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何招来灾祸,答案不言而喻。
这是他第一次对公安内部的敌人有了具象的认知:
警校第一又如何?
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照样能把你碾死。
身为卧底的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真正的对手并非组织,而是这片滋生罪恶的肥沃土壤。
最恐怖的事情不是组织横行数十年让各国警方束手无策,而是即便组织没了「内鬼」可能还在。
安室无不悲哀地心想:
公安是隐藏在黑暗中的无名英雄,他们的事迹大多都封入秘密档案。
然而像千木良和川畑这种在任务开始之前就遭遇不幸、壮志未酬的人,甚至在报告中连姓名都不配提及。
再想想看倘若不是前辈们替自己踩雷,后果又会如何呢?
会不会死无全尸、离奇暴毙的人是景光,而含冤入狱、百口莫辩的就是自己?
想来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警察厅注意到派出卧底可能会遭到来自公安部的阻力,但还不确定是否真的有内鬼。
因此在第二年改变了方针,风见调任警察厅,景光直接从公安部辞职,加上原本隶属于ZERO小组的自己和一直用搜查一课管理官做假身份的公安上级黑田组成了新的卧底队伍。
“公安牺牲了两代人,才换来这卧底六年的有惊无险啊!”
安室的嘴脸流露出来一丝苦笑。
“明明是这样温馨的咖啡厅,有着可爱的猫咪和聪明的孩子,为什么谈论的却是这样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呢?”
“那关于另一个高中同学的谣言呢?”安室又问道。
“川畑警官确实有一个高中同学,与他一起从警校毕业也入职公安部。但是他并不了解对方害死搭档一事。”
“那就是无稽之谈喽?那名同学是谁啊?”
柯南意味深长地看了安室一眼,反问道:“那个人不是你的手下吗?两年前你还派他跟踪过我,这么快就忘了?”
“诶?”安室一愣,头脑中立马出现一个人的名字:风见?
“难道害死的搭档就是指景吗?”
“但是时间和因果关系都不对啊?在卧底之前风见就已经调到警察厅了呀?”
“究竟是以讹传讹弄错了,还是从源头上就故意放出了假消息?”
“川畑警官说这个流言是最近几个月才出现的。而且近期风见警官还来找过他,原因是风见警官前段经常收到一些假炸弹,还附着含义不明的纸条。”
“居然有这种事?风见为什么没告诉我?”
“风见警官觉得纸条的口吻似乎与这次越狱的犯人很像,但肯定不是同一个人。如果是小孩子恶作剧的话应该模仿不出这种风格。但因为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也不便报警,所以他主动找川畑警官帮忙。”
“他们很熟吗?”
柯南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望着对方,那神情仿佛在说:你的属下你自己心里不清楚吗?
但柯南还是认真答道:“以前很熟,工作之后就不常联络了。风见警官找老同学,主要是因为川畑警官在档案室工作,可以调出来以前的卷宗,方便跟犯人的预告函进行比对。他们都认为此事跟犯人有间接关联。于是去监狱找犯人谈话却一无所获。最后也没有找到送炸弹的人,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再后来,犯人越狱了。”
安室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讲完了。”小侦探把饭钱放在桌上,轻巧地跳下沙发,恋恋不舍地揉揉猫猫的脑袋。
临走前,柯南回望了安室一眼。
那个倔强的眼神里夹杂着憎恨,不禁让安室心头一颤。
柯南冷冷地问道:“你说话还算话吧?”
“啊?当然。”安室不假思索地答道,根本没反应过来他答应过对方什么了。
等到小侦探走出门去,安室才后知后觉地想到:
难道是因为小兰?
然而,这一次公安先生与他的准协助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第46章 入地无门
如果犯人真的打算好好按照预告函执行计划的话,那么应该还有最后一对炸弹。
最开始警方认为炸弹应当在地铁之类的人群集中的地下公共场所,但是经过严密搜索并没有找到。
景光却提出了一点不一样的看法:“犯人现在被全国通缉,有家不能回。而且从第二次选址在桥洞的做法来看,犯人目前极有可能处于流浪汉状态。像桥底、地下室等地方比较适合在夜里睡觉,我居无定所的时候也喜欢找这种僻静又暖和点的窝。”
“再结合预告函的内容,能够依靠爆炸起火造成较大破坏力的不一定是什么公共场所,更有可能是地下燃气管道。那里足够隐蔽,犯人有充足的时间制作炸弹。”
安室觉得这个思路很对,并告诉了班长他们。
本来他是不想直接掺和这个案件的。但是他刚到波洛上班的时候就听说柯南一大早就背着一个大箱子走了。
这下子安室坐不住了,立马请假去找人。
“那箱子里说不定是拆弹工具,这小子真想自己解决啊?”
安室知道上次柯南去找松田的时候偷偷装了窃听器。
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柯南回赠给松田的窃听器正好就是根据两年前塞进小狗狗里的那个改装的。
昨晚松田和萩原已经研究出来怎么破解这个炸弹了,想来柯南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充分的理论知识,想要大干一场。
“能不能不要在这种时候乱跑!”
安室没好气地心想,不禁开始后悔为什么这次没有提前装好发信器之类的东西用来追踪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