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娇夫的首辅大人(235)

作者:阿杜行 阅读记录

不管这两个书院和与不和,只要是能为朝廷培养出来栋梁之材,那便是好事。

虽说两个书院不和,但这也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为朝廷输入人才。

叶胥很是满意,现在皇上在大肆提拔寒门子弟,为的就是防止世家一门独大。

叶胥也算是间接的帮上了皇上的忙,皇上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叶胥更加满意。

觉得自己果然没有看错叶胥,叶胥这人肚子里确实是有些东西。

于是皇上便打算等叶胥知府三年任满之后,便将他调往京城。

到那时,叶胥就在天子脚下,若是有什么想法,实施起来,效果更加明显,受益的是天下百姓,而不是区域内的臣民。

皇上的想法很好,但是他却忘记了当年叶胥是如何决绝的非要去楚庭的。

叶胥若是个听话的臣子,那他现在应该还在京城,安安稳稳的做他的京官,而不是在楚庭做知府。

眼看着叶胥三年的知府快要到头,皇上便准备让叶胥去回京城,可皇上的圣旨还没有下去,那边皇上便收到了叶胥的来信。

信中叶胥说是自己尚且年轻,还想历练几年,他觉得营州这个地方不错,他愿意去营州做知府。

收到信的茅荣郅心里有无数的脏话想脱口而出,营州那是什么地方,冬季寒冷不堪,每年都有冻死在街头的百姓。

叶胥竟然想去那里历练,那里能历练出什么东西。

茅荣郅心中气的要死,明明叶胥肚子中的奇点子多,若是回到京城,不知该是对天下的百姓能有多少好处。

可他偏偏要去营州。

茅荣郅越想越气,叶胥在楚庭干了六年,这期间,楚庭的百姓从之前的勉强温饱,到现在他们有专门的商会去卖蘑菇,而且每次科举楚庭都有两三个进士。

虽说看起来人数不多,但是出了江南之外,没有那个府郡像楚庭这般高产。

若是叶胥能将这些想法推广下去,那他还何愁这朝堂上没有他的心腹。

若是这朝堂上寒门学子多,他还何愁在朝堂上施展不开拳脚。

茅荣郅虽然在心中对叶胥的此次举动很是不满,但最终还是允了叶胥的行为,不为别的,因为无论叶胥去营州做知府,还是到楚庭做知府,最终受益的都是他的子民。

若是此次叶胥真的去了营州,也许叶胥真的有法子能让营州的百姓过得更好一些,最起码冬日不会有那么多事故产生。

茅荣郅给叶胥回了信,大意是他同意叶胥此次去营州做官,但是干满三年后,叶胥必须回到京城做官。

然后就是叶胥再次升职,毕竟叶胥做楚庭知府时,也确实取得了明显的绩效,若是还让叶胥做知府,总归是有些说不过去。

不久后,叶胥的升调令就下来了,令叶胥惊讶的是:那官职并非是他以为的营州知府,而是营州巡抚。

因为楚庭离营州相差千里,叶胥一家人不得不轻装上阵。

虽说叶胥一家是轻装上阵,但叶胥给一家人都准备了不少厚衣物,像是什么狐裘,兔绒,叶胥甚至还让人准备了不少鸭绒。

这些鸭绒从摘取到制作,叶胥全程盯着。

叶胥让那些下人将摘取的鸭绒清清洗洗,之后他们又按照叶胥的指令,最终做了几件衣服。

虽然陶青对叶胥的这番举动很是不解,但陶青并没有询问,他还以为是叶胥又想到了什么让百姓致富的法子。

倒是已经长到五岁的叶岁锦对叶胥的此番举动很是好奇。

这几年,叶岁锦不仅人是长大了不少,他的好奇心也越老越旺盛。

比如当他看到一只喜鹊在飞就会问:“阿父,有个东西在飞。”

叶胥顺着叶岁锦的手指看到了正在往另一个树枝上飞的喜鹊,解释道:“那是喜鹊,他在往高处飞。”

“那它为什么叫喜鹊?”

“民间传说鹊能报喜,故称喜鹊,大多数人认为常见的鹊鸟能传达位置的信息,把鹊附会成报喜鸟,称之为喜鹊,后来人口增多,喜鹊与人类近距离接触,于是逐渐被人类喜欢,这才有了‘喜鹊’的名字。”

“那他怎么在飞啊?”

“因为它有翅膀啊。”

“有翅膀就会飞吗?”

“对啊,你看你没有翅膀,所以你不会飞。”

叶岁锦听完叶胥的话,真的把自己的手臂做成翅膀状,上下扇了几下,见自己真的没有飞起来。

叶岁锦惊讶的看向叶胥,童言童语道:“真的哎,阿父,我真的不会飞。”

叶胥扶额,觉得小孩子真的奇奇怪怪,没由得被叶岁锦天真的举动逗笑了。

这次看到叶胥指挥着家里的下人,让他们收集鸭绒,叶岁锦又很是好奇的凑了上来,这次不仅是叶岁锦,叶岁桉也跟在叶岁锦的身后。

叶岁锦见下人在收集鸭绒,眨巴着大眼睛定定的看着下人的举动,很是好奇。

叶胥看着叶岁锦滴溜溜转的大眼睛,就知道这孩子肯定又要开口答问,果不其然:“阿父,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啊?”

叶胥看着两个并排站着的小不点,蹲下去摸了摸他们的头,温声道:“这是在收集鸭绒。”

“鸭绒?”这次不仅是叶岁锦,连叶岁桉也好奇的看了过来。

“是啊,这鸭绒是为了给我们做衣服。”

“衣服,可是我们不是有衣服吗?”说着叶岁锦指了指自己的衣服。

“这些衣服是我们在这里穿的,可是我们马上要离开这里,那里天气寒冷,到时候我们穿这般薄的衣服会受不了,所以阿父就给你们做了一个新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