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他务必要写出来。
折月感怀其君子风度,不敢怠笔,很快就写出了《十三种武器》。
成就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小高峰。
折月楼主这一生,有三本小说,写得最为上心,一气呵成,不找代笔,简直不是他的风格。
其中两本,都因方昌哲而起。
《盗帅李遇白》里,李遇白与方天岚每到江湖饭馆,必点的那一套十三壶知遇春,就是为了纪念这一段珍贵友情。
***
翻红的折月楼主,秉性不改。
手里的钱一多,就飘飘然,不爱工作了。
不过,他跟司空昙一样,也汲取了鸿沉客的经验,开始找代笔。
经历了一场车祸,从鬼门关捡回来一条命,他更加地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尽还复来,活得醉生梦死。
在他跟闫依依的儿子五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她们母子。
在与司空昙‘抢夺’舞女卢小瑜的‘战争’中,大获全胜。
卢小瑜怀孕期间,又于情人节当天,给卢小瑜买花的时候,对一个在花店工作,名叫栗原佳子的日本女孩,一见钟情。
并在她母亲的眼皮子底下,把她撩上了手。
不过,很快又厌倦了栗原佳子。
转身去追求,正在充当路人甲,拍摄他的小说《盗帅李遇白》系列1部 改编电影的,十九岁的女大学生郑恩娜。
折月楼主的尊容,在众多武侠小说家里,就一地板砖水平。
任谁看了他的生前相片,都会被丑的一激灵。
他最好的朋友方昌哲,在回忆录里,这样描写两人的第一次见面——
‘那天,我一拉开宿舍的门,就看到了一个正方形的人……’
但,上帝关了他的一扇窗,又为他打开了一扇门。
他靠着非凡的才华与浪漫,再有随掷千金的豪迈作风加持,潘驴邓小闲占了五分之四,因而,身边从来就没缺过女人。
台湾85年才废除一夫多妻制。
在当时,他换女人如换衣服的荒唐行径,不会被当成丑闻,顶多算风流韵事,八卦小报里一段谈资。
直到撩上了郑恩娜,才叫他栽了一回。
以丑闻男主的丑态,登上了社会新闻。
第78章
折月楼主VS知遇春4……
在民国的法律体系里,女孩子二十岁才算成年。
当时,郑恩娜刚满十九岁。
未婚先孕,学校不开除她,同学也会鄙夷她。
郑恩娜的母亲,便以诱拐未成年少女为由,将折月楼主告上了法院。
两个人在法院
门口,争执纠缠的场面,被一溜记者拍到,第二天上了不少报纸头条,他的名声,受损不小。
女大群体里,刮起了一股猛烈的反折月风。
正在《华文报》上连载的《丛林中的刀声》,也受到影响,销量骤减。
才连载到原本剧情的一半,便在责编的要求下,草草收尾。
最后,双方选择了赔钱私了。
折月楼主又一次陷入了人生的困境。
不过,这一次没有持续多久。
两个月后,电影《盗帅李遇白》的1部 上映了,同档期票房遥遥领先,质量也是上乘,书迷们都惊呼,百分之九十还原原著啊!
同一年里,2部 、3部 也上映了。
均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
折月楼主的小说,本身就很适合改编成电影,是原因之一。
编剧方昌哲,有着较高的文学素养,和不错的市场敏觉,了解折月,也了解折月的作品,是原因之二。
导演丁渊,拍摄手法唯美浪漫,契合了原著气质,是原因之三。
男主狄云鹤,练家子出身,打戏硬桥硬马,不用替身,人又生得高大俊朗,笑起来一口白牙,尤为好看,是原因之四。
此后,有长达十年的时间,(折月楼主原著+‘铁三角’组合)拍出来的武侠片,部部都卖座。
在台湾,电影市场被‘一文一武半个鬼’垄断。
十部热映的电影里,有四部是折月武侠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四部是席琼言情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还有两部,是或惊悚、或猎奇的原创鬼片。
在香港,全年十大最受欢迎的电影里,折月楼主的能占六部。
整个东南亚的情况,也都差不多。
七十年代初,秦庚就封笔了。
秦庚的小说篇幅长、人物多,情节发展循序渐进,娓娓道来,也不太适合拍成短短90分钟的电影。改编了几部,都不成功。没有新作产出,又少了影视加成,知名度是不如折月的。
整个七十年代,港台武侠小说界,就是折月楼主一个人的天下。
到了八十年代,不收费的电视剧开始普及,则是另一番天地了。
在当时,求购折月楼主小说改编权的人,络绎不绝,除了圈内大佬,还有二十出头、已经当了十年武打替身,想买一部折月武侠,给自己演一把主角,搏个翻身仗的功夫小子,也有钱多到没处花,就想过一回演员瘾的中年富婆……
求他的方式,除了砸钱,还得陪他喝酒。
你酒量好,千杯不倒,把他喝倒了,要什么、他给什么。
日子过得风光无限,初步达成了他童年的梦想——
天下谁人不识君。
***
曾经的帮派小弟,翻身成了大哥。
折月楼主的身边,自然也围绕了一帮小弟,提鞋捧场,跟着他混饭吃。
走到哪里,都众星捧月,成群结队。
有一回,他在台北北投区的著名风月场所邀月阁,包厢摆宴。
隔壁包厢,影帝何瑞群也带着一帮小弟,喝酒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