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娇夫的首辅大人(268)

作者:阿杜行 阅读记录

在叶岁桉不安的注视下,叶胥随意翻了几下,便将书合上了。

书里面的内容不外乎是一些才子佳人的故事。

先是才子佳人见了一面之后互生情愫,之后在双方家长的认可下结为婚姻,之后就是一些家长里短的鸡飞狗跳,或是因为一些琐事而互生嘴角,无论主人公们怎样,最后都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叶胥压根不知道自己该先吐槽这剧情老套,还是该吐槽写作之人脑壳有病,都鸡飞狗跳了,最后竟然还能奇迹般的HE。

叶胥看这册子后面还未被人翻阅,就知晓小家伙现在才看到才子佳人互生嘴角的那段。

想到这叶胥扯了扯嘴角,怪不得,怪不得他压在陶青身上,两个小家伙以为自己是在欺负他,原来事情的源头竟然是这个。

叶胥看着心虚的叶岁桉,瞬间板起了脸,准备教训一下小家伙,小小年纪,怎么能看这般乱七八糟的东西,若是想看也该看一些国家大义的书本。

小小年纪,心中怎能装的都是情情爱爱,在这个年代,小哥儿满脑子装的都是些风花雪月的事情,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若是小家伙看看也就算了,叶胥就怕叶岁桉将里面的内容带入到现实生活。

就算心中装的不是家国天下,也不能全是这般东西情情爱爱的,就算小家伙眼中只有钱财,叶胥也不至于这般生气。

钱财最起码还能满足一些口腹之欲,可是情情爱爱的能有什么用,别到时候被人利用了还巴巴的替人数钱呢。

叶胥就怕小家伙以后被一些只会说好话的心怀不轨之人骗了。

叶岁桉见叶胥一声不发的翻着手中的小册子,心中害怕极了,根本不敢发出任何声响,连呼吸都下意识的放轻了。

阿父之前让他好好跟着夫子学习知识,可他却在书本里面夹着小册子,用阿父的话来说就是不务正业。

叶岁桉能在心中想象出阿父之后会如何教训自己了。

叶胥虽然是慈父,但也是严父,平日里叶胥很是好说话,若是两个小家伙做了什么错事,叶胥也会毫不手软的训斥他们一番,因此两个小家伙虽然平日里敢同叶胥撒娇,但也知晓什么事情能干,什么事情不能干。

叶岁桉见叶胥将书合上,吓得大气都不敢喘,生怕叶胥训他一顿。

但是叶胥该教训孩子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孩子年纪小就放任他们,该训斥的时候,叶胥根本不留情。

叶胥觉得要让小家伙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避免之后再犯,所以叶胥在教育两个小家伙时,都会将事情答得前因后果和这件事的影响给他们清清楚楚的讲清楚。

把事情的条例理清晰,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叶胥将小家伙招到身边,看着叶岁桉心虚的模样,叶胥不禁失笑,原来小家伙自己也知道自己错了。

看着小的呆呆的窝在陶青怀中,一脸茫然的看着自己和叶岁桉,叶胥心中好笑,这边大的马上要接受自己的一番爱的洗礼,小的怎么一副呆呆的模样,还不知晓马上要发生什么。

叶胥看着胆怯的小眼神悄咪咪的偷窥自己脸色的叶岁桉,又看了一眼脸上全是茫然的叶岁锦,一时间哭笑不得。

怎么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一个身处风暴中心,一个信号不在线,两个小家伙的差距怎的这般大。

叶胥伸手也将小的招到身边,满头雾水的叶岁锦见阿父找他过去,马上脱离了阿姆的怀抱,屁颠屁颠的跑到叶胥身前。

看着两个小家伙乖乖的站在自己面前,叶胥语气尽量温和的发声,生怕语气重一点就吓到他们:“你们可知,现如今这般寒冷的天气,我们在营州不用为了生计而发愁是为何?”

叶岁桉起初以为阿父会当着弟弟的面先训斥他一番,以儆效尤,说他不用功读书,竟然看一些无用的东西。

没想到,阿父竟然没有那般,而是语气温和的说起牛马不相及的问题。

见叶胥这样问,自知理亏的叶岁桉表现欲极强,觉得自己在阿父面前表现的好,能抵消方才自己犯的错误,便高高的举起小手,率先出声道:“阿父,这个问题我知道,是因为阿父是巡抚,有俸禄,我们才能在冬日里不用为了生计发愁。”

叶胥听到叶岁桉这样说,点了点头,赞同道:“桉桉说的对,但也不全对。”

叶岁锦见到了自己表现的时候,举起手臂回道:“我知晓阿父,是不是因为阿爷开了那个酒楼,酒楼的收入够我们一大家子的开销,所以在冬日里我们才能不用为了生计发愁。”

叶胥又道:“锦儿说的也对,但是也不全对。”

看着两个小家伙冥思苦想的小模样,叶胥给他们一个提醒道:“阿父任巡抚的前提是不是国家安康,天下太平?”

叶胥见两个小家伙纷纷点头,很是满意,继续引导道:“那若是有游牧民族打到了这里,我们是不是要奋起反抗,是不是要征兵,到那时到处都是在打仗,你们还能这样整天待在家里安心的念书吗?”

叶胥看着两个小家伙懵懂的摇了摇头,叶胥便知晓两个小家伙没有全懂。

又加了一把火道:“若是有外族人打到了咱们得国土上,他们心狠手辣,进了城之后,无论男女老少,一律格杀勿论,烧杀抢夺,无恶不作。”

叶胥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声音有些哽咽,顿了顿道:“若是那时,我和你阿姆我们都因为这些恶势力作恶去世了,你们还能安稳的读书吗?”

你们怕是连自己的安全都顾不住吧,叶胥有些心痛,当年的惨状不能再次发生,这也是为何叶胥甘愿做一名背后的科研人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