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身子没有大碍,不过是吃多了,静饿两顿,吃些清淡的粥饭,养几日就好了。
不过裴秉安素来恪守孝道,老太太又不要他走,她也不能再说什么。
时辰尚早,刚到五更时分,将军与大奶奶还没用早饭,秋红从外间走进来,小声道:“大奶奶,小厨房做好了饭,现在用吗?”
熬了一夜,再不吃东西,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住,苏云瑶不管裴秉安作何表示,对秋红道:“去端来吧。”
早饭摆好,厨房按照老太太的口味做的饭菜,都是咸味极重的咸菜咸饭,苏云瑶看见便没了胃口。
“夫君,你吃吧。”
裴秉安一碗粥吃尽,苏云瑶及时把自己的粥推了过去。
她不想吃这些东西,可裴秉安素来不会浪费一粒米,也不许旁人浪费吃食,她便干脆都给了他。
裴秉安沉沉看了她一眼。
刚盛来的粥太烫,知道他还要去上值,怕耽误他的时辰,她便把她正好可以入口的粥让给他,事事以他为先,实在细心体贴。
用完饭,老太太也醒了。
她身体无碍,精神也好,今日还有朝会,裴秉安不能一直亲自侍奉左右。
离开时,苏云瑶送他到门外,裴秉安沉声叮嘱道:“今天你在这里好好照顾祖母,等晚间下值了,我再过来。”
他一向孝顺得很,自己连觉都没睡,还一个劲地担心老太太,老太太不过是吃多了撑的,身边还一直有丫鬟尽心尽力守着,能有什么事?
苏云瑶暗暗腹诽几句后,还是微微一笑。
他一直都是这样,三年前他们成亲那一晚,因老太太染了风寒,他整整守了一夜,还严肃教导她百善孝为先,要她做好长孙媳的本分,务必尽心侍奉长辈。
一来二去,她也懒得与他多说了。
“夫君,我知道了,我会守着祖母的,你放心去上值吧。”
裴秉安赞许地看了她一眼,随后阔步离开。
行到桂香堂外后,旁边忽然响起一道娇柔的声音。
裴秉安循声望去,不远处一株繁茂的石榴树下,宋婉柔一身藕色裙裳,笑意盈盈地站在那里,道:“大哥。”
第9章
微风拂过,鲜红艳丽的石榴花轻轻摇曳。
裴秉安不禁想起,当初宋家伯父伯母在世时,他偶去宋家府邸,见到婉柔时,她经常坐在石榴树旁的秋千架上,高兴地荡着秋千,唤他一声大哥。
时光荏苒,转眼数年过去,伯父伯母都已不在人世,没有亲人庇护,丈夫英年早逝,婉柔在夫家过得亦不如意。
几个月前接到她的信时,看到那染过斑斑泪痕的信纸,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接她回来。
只要有他这个大哥在,便再也不会让她受任何委屈。
此时天色尚早,府里的下人们还没开始当值,她身体不好,没有多睡一会儿,却好似在这里已等待了许久,裴秉安道:“可是有事?”
宋婉柔笑了笑,道:“听说老太太病了,我来看一看她老人家。”
她自小乖巧孝顺,自己的身体不好,还记挂着老太太的病,裴秉安略一颔首,道:“祖母已经无碍,倒是你,也要注意保养身体,若是有什么事,尽管找你大嫂。”
自婉柔住进府中,看了那一回病后,他军务繁忙,还无暇与她见过面。
有苏氏这个贤妻照顾她,他很是放心。
“大嫂待我极好,”宋婉柔微微一笑,道,“不过有件事,我只能麻烦大哥。”
裴秉安道:“何事?你与我不必见外,直言无妨。”
宋婉柔忽然低下头,拿帕子擦了擦眼角,神情有些哀伤地说:“爹娘的忌日快到了,我已经三年没去给他们上坟烧纸了,不知大哥能否百忙之中抽出空闲?我想请大哥陪我一起去。”
裴秉安沉吟片刻。
宋家伯父伯母葬在城郊,每年他都会亲自去扫墓。
此番婉柔回来,该当祭奠父母,荒郊墓地,偶有野兽出没,太不安全,他应当陪她一起去。
他沉沉点了点头:“好。”
~~~
桂香堂中,侍奉老太太喝了碗白水,等大夫又来诊过脉,说老太太无事后,苏云瑶便回了紫薇院歇着。
早饭还没吃,她不禁饿,一饿就头晕眼花的,回院里,先用了碗红枣糯米粥,之后便靠在美人榻上,看近些日子府里的账目支出。
刚看了没多久,青杏忽地掀帘子走了进来,道:“大奶奶,王妈妈来了。”
王妈妈近日一直按照吩咐盯着裴淑娴的院子,这两日,大小姐每天都要出门,她不坐车,也不坐轿子,连她的丫鬟春燕都没带,只自己一个人去茶楼呆着。
每次从下午申时左右开始,一直呆到傍晚才回府,期间只点一壶茶,不见闺中密友,也不与人说话,实在让人觉得难以琢磨。
王妈妈道:“大奶奶,大小姐今儿又出去了,还是同一间茶楼。”
苏云瑶想了会儿,无奈揉了揉额角。
裴淑娴这莫名其妙的举动定然有缘由,她少不得亲自去一趟,看看那里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坐马车出了府,王妈妈在前面引路,没多久,到了茶楼外时,苏云瑶下了马车,让王妈妈先回去。
茶楼的伙计迎了出来,刚要高声请她进去,苏云瑶以指抵唇轻嘘了一声,道:“我随便看看,你不用招呼我,只需告诉我,有个年轻的姑娘在这里坐了半个时辰,她在哪间雅室。”
她今日穿了件淡青色的裙裳,衬的肤色玉白无暇,一双乌黑的杏眼清澈明亮,出门时,没挽妇人的发髻,长发半披半束,像个还没出阁的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