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江湖送外卖(12)

作者:叶凫舟 阅读记录

战争即将结束,张年年也回到了上海。

她是本书前几单任务的匆匆过客,也是另一本小说《勺掌民国》的女主。

***

此时的刀戈,到底在哪里呢?

苏椰拎着食盒,漫无目的地走着,她努力地开动脑筋,“小vi,帮我查一下,1924年的今天,刀戈从东京回来了么?”

小vi马上应声,“很巧,昨晚刚下船。”

“我记得……”

苏椰搜索着记忆中的相关资料,“刀戈回国,先见到了他苦命的妻子和儿女,过后发现自己的小说被连载,到《品报》大楼索要稿费,再用这笔稿费,换他父母、师兄弟们的自由。这个顺序,对不对?”

小vi很干脆地认同,“对的。”

“那好,我们就去他妻儿的家里,守株待兔!”

苏椰逻辑棒棒哒,思路一顺就通,“小vi,你知道他妻儿家在哪里么?”

“知道是知道,但是……”

小vi不是万能的,“只知道个名字,不知道实地上怎么走到。这个地方,我头一回来。本次任务,除了尽可能地协助你送达外卖,也是来收集实地数据,充盈资料库的。”

苏椰当机立断,“你说出名字,我来想办法。”

小vi立刻吐出了九个字,“月光石巷108号。”

大街小巷,卖报的小屁孩吆喝着、飞奔着,有无限精力——

“卖报、卖报!《晨报》《时报》《杂报》《娱报》,最新鲜的时闻,最热闹的八卦!一块钱两份报,你买不了吃亏、买不来上当……”

苏椰没有钱,习惯了移动支付,很久没摸过纸币了。

再说,就算带了纸币,也不是这个时代的通行货币。

派送外卖的过程中,她需要用到钱,可以向小vi求助,但是,她尽可能地避免,在这方面求助于小vi。

因为,小vi支给她的每一笔钱,都叫预支,任务结束时,会从她的实际酬劳中扣掉。

并且,以极不公平的比率扣掉!

她每派送一单外卖,会得到80万金币,1金币=1元人民币。

而在异时空,每花掉一块钱,就会扣除1000金币,也就是1000块钱,光想想,都觉得肉疼……

可是,没办法了,没钱寸步难行啊!

她咬了咬牙,“小vi,我需要10块钱。”

小vi作为人造人,感受不到她的痛心,立刻就说,“好的。”

一瞬间,她感觉到衣兜里沉了一沉,伸手一掏,真的掏出来10个“一元币”的元大头。

瞅准了一个脑门儿上挂着“机灵”的报童,一股脑塞给了他,“小孩儿,姐姐不买报,跟你打听个路,月光石巷108号怎么走?”

小孩儿有名字,就叫小六。

不过,他向来自称六爷,这条街上斌爷老大他老二。

“那您可问对人了!整个上海滩,就没有我六爷不知道的地儿。”

他见苏椰出手大方,手上还拎着个大食盒,就花了五角钱,叫了辆黄包车,绕行了约摸半个小时,绕到了偏僻的月光石巷。

苏椰没想到,“月光石巷”名字美极了,地方却很荒芜。

小六好心提醒,“据说,这个地方晚上闹鬼,姐姐不可久待!”

说完,一溜烟儿跑没了影。

就这,还六爷呢?

苏椰胆子比他大,从月光石巷001号走起,一路找到了108号,跟其他院子一样,杂草丛生,大门又破又旧,不像人住的地方。

刚走近,就听院子里传出嚎哭两重奏——

一声“哇”接着一声“呜”,声量各自不大,但偶尔共振起来,也是相当有威力的,破落木门被震的摇晃吱呦,生了锈的铁锁岌岌可危……

这种地方,为什么会有孩童啼哭?

莫不是,刀戈那一双被活活饿死的小儿女??

苏椰多想不了一秒,食盒往地上一搁,踹开门就冲了进去。

第7章

刀戈VS福禄双鲜粥2……

两个四五岁大的孩童,卧倒在同一个大摇筐里。

他们动不了,腰上捆着粗绳子,跟摇筐绑成了一体,连翻身都很艰难,仰躺累了,至多能换个45°侧卧的姿势,看着就挺难受。

什么样的母亲,能把孩子照顾成这样?

就算再忙,再没时间,这也太粗糙了……

两个小人儿,哭作了一团,她心疼极了 ,忙给他们解开腰上的绳子,叫他们能筋骨松散,好好地喘口气。

没想到,绳子一开,他们就开始咬绳子。

看样子,是饿极了!

苏椰听爷爷跟他战友们唠过,灾荒年间,难民们没的吃、没的喝,饿到啃树皮、喝雨水,也听小vi科普过,刀戈的两个孩子,是饿死的。她有心理准备,但当“小难民”的惨状,真实地摆在眼前,还是令她感到触目惊心了。

她顾不得其他,揭开了食盒盖子。

在屋子里找出一个大勺子、两个小勺子,和两个还算干净的碗,用院子里的井水冲了一遍,盛了满满两大碗粥,把两个“小难民”从摇筐里抱出来,抱到饭桌前,“不哭、不哭!这里有粥喝……”

她的语气耐心,动作仔细,就像小时候照顾阳阳一样。

“小难民”们饿虎扑食一般,喝光了碗里的粥。

再来一碗,就喝的慢多了。

苏椰看着这个食盒,看的入了神。

她福至心灵,一下子想明白了,这十二个平面上的十二个舞刀弄剑耍把式的小人儿,不就是刀戈笔下的,十二个清初至清末的著名武术家么?

陈永华、甘凤池、吕四娘、洪熙官、方世玉、苏灿、杨露禅、李云龙、王正谊、杜心五、霍元甲、黄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