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问心台(187)

作者:春来秋往 阅读记录

宣宁帝先是再问了他们一遍,得到的答案与昨天的一致,后来他便让刘喜将周洪杰方才所拿信件放在他们面前。

那些人看完之后脸色剧变,眸中尽是慌乱。

宣宁帝将这些人的表情全都一一收入眼中,再次出声询问,“朕再问一遍,你们方才所言,可有欺瞒?”

葛玉珂语气坚定,“民女所言,句句属实。”

葛玉珂身后的证人互相看了几眼,这才出声:“草民说的也都是实话。”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不易察觉。

“信中所写,龚弘文给了你们不少好处,朕已着人前往并州查看,往返不过一两日的功夫,如果让朕发现你们真的同龚弘文有私下交易这些,朕定然不会轻易饶恕。”宣宁帝沉声道。

宣宁帝这话具有足够威压,下面跪着的的人身形抑制不住的开始颤抖。

宣宁帝趁热打铁,继

续道:“如果你们现在能够老实交代,那朕还可以考虑网开一面,从轻处罚。”

“……”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下面跪着的人没有一人开口,宣宁帝也不急,静静地等待着他们作出抉择。

这等精神上的威压和逼迫,比起**上的疼痛折磨更让人难以承受。

明明已经快要入冬的季节,不少人的额头上竟然浮现了密密麻麻的细汗。

终于,有人忍不住出声:“陛下,草民招,草民确实是受龚都督蛊惑,让胞妹出声职责于他,毁其声名。”

只要有人一开头,很快就会有接二连三站出来的人。

“草民也招,我阿爹身体本就有疾,并非是周长史所杀,而是他晕倒在周长史面前,草民为了讹些银两,就当街诬陷长史杀了草民的父亲。”

“还有我,账本之前本没有什么错,后来龚刺史让我做一份有问题的账本,果然没几日就有人下来查探这件事,草民就把这份账本交了上去。”

“我也招……”

葛玉珂震惊地看着身后的人,难以想象他们竟然会说出这等话,怒声道:“周鸿卓臭名昭著,你们怎能临阵倒戈,歪曲事实。”

“葛姑娘,我们知晓你与龚刺史的公子有私情,不愿意背叛他,但如今事情已经败露,为了家中之人考虑,我们只能……”有人出声道。

“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葛玉珂听着这般荒唐的言论,怒不可遏,“我与龚公子清清白白,话都没说过几句,何来的私情?”

“这件事大家都多多少少有些耳闻,葛姑娘也不用狡辩。”

宣宁帝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只觉吵得头十分疼,便出言道:“孟卿,带下去好生审问,最后将卷宗整理在册,拿来与朕看阅。”

孟逸泱应了一声是,便挥手让人把人带下去。

孟逸泱是瑄王的人,宣宁帝怕他在这件事上面动手脚,思来想去,又下了一道旨意,着令钱远山协同审理。

并州距离黎安不远,很快龚弘文也被带到了黎安。

顾岩将在大理寺探到的消息说与周济琛听,“面对孟逸泱和钱远山的质问,龚弘文一开始咬死不知,后来就被上了刑,后续结果还没探听到,至于葛姑娘,从大殿被带回大理寺当天就被动了刑,如今浑身是伤,正奄奄一息的躺在大理寺牢房中,就算以后能够活下来,只怕身体也会留下病根。”

周济琛垂眸看着自己手中的卷宗,现在算是理解了为何民间冤屈众多,却没几个人敢伸冤了。

想要寻一个公道,必然是要先将自己的命搭进去,甚至还可能无果。

这就是南靖官场如今的现象。

“大人,明明一切已经尽在掌握,为何突然又会突生变故?”顾岩对此也十分不解。

“是我们低估了太子的手段。”周济琛叹息道,先前沈榭频繁在平邑、武忻以及青州受挫,他早该警觉的。

终归是他害了葛玉珂。

“那现如今该怎么办?”顾岩又问。

周济琛闭了闭眼,压下心中情绪,“等。”

顾岩:“等?”

周济琛:“对,只有等。”

第二日,大理寺传出来一则消息,龚弘文招了。

孟逸泱拿着卷宗进了一趟宫,宣宁帝大怒,下令让禁军围了吴王府,将府中所有人员全都禁足在府中,只等下一步的审理和判决。

木清辞此时正在望江楼中与裴熙川对弈,青鸾在一旁详细地禀报这件事,“龚弘文被关进大理寺暗牢一天一夜,后来承认了所述罪状以及葛玉珂与自己儿子的关系,至于贪墨银两,乃是吴王所授意,大理寺的人也在吴王的一处产业中,发现了那笔被贪墨的银钱。”

第84章 赠匕首沈榭:“你若是不放心,不妨亲……

“吴王?”木清辞轻声问。

“对,就是吴王。”青鸾道,“而且据探子所传的消息来看,安王死讯传出当天,宣宁帝私下遣了暗卫去往泉州,据说安王之死,也是吴王动的手脚。”

裴熙川放下手中的棋子,嘴角带笑:“安王的死也是吴王所为?”

青鸾:“得到的消息是这样的。”

“师兄可莫要耍赖,”木清辞制止了裴熙川正欲搅乱棋局的手,继而道,“安王一死,周洪杰就投靠了太子麾下,周洪杰与太子之前多有嫌隙,若非是太子威逼利诱,他定是不会选择太子。”

木清辞:“太子能够一早做足准备,便是早已知安王会死,而能够让周洪杰妥协,想来也是因为周鸿卓。这样想来,当初周侍郎找上葛玉珂时,太子便已知晓他们的打算,密而不发,不过就是为了能够威胁到周洪杰罢了,这些日子任由事情发酵,也是为了等泉州的消息传来,并州贪墨一事并不足以让陛下重罚吴王,但是谋杀亲弟,这性质可就不一样了,故而太子一直在等陛下派去泉州的人回黎安之后才发动反击,两桩事并在一起,吴王自然逃不过被重责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