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午分手,下午京圈大佬追上恋综(210)

作者:唐木九 阅读记录

她心里还有顾虑,还有其他的心事,沈灼言看得出来,但这一次却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指向,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情让南隐有了心事,但不管是什么事情,沈灼言都会帮她解决,而且南隐似乎也没有要隐瞒自己的意思。

这就是好的。

两个人之间一旦开始了有隐瞒,那就不会是一个好的兆头。

沈灼言没觉得等多长时间,南隐的一缕头发在自己手中都还没编成一个小辫子,南隐就开了口,抬头看着自己,眼睛亮晶晶的问:

“沈灼言,你第一次见到我到底是什么时候啊?又是在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呢?”

她这么一说,沈灼言就知道她在胡思乱想一些什么了,没有立刻回答这个问题,倒是将手中的小辫子编好,用发梢扫了一下她的鼻尖:“南南在怀疑什么?”

“没怀疑什么。”南隐说:“我就是想知道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我的,你好像喜欢了我很久很久,对吗?”

“是。”沈灼言说:“一见钟情。”

他这个回答对于南隐整个问题来说,几乎等于没有回答,南隐却并没有被敷衍的感受,因为她知道沈灼言一定会告诉自己答案,果不其然,几秒之后,沈灼言将为南隐编好的头发散开的同时,告知了南隐答案:

“四年前在去云省的飞机上,我第一次见你。”

南隐诧异的坐直身体,看着沈灼言,没说话,沈灼言边看着她笑:“怎么?没想到?”

“没想到。”南隐看着他:“可我们怎么会见到呢?你的身份那个时候应该坐的是头等舱?”

“的确,但因为当时飞机上有位特殊的病人没有订到好的舱位,机组人员过来询问是否可以调换座位,我便和对方调换去到了经济舱,你就在我旁边的位置。”

他这么说的话,南隐似乎真的有了一点模糊的印象,可是又觉得不应该:

“如果是这样话,我应该对你有印象啊。”

“应该没有。”沈灼言说:“你那个时候困到极致了,周遭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你都一直靠在窗户的位置上没有醒过来,我坐在你身边的时候你也只是简短的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我下飞机的时候你都没有醒过来。”

南隐记得那次去云省,是和盛放刚在一起不久的时候,盛放接到了一部男三号的拍摄,两个人长时间没有见面,南隐那时候刚好放假有时间,盛放便给她订了机票要去探班。

南隐为了去云省几天,把整个假期的作业都挤压在几天内全部完成了,虽然在剧组也可以做,但既然是去陪伴,就想好好的陪,所以才会在飞机上睡了个昏天暗地,却怎么都没想到她会在飞机上和沈灼言遇到。

这太神奇了。

南隐其实不知道自己在飞机上睡觉的时候是个什么姿态,但因为太疲惫想来也不会是好看的,沈灼言对那样的一个自己一见钟情了?南隐觉得很是不可思议。

“我当时睡的很好看吗?”南隐自己也没多大的把握,问的很是小心翼翼。

沈灼言一听就知道她在担心什么,笑了笑,回她:“是,像个睡美人。”

一听就是假话,但假话也有假话的好处,至少让南隐在这个时候不至于那么尴尬。

“所以,你对着一个睡美人一见钟情了?”南隐还是觉得有点解释不通:“那你那个时候为什么不问我要联系方式呢?”

第210章

今天没有哭

沈灼言闻言挑挑眉:“那个时候我表达对你有好感,想要你的联系方式,你会给吗?”

南隐想了一下当时的情况,很诚实的摇了摇头,但又担心沈灼言有点小脾气,于是补充:

“那也说不定,我对长得好看的人通常都没什么抵抗力,你这么好看,说不定真的会给你也说不定,然后放弃当时的一切,直奔你的怀抱了。”

“你太不勇敢了。”南隐嫌弃他。

自己先一步对他有脾气,那么沈灼言就不可能再对自己发脾气乱吃醋了,这可能是另一种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沈灼言又怎么会不知道南隐的想法,无奈的摇头笑了笑,捏了一下她的鼻尖算是不和她计较。

南隐对他笑笑算是无声的感谢,又问他:

“那之后呢?你就这么让我走了?”

“我自己也觉得这场缘分很是奇妙,当时不知道是一见钟情,所以没有想太多,落地之后也没别的想法就下了飞机,等离开机场的时候才惊觉自己好像丢失了什么一样,便让助理去查了。”

沈灼言看着南隐的表情在这一刻多多少少的是带了一点小埋怨的:“不查还好,一查我的心都要碎了。”

南隐立刻讨好的笑笑,不再追问了。

站在沈灼言的角度来看,他的确是应该埋怨的,那个时候自己和盛放之间的感情说是热恋期也不为过,基于盛放当时给自己营造的一切,南隐也绝对不会因为沈灼言的身份和地位就不要盛放的。

可能因不追问,沈灼言却想说。

“结果摆在那里,我有什么办法?倒是想过强取豪夺,让那个人没有戏拍,没有任何前途可言,我甚至可以直接跑到你的面前去,让你和我在一起,如果不同意的话,我有的是办法逼你,你也一定会同意的。”

沈灼言的这些假设好像小说情节,南隐没忍住笑起来:“那为什么没这么做呢?”

“舍不得啊。”沈灼言低下头碰碰她的额头:“那么喜欢你,怎么可能以伤害你的方式留你在身边,如果我真的这么做了,或许也就不是真正的喜欢,而是一时新鲜,我不会那么对待你的,我不想你恨我,我只想南南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