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江湖送外卖(191)

作者:叶凫舟 阅读记录

他是第一个加入CN作协的武侠小说家。

经过治疗,他的失智症得到了缓和,不习惯在澳洲闲待着,不是飞往世界各国,围观象棋大赛,就是受邀到大陆来,参加各种各样,武侠专题的座谈会,为大陆新武侠作家们的新作,题名作序。

并在与大陆学者的交流中,聊出了一个影响至今的观念——

武侠小说,是成人童话。

八十多岁,出席恩师费友文先生的诞辰百年庆典,夜间住旅馆受了凉,中风不醒。

如他所想,走在了嘉年的前面。”

***

苏椰听完了余文畴的故事。

跟自己想象中的差别不大,一点都没有失望。

真是一个人品与文品都正到不行,大节无亏,小节也无损的人呐!

放眼中华上下文人史,都是极为难得的。

只是,曾以“白夫人”为笔名,化身妇女之友,为已婚、未婚的女性,解答各种复杂的情感问题这一段儿,还是过于好笑了。

“砰!砰砰——”

苏椰吓了一跳,猛地睁开了眼睛。

然后,就看到了粉白色的墙壁上,移动着的渐变光斑。

顺着光斑,回头看光源,是一个开关开着,温度升到了30℃,紫色的抑菌灯……

怎么回事?

她不是应该出现在乌漆嘛黑的电影院里么?

再低头一看,自己竟然坐在了一个合上了盖子的马桶上。

这又是一惊,慌忙去找最重要的食盒。

还好,就在前方两米远处,稳稳地立着——

立在一个儿童摇摇椅的旁边……

“糟糕!”

耳边的小vi低呼了一声——

“忘了告诉你,余文畴先生今天会出现在香港,是受他的多年老友,知名美食家蔡先煦之邀,来给中环新开张的一家餐馆——‘唐宋酒家’捧个场。线路规划部的人员讨论过后,商定了,你这一次的降落地点,在‘唐宋酒家’的母婴室。我竟然忘了告诉你?我一定是跟晚年的余先生一样,有点失智了!马上,我马上写一条备注反馈,塞进自己的‘脑袋’里,保证下次不会再犯。”

晕!

苏椰现在的头好晕……

这一间母婴室挺高档,除了抑菌灯,还有香薰机,持续散发出荔枝和榴莲的混合味道,熏得她头晕。

更晕的是,此情此境,叫她忍不住吐槽——

“拎着食盒,出现在洗手间里,是不是过于超前了?”

“呃,没关系的。”

小vi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做个鬼脸,“这个食盒子啊,保密性能跟保温、保鲜的水准一样,全世界无敌的。它在欧阳阳小朋友勺底下,出锅装盘时什么样子?现在就是什么样子!一直保持到,重见天日。在你打开它之前,不会有任何异味窜入的。”

这时,门外的拍打声,已断了。

她的心里也就不慌了,一边吐槽了小vi一句,“嗯,你可越来越像个人了。”

一边起身,走几步拎起食盒子,出了母婴室。

***

唐宋酒家很气派,张灯结彩,红毯铺地,人头攒动、人来人往。

苏椰低调地混在其中,如同沧海一粟,惹不起任何人的注意。

一楼、二楼和三楼的风格,完全不同。

一楼富丽堂皇,既是为了今日开张迎客,也是为了展现盛唐的贵气逼人;二楼则如同《清明上河图》活化了一般,一桌、一凳,一菜、一酒,都充溢着民间烟火气;三楼比较现代化。

今日主打唐风宋韵。

热闹是一楼和二楼的,三楼暂不对外经营。

在小vi的指引下,苏椰很快锁定了,三楼贰号包厢里的余文畴。

不过,靠近目标,就没那么快了。

她在人流里穿梭,上了二楼、再上三楼,听完了一首《彩云追月》,又听了半首《富士山下》,才把自己挪了过去。

“刚刚,余先生不太舒服。”

小vi如是说,“毕竟,余先生的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强健。今天这里人太多,耳边太吵,他就有一点耳鸣,还有一点心慌。他人厚道,不想败了老友的兴,就一直强忍着。忍到后面,腿脚也出了问题,差一点都站不稳了。蔡先生见状,赶紧把人扶上清净一点的三楼,两个白发老头儿,头对着头,直向对方说抱歉。”

苏椰奇道:“你连这种细节都晓得?”

“年代越近,资料越翔实。”

小vi回答,“这段当下正在发生的往事,蔡先生在2016年,做客大陆的一档美食综艺节目里,有提过。”

***

余文畴的面前,单独开了一桌。

有“燕草如碧丝”(清炒莴笋丝),“月出惊山鸟”(黄桃鸽子汤),“半江瑟瑟半江红”(爽口青红椒),“二十四桥明月夜”(豆腐汆丸子)……

都是今日唐宋宴里,比较清淡的菜色。

每一盘菜的旁边,都搁着一枚类似书签的小食牌,正面写有菜品名字,背后是相应的,一首完整的唐诗,或宋词。

余文畴的筷子,直直地夹向了一盘,贴着“丰年留客足鸡豚”的红烧肉蒸鸡腿。

苏椰忍不住冒了一句,“先生,你的胃那么不好,怎么能吃这么油腻呢?”

吓到余文畴,筷子一哆嗦,刚夹起的红烧肉落了空。

再抬头看到“声源”,很是困惑——

“你是?……”

“我是您的书迷呐!那一年,看完了《沧海奇情录》,感动到不行,狠狠地哭了一晚上。”

从小vi的讲述里,苏椰已了解到,老余家有着“仁”和“善”的家风,余文畴本人,更是厚道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