萩原若有所思,又问道:“那一对男女是认识的人吗?”
“娜塔莉跟我说她早上见过那个女人一面,我当时也在场。那时候就觉得那女人有些古怪,但没想到她竟然会对孩子下手。”
“是什么样的女人呢?长相,衣着打扮,言谈举止之类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是一个挺年轻的女人,也就20多不到25岁的样子吧!口音有一点的关西腔,戴着一顶毛线帽。今天积雪化得差不多了,娜塔莉就带着孩子出来在公园转一转,正好跟我遇上了。然后那个女人就过来搭讪,一个劲儿地直夸孩子长得可爱啊之类的,还想抱一抱。但是娜塔莉拒绝了,那女人又纠缠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没抱到就走了。”
“当时有看到那个男人吗?”
“这个我没注意诶。中午的时候我们分开了,我还没走多远就听到猫叫,我觉得不太对劲就去看了看。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案发地点是在哪里呢?”
“是在小区里,那条小路比较偏僻,平常走的人不太多。但是因为最近梅花开了,娜塔莉喜欢从那里走。”
“这是已经踩好点了专门针对她下手的!”
“谢谢你,里奈小姐。”萩原说道。
“不客气。”里奈说道,“希望能尽快找到孩子呀!我就先告辞了。”
不多会儿,伊达从卧室出来了。
他看了一眼屋里的四个人,神情复杂,艰难开口道:“麻烦你们过来跑一趟,真是不好意思。”
“这是哪里话?阳生的事固然是你的事,但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管啊!”萩原上前拍拍对方的背说道,“振作点,孩子还等着你去救呢!”
“伊达,想起来你得罪什么人了吗?”松田单刀直入地问道,高木吃了一惊。
伊达垂头叹气道:“经我手的犯人每一个都有嫌疑吧?”
“那如果加上有枪这一条呢?”
“没有头绪,从未遇到过非法持枪的案件。”
高木举手提问道:“等下,为什么一定是伊达前辈得罪了人呢?”
“因为犯人的作案目标太明确了,公园里有那么多小婴儿为什么犯人只针对这一个啊?甚至不惜同伙出面持枪威胁?”
“啊原来如此…”高木恍然大悟,突然又想到一件事,“猫爪子上有犯人的血,如果犯人有前科的话就能去跟犯罪信息库的资料进行比对了!”
“正是如此。”
“比起那些,我和松田还发现了另一个重要的线索噢!”安室说道,“婴儿车上有一个脚印,想必是犯人在慌乱中踹了一脚留下来的痕迹。这个脚印的纹路比较清晰,可以推断出犯人穿的大概是工装靴,而且脚底比较湿,应该是在雪地里走过。我查了一下公园附近的道路情况,发现有一处停车场的积雪未化。去调查一下监控录像的话说不定能够找到犯人的车。”
说干就干,几个人迅速确定了分工内容。
伊达带着高木去鉴定血迹DNA,而其他三个人则去搜索犯人的行踪。
安室等人来到停车场调取监控视频,很快便发现了符合条件的嫌疑车辆:
画面里一男一女抱着一个婴儿开车走了。
是一辆银色雪佛兰,车牌号被清晰地拍了下来。
“有了车牌号那就容易找了啊!”萩原激动地说道。
“希望犯人没有中途换车。”安室说道。
然而犯人换没换车他们不知道,但是顺着车牌号他们没有找到预期的目标。
车牌的主人是一个中年男性,案发时正在上班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混蛋!居然套牌造假!”松田愤愤地骂道,拿拐杖重重跺地。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只有车型号这一条线索了。如果实施交通审查,说不定会引发犯人的恐慌情绪,让孩子陷入危险之中。我们还是先尽可能确定目标吧!”安室说道。
“那个女人有关西腔,会不会想要把孩子带到老家再转手卖掉呢?”萩原提出了一种猜测。
“有可能,我们可以先排查东京去往关西方向的主干道有没有可疑的车辆。”
然而这谈何容易?
银色雪佛兰遍地都是,他们一直看监控到天黑都没有任何进展。
伊达方面倒是取得了不小的收获。
经过比对,犯人名叫丸山健,27岁。
此人从小就是一个小混混,是偷盗、抢劫的惯犯,最近一次违法行为是爆炸案期间散播谣言被拘留。
不仅如此,伊达还发现三年前丸山因为抢劫案入狱被判刑一年。
他的同伙名叫真田春,24岁,来自大阪。
“看来犯人极有可能就是这两个人了。”伊达说道。
然而奇怪的是,伊达从未与这两人有过任何瓜葛。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不知去哪里找犯人时,景光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嫌疑人出现了!
“景,你是怎么找到犯人的?”零回到自己车上好奇地问道。
“当然采纳了零的提案,借助粉丝的力量啦!”景光笑着说道,“我用小号发了一则寻人启事,然后用大号转发了一下,很多人都热心帮忙,我的私信箱都爆了。”
“好厉害,难为景处理这么多消息了。但是犯人也可能会看到寻人启事吧?”
“别担心,我没有把信息写得那么详细,像车子型号、持枪之类都没有写上去,甚至还故意写错了一点,我说那人穿着普通皮鞋。因为我想一般人换装都集中在上半身,极少有人会换鞋。如果这条线索没有公开的话,犯人就更没有换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