叶胥总是这么说,但陶青听到后,还是觉得心中暖暖的。
陶青没有正卖你回答叶胥的话,只是说道:“阿父和阿姆都在等你一同用饭呢。”
听到这话,叶胥有些意外,他还以为叶父和叶姆不远千里的来楚庭,身体就肯定会累。
这个时间的话,二人定然已经睡了,没成想,他们竟然一直在等着他。
听到陶青的话,叶胥同陶青一起去膳厅,等坐下后,叶胥看着他面前的那碗鸡汤,心中不由得有些好笑。
看来这鸡汤几日他是非喝不可了,叶胥不用人提醒,便先用了鸡汤。
今日是他们一家子过了一年后,第一次在一起用饭,意义非凡,一家人在饭桌上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