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咸鱼她字字珠玑(302)

作者:水色赤道 阅读记录

话音刚落,又是一声霹雳裂帛,只见三棱铁镞飞掠过阵,南府军黑云一般逆着冽风前奔,火枪抬起,硬生生从武卫营阵型的后方开出一条血路。

镝鸣九声,将危之兆。【1】南府重骑以鸣镝为号,三军齐出如臂使指。

虎壮奔在最侧,不停地冲南府军主将打着手势,示意他前方境况。而王秦岳在火枪炸响的一瞬间抬起头,沉闷的黑甲被白雪盖上了薄薄一层,他抬手亲射二十四响连环镝,每响皆示不同变阵。

烽燧狼烟起,战云压玄菟。重骑前锋执赤色战旗跃马先登,铁骑突出,蹄凿大地如雷碾,漫卷尘烟与风雪争夺地盘。

金戈相斫,兜鍪互撞,火星迸溅,刃卷豁口。南府军左翼持铁戟直直劈进武卫营侧方,而右翼则挟角弓齐射封路。中军如钢刀,直直切入武卫营的阵型之中,将他们钉死在城墙之下。

铮铮之声响在耳畔,峡风垂眼,见仍有骑兵口衔利刃,手脚并用地攀爬云梯,还没等她拔刀,忽有流矢破空飞来,从后贯入那人颈喉。

方蹇明骇得一抖,赶忙闭了眼,不忍再看。

凛风曳着战旗,王秦岳将角弓还给身侧士兵,笑道:“这招我跟清也先生学的,如何?”语罢,他也不等士兵回答,双铁戟提握指向城前金甲,朗声笑道:“一群黄鸭,也敢挡你南府爷爷的前路?”

第179章

扑空“那原本是我们的沙漠与草野。”……

天地还被乌云笼着,西城门的战火半个时辰就被雨雪浇灭了。

城内士兵浴血奋战时不觉得冷,眼下关了城门,躺倒在甬道里才觉得寒风呼啸,确实是冬夜里该有的严格。峡风从从城墙上下来,将破烂的外袍脱下扔到火堆里,让那随意支起来的火堆烧得更旺些。

方蹇明缩在一旁“嗳嗳”叫唤,他手被石砖磨烂了,这会儿不碰都痛。王秦岳牵马入城,抱着头盔正吩咐士兵提刀巡查,顺势朝他那儿瞥了一眼,惊道:“哟,您老还上战场了?”

“怎么,将军看不起我。”方蹇明将手搭在膝上,手没再动,眼睛却快翻到天上去了,“没有我,这城墙早被轰没了。”

“哎呦,哪敢哪敢。”王秦岳赶忙抱拳,说:“这不看您受伤了么,正巧,方刺史,您猜我这半道上遇着谁了?”

“还能是谁,”方蹇明正靠在火堆边上冲伤口吹气,闻言目光一瞟,说:“虎副尉不是在那儿站着么,见到了。”

“哎,不是他,还有一个人。”王秦岳趁着来之不易的休憩挤眉弄眼道:“您猜猜?”

“猜不出。”方蹇明心思都放在手上了,眼下头也不抬道:“将军不快些去城东看看么?”

“马上就去了,刺史别催。”王秦岳将双铁戟靠在墙角,说罢转身向后往,喊道:“那人呢?进城了吗?”

“进了!马车没咱们战马跑得快,方才才到,”有士兵问:“将军要见他?”

王秦岳点了头,稍稍侧开身道:“带过来,方刺史受伤了!”

火堆晃动,眼下夜色已深,西城门烽烟散尽。南府军们鱼贯骑马入城,马蹄踏在薄雪上发出“吱吱”的声响,他们就地解刃,老卒用战袍裹住创口,新兵则牵着战马伏槽啮草,粗腿马长鬃间似乎犹闪着箭镞寒光。

王秦岳吩咐不久,就听马车辘辘声渐近。峡风方才要南府军的随记记下欠账,双方讨价还价了许久才定下,此时事毕也探头过来凑热闹,问:“谁啊?”

马车停在跟前,车前白缦簌动似波开,几个人都抻着脖子向那儿望。

残风卷过,只见来人一袭灰裘,领口紧束,臂间挟一木箱,上头刻着的是太平引。

“许世侄?”方蹇明愣愣叫出声。

许元疏目光一顿,走近朝着方蹇明俯身拘礼,唤道:“世伯。”

“你怎么……”

王秦岳见方蹇明絮叨的毛病又要犯,赶忙伸手打断道:“闲话放后提啊。许大夫,还请您看看刺史手上的伤。”

许元疏微微颔首,也不多说,蹲下身放下木箱,垂眸仔细去看方蹇明手上的伤,道:“先敷草药,半个时辰用盐水清。”

“盐?”方蹇明眉头一皱,“盐多贵啊……世侄,我没那么娇贵,你直接包就成!”

闻言,许元疏有些无奈地看一眼方蹇明,却也不驳他的话,只说:“先敷草药,我用清水给你理。”

“哎,清水好,清水好。”方蹇明连连点头。

峡风抱臂在暗处打量了他半天,忽地吹哨引过许元疏的目光,皱眉问:“你怎么遇上南府军的?”

“他是好孩子,你,”方蹇明一顿,陡然低下声去,问:“你怀疑他?”

峡风瞥他一眼,没搭话,只紧紧盯着许元疏。

许元疏跪坐在蒲草上备药,闻声也不恼,只是投来淡漠地一眼,道:“我接到信就从岭原南下,但……小苍潭一线的马道被切断了。”

峡风手里捂着热茶,没说话。

“我只能沿着小苍潭北上,打算绕路从银弦水来,却在路上遭人追赶。”

“追赶?”峡风蹙眉。

“是。”许元疏手上备药的动作没有停,点了点头道:“阆京在溟西一线发布了我的檄文。”

闻言,方蹇明也顾不上哎呀喊疼了,稍稍挺直了脊背,“……是因着叶大人?”

“他们没有明说,”许元疏慢慢道:“但我猜是。”

“看来阆京对我们也不是一无所知。”方蹇明语气微沉,“此次出兵前,他们就知晓叶大人身上有伤。”

“要这样说来,这场仗兴许并不只是为攻城,或者说,攻城只是顺势而为。”峡风点头,抬眼同王秦岳对视了一眼,盘在心口的答案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