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娇夫的首辅大人(216)

作者:阿杜行 阅读记录

叶胥担心的情绪在纪修为回来时好转了不少,纪修为回来的那天,带来了好消息。

第118章 纪修为回来那天,叶胥……

纪修为回来那天, 叶胥满脑子的想的都是未来陶青生产时该有多痛苦。

虽然他未曾尝受过生育的苦楚,但还是对孕妇在生产时所要经历的十级疼痛有所耳闻。

在叶胥陷入无限的自责中,下人来禀告纪首领回来了, 叶胥忧虑的心情并没有因为纪修为回来的消息而减少多少。

叶胥看着下跪的纪修为,因着心情并不是太好,叶胥也没有扶他起来,只是让他自己起来说话, 嘴上还是问道:“这次前去京城, 可还安全?”

纪修为起身后, 面上的喜悦肉眼可见,道:“知州大人,皇上对您送去的很是高兴。龙心大悦,当即赏赐了不少东西,还运来了不少粮食,现下东西还在路上, 估计不久后便能到达楚庭。”

虽然纪修为这也是第一次见皇上赏赐臣子粮食, 之前皇上赏赐臣子的东西都是些什么良田绸缎,怎的这次变成了粮食。

但即使是粮食,这也是御赐的东西, 也是寻常人求不来。

纪修为不知的是, 皇上赏赐粮食是叶胥的建议, 叶胥在信中说, 皇上若是觉得他送去的东西和皇上的口味, 若是给赏赐的话,便不要像上次那般送银子,不如将银子换成粮食来的好。

换成了粮食他能直接发放给百姓,若是给了银子, 到时候他还是要换成粮食的。皇上这才头一遭的赏赐大臣的是粮食。

其实是叶胥觉得这州府的粮食他肯定也是要买,他怕自己买了之后,州府的粮食少了,住在州府中的人家,便没了粮食,于是才想办法从京城运粮食。

叶胥听纪修为这样说,就知道这是他写的信皇帝采纳了,这样也好,等赏赐的粮食到了,那他就在楚庭少买一些。

听纪修为说皇上赐下的赏赐如今已经在路上。

叶胥听完,当即让管家去算一下府中还有多少银子,然后对纪修为说道:“这次派你前去京城,一来一回,也着实辛苦,不如你先休息几天,等身体缓过来了再过来当值也不迟。”

等管家来后,叶胥吩咐管家用府中三分之二的银子去买粮食。

叶胥并不知晓皇上赐了多少赏赐,但他觉得就算同他在信中说的有偏差,那也差不多,皇上给他们州府的赏赐肯定是只多不少。

如叶胥所想的那般,茅荣郅确实给叶胥了许多赏赐,现在正在往这边运,运的不仅有粮食,还有一些钱财,绸缎,只要是捐的东西,茅荣郅一股脑的全部运了过来。

东西很多,这些东西不仅是茅荣郅一个人赏赐,还有后宫和一些大臣或自愿或非自愿捐的东西。

纪修为千里迢迢的送来了香菇,不仅有晒干的,还有一些新鲜的,那些新鲜的香菇也是靠纪修为日夜不休的骑马才得来的。

如此这般尽心尽力,那些新鲜的香菇看起来才水灵些。

当茅荣郅听楚庭来人时,当即宣纪修为进殿面圣,听纪修为诉说了此次前来的目的后,又看了叶胥的信,茅荣郅当即让御厨按照方子上的方法做。

同时还邀请了不少大臣,诸位臣子接道旨意时都很是激动,皇上是终于看到了他们的潜力了,这个时辰宣他们进宫,莫不是准备重用他。

那些被召唤进宫的臣子们,便欢天喜地的进了宫。

等这些大臣到了后,那边总管太监王全便适时的提醒皇上该用膳了。

由于王全打配合打的极好,茅荣郅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下面的肥羊们说道:“既然到了用饭的时辰,想必各位爱卿们尚未用饭,不如一起吧。”

诸位臣子诚惶诚恐,这与皇上一同用膳是多大的荣耀,一时间众人没敢推辞。

茅荣郅看着下面的诸位大臣的反应,满意的点了点头,此次前来的臣子都不是什么王公贵族,因为王公贵族的财库已经被茅荣轩悄悄的挪空了。

此次前来的都是家中富裕之人,茅荣郅想着:与其让那些银子在他们手里闲着,还不如拿给叶胥让楚庭的百姓不愁吃食。

满心欢喜的诸位臣子,还不知他们一步步的踏进了茅荣郅设的圈套,毕竟一般臣子谁能想到皇上会惦记臣子手中的钱财,可茅荣郅就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自然不能按照寻常的逻辑想他。

用了饭的诸位臣子当即感动得痛哭流涕,他们没想到皇上这般器重他们,这般美味的食物,还惦记着他们。

唯有在一旁用饭的茅荣轩心道不好,这恐怕有诈。

饭后,茅荣郅见诸位大臣纷纷放下了筷子,眉眼间都带着笑意。

茅荣轩见他哥这般模样,心想:终究还是逃不过吗,皇兄只有在压榨他时漏出过这种表情。

茅荣轩在心中愤懑的想:他就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饭,尤其是他亲哥的午饭。

茅荣轩面上不动声色,心中早已泪流成河,现在他哥这般模样,不是图财,就是谋色,他们一奶同胞,那皇兄图的定是他荷包中的银子。

茅荣轩心中早就开始抓狂,狂摔碗筷,觉得这日子真的是没法过了,他今日刚见到一个令他心动的哥儿,他还没来得及存钱准备聘礼,就要被他这图财的亲哥骗去。

茅荣轩心中哭唧唧:难道是他命中注定孤家寡人。

茅荣轩的心里戏很足,但面上还是维持着他一个亲王该有的派头,放下碗筷后,优雅的擦了擦嘴。

趁着皇兄未曾开口说话,茅荣轩准备先发制人,拱手行了礼道:“皇兄,我恍然间想起来家中的鹦鹉无人喂养,那是臣弟最宠爱的,平日里都是臣弟亲自喂养,那鹦鹉性子骄纵,若是旁人喂他,他根本不吃,臣弟就先去喂养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