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能活成他这样,什么都不缺,想要就能得到。
如此地虔诚拜佛,还能求什么?求瞿家永葆平安富贵,世世代代呗。”
“你就真没发现他缺什么吗?”
胡阿姨猜的更世俗,“你俩同岁,都是三十啷当的人了。你看看你,有妻有子,你再看看他,孤家寡人。你认识他这么久,别说娶妻了,见他交过女朋友不?一个都没有!以小瞿的身家、品貌、才华,能耽误到现在,我看他啊,八成是想找个灵魂知己。无奈啊,走遍了大江南北,偏偏就找不到。于是乎,开始求神拜佛,赐他一桩好姻缘了!”
两个人的猜测,俗是俗了点,但都不无道理。
每一回,引剑堂主打玉佛禅寺拜完了佛,都带回一身的梵香。
这一天,也不例外。
苏椰家里都是无神论者,无论以前的家,还是现在的家,她对神、佛、鬼、怪的态度,跟孔子是一样的,“敬而远之”。有时候外出旅行,联票里有寺庙或者道观,时间多的话,也偶尔进去绕一圈,跟八角亭子里的大钟合张影,喂一喂池塘里游来游去的锦鲤,打卡而已,从不久呆。
她第一次认真闻梵香,觉的很好闻。
引剑堂主身上的梵香。
她从第一次听“引剑堂主”这个笔名,就知道他家境好,家境不是一般的好,富N代+官四代,还喜欢舞文弄墨+四处旅游,以为是个贾宝玉一样的富贵闲人,长得跟金元宝差不多。
没想到,他并不富态,像个大山里采药、村子里看病的苦行郎中。
她在审视着引剑堂主的时候,引剑堂主也在端详着她手边的大食盒,愈看愈是眼熟,看出了究竟像什么后,不由地激动失声——
“这是、这是……”
“这是送给您的!”
苏椰笑的一脸灿然。
看样子,来自21世纪的,针对《祁连尊主》这本武侠小说,做出来的周边食盒,给了作者本人,一点小小的震撼了呢。
她把食盒往引剑堂主的办公桌上一搁,摆出了一副任君欣赏、惊叹、带走的大方姿态。
嗯,自从上一回,小vi说了,这种食盒,江湖饭馆的博物馆里都有备份,她就没了带过来、再带回去的打算。
这么有心意的食盒,留给作者当个纪念,多好啊!
小六子人小鬼大,知道什么时候该懒,什么时候该勤。
引剑堂主一进门,小六子就从人家的办公座位上弹了起来,跳到了夷陵老叟的身后,装作对他的古铜色皮质眼镜盒很感兴趣,打开了再合上,又打开了又合上,实际上,余光一直往他正在看的书上瞥。
究竟在看什么呢?
还包了个低调的书皮,躲着旁人看。
神神秘秘地……
第21章
引剑堂主VS玉带罗糕5……
“我们全家,都是你的书迷。”
苏椰双手罩在盖子上,“这个食盒呢,是我阿爸比照着‘霍祁连’半夜杀人时,提着的那盏灯笼的样式,做出来的。”
引剑堂主不住地点头。
他摸索着食盒,爱不释手,“你阿爸,手艺相当不错啊!等等,这是个食盒?……”
“是的!”
苏椰一边揭开食盒的盖子,一边介绍说,“我阿妈呢,也比照着‘霍祁连’下山路上,吃了一路的玉带罗糕,书里描写的样式、口味,做了几笼出来,给您尝尝,合不合胃口?”
食盒开了。
像刚出炉的蒸笼一样,冒着腾腾的热气。
香雾扑鼻,而后四散。
引剑堂主、夷陵老叟、胡阿姨、小六子,除苏椰之外,办公室里所有的人,眼睛都仿佛瞬间被点亮了一般,闪烁着惊异的光芒,不约而同地起身,不自控地围向了食盒,就像信徒朝圣一般。
玉带罗糕,其名雅致,形如其意。
每一小片,都宛如一条玉带,轻轻铺展于粉彩瓷碟里。
玉带面上,不规则的散落着核桃、青梅、莲子、桔饼的碎粒,黄色的核桃似黄金,绿色的青梅似翡翠,莲子和桔饼如同珍珠玛瑙……
玉带四周,有米粉镶成的曲纹白边。
色彩搭配,十分讲究,叫人看了,食欲满满。
除了引剑堂主,接过了小六子狗腿似地递过来的筷子,夹起了一片玉带罗糕,正往嘴里送,其他人要么在矜持,要么在跃跃欲试……
苏椰观察到,就连沉稳冷静,霜色挂脸的夷陵老叟,此刻他的嘴角边上,也勾勒出一抹难以掩饰的期待与喜悦。
这证明了什么?
证明了江湖美食项目推出的美食,卖相有保障啊。
虽说,每一道美食的色香味,都归餐品部门把控,跟她一个负责跑腿儿的外卖员没多大关系,但她也是整个团队的一员啊,与有荣焉!
引剑堂主吃了一片,又夹起一片,仿佛
吃不够一样。
连吃了五六片,才从美食主导的世界里,抽出自己的意识,感受到了身边一圈儿朋友的灼灼目光。
他大方地叫小六去再多拿几双筷子,在座一人分一双,见着都有份,“来来来!有福同享——”
就连苏椰,也分到了一双筷子。
她等着其他人都夹完了一圈儿,也好奇地夹了一片,送入口中。
这一笼“玉带罗糕”,当得上一句表里如一。
看着就好吃,吃起来也不负期待。
它很甜,是恰到好处的甜,不腻不燥。
既有传统云片糕的香糯滋润,又夹杂着坚果、蜜饯的丰富味道,吃进嘴里、咽下胃里,回味无穷。
她爱上了这口,但吃了一片,便不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