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江湖送外卖(61)

作者:叶凫舟 阅读记录

苏椰联想到了,刚才在孔宅,她跟女佣发生争执时,说的恳切言辞,“你觉的,上海仍不够安全,所以,就想劝说常老先生,早点离开?”

“常老先生行得端、坐的正,再黑暗的年代,都守住了本心,无愧于这个国家,无论哪一方势力上台,他都很安全。我担心的是,他的《驭剑飞仙》写不完,太可惜了!”年年深重地叹了一口气,忽然又盯上了苏椰,“你就不担心么?”

“我……”

苏椰不明白,正聊着夷陵老叟呢,怎么又绕回到她身上了。

她想到了夷陵老叟后来的命运,《驭剑飞仙》是没有写完,很遗憾,但他鸦/片瘾戒了啊,活了足有八十五岁,历代武侠十二宗师,寿命可以排到前三了,于是便说了,“天命难违,有些事,还是莫要强求的好。”

话出口了,她才觉得,好老气啊。

这像是她一个十五岁高中女生,该有的心态么?

又老气,又文气。

八成是受了常福为那个古怪笔名的影响,“身在沪上,心老夷陵”。

身和心,是可以不同步的。

“你说的没错,是我太强求了。”

年年听进去了,若有所思,“这一趟回来,把我认识的所有朋友,都劝了一遍。有的人肯听我的,有的人固执不肯听,像乡下的蓄伯,我叫他不要当大地主,家里的田地,除了几个儿女自耕的份额,该卖的都卖了,换成金子保值,他听我信我,在我临走前,就卖得差不多了;我想叫常老先生,领钱老板的情,换个地方,去香港写书,但常老先生一次两次都说会考虑,显然不太想去。算了,我也不劝了,你说的对,各由天命罢……”

苏椰听到她劝人卖地,不要当地主,立刻就被镇住了。

她想,年年不是一般人啊!觉悟高,看得远。

后半段就没太听进去。

“我觉的,你是个怪人。”

年年

的话题绕啊绕,又绕回了她身上。

“啊?穿着中山装喝咖啡,是不太和谐。”

苏椰故意打岔。

“不是外在。”年年摇了摇头,又道,“咱们聊了这么久,你都不问问我叫什么,是什么人?突然就跟你套近乎,还拉着你过来喝咖啡,聊天。你是不是也觉的我眼熟啊?”

苏椰无法,只好问,“哦,你叫什么?”

“张年年,叫我年年就好了。”

张?

居然也姓张?

苏椰一下子想起了“飞奔的五花肉”消失的那一位店长,激动地倒吸了一口气。

同名、同性,甚至同姓。

会不会也太巧了点啊?

“你……”

苏椰有一串问号,不知该从何问起。

她相信对面的张年年,有更多串儿问号,却还是保持住了基本的礼貌,只旁敲侧击地探试一下,又一下,给自己留下了偌大的容错空间。

她想,她也迂回点吧。

先从前面的话题里挑一个,聊下去,再不经意地去扒拉一下张年年的族谱什么的。

于是,问了,“你自己怎么选呢,留在大陆,去香港?还是别的什么地方?你的父母、老公和子女,他们怎么想呢?”

“你想的可真多,我家人都不在这里。”

张年年像被逗乐了一样,从包包里取出那一份新到的电报,说着,“我在这里也没有爱人,只有朋友。有两个香港的朋友,盼着我去那边发展,这么多年了,每年来一封电报,我却总遇上其他的事耽搁,答应了又去不成。”

苏椰看到了寄件人:唐家明?

怎么又这么巧!

不久前,有个叫唐家明的知名导演病逝,享年127岁。

当天,各路演艺圈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纷纷发文悼念,占满了热搜榜。

她的前桌叶卉慧也为此嚎啕大哭。

她问的小心翼翼,“你朋友,是做什么工作的?”

第34章

没有家长的家长会……

“他是个很有才华的导演。”

张年年一边看着电报,一边说,“只不过,在上海崭露了头角以后,就去香港发展了。在上海的知名度,就大大降低了。特殊年代,没办法。你说,他将来有机会成为名导么?”

“会的,一定会的!”

这一点,苏椰很肯定。

苏椰自己没有看过这位唐导拍的电影,不太了解他的风格。毕竟,2023年去世的时候,他已经127岁了。

这位唐导,离她太遥远了!

她又不是叶卉慧,从上初中,就规划好了艺考路线,报各种培训班,熟读中外电影发展史,越是活着的上古大神,越崇拜。

她看过的最老的电影,除了《罗马假日》《乱世佳人》等几部好莱坞经典,也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港片了。

八九十年代,这位唐导不在香港,在台湾。

她出生的时候,这位唐导已经金盆洗手很久了。

今年复出拍片,到大陆取景,想必是有什么情结吧!

可惜诶……

他的葬礼,规格盛大,两岸三地的导协都派了代表参加,各大城市的纪念影展,先后开启,可见业内地位。

“我听女佣说,你是来给常老先生送美食的?”

张年年的嘴角,再次浮起了一抹狡黠的笑。

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何况,苏椰正在想着已故唐导,根本没看她,就随口“嗯”了一声。

“我听女佣说,你那个食盒很特别,不仅样式她没见过,就连……”

张年年沉吟了一下,又继续,“保温、保鲜工艺技术都太好了,好到不像这个时代的产物,国内没有这种技术,就连最先进的欧美、苏/联,也做不到。你家阿爸,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