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鸾凤(55)+番外

作者:枫眷 阅读记录

江映华馋酒好长时间了,即便知晓借酒浇愁无用,她也还是想喝。

颜皖知知道,牢中的饭食清汤寡水,江映华养尊处优惯了,该是惦记这一口吃食的。

只是那人依旧无动于衷。

颜皖知等了许久,眼见菜上的热气都散了,江映华仍然维持着窝在窗前的姿势,背对着不发一言。

颜皖知大着胆子上前,解下自己身上厚实的披风,搭在了江映华的肩上,“殿下心中郁闷,拿臣出气可好?”

江映华抬手拂去了披风,声音很轻:“你走。”

“臣,不走。”颜皖知固执的站在她身旁,将披风捡起,方才落了地,已经脏了,她自是不会再给人披,只将那物件丢到了一旁。

江映华睨了她一眼,抬脚朝着床榻走去,背对着那人,身子一歪,便要入睡。

颜皖知就在一旁候着,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江映华终于败下阵来,略带鼻音的问道:“今儿是何日了?”

“冬月十一。”颜皖知眸子里闪过一丝欣喜,赶忙回应。

闻听此语,床上的人忽然坐了起来。若是仔细观瞧,还能看见她红肿的眼眶。

江映华缓缓走到了桌前,望着满桌的珍馐美馔,竟都很合她的胃口,可她眼下只觉恍如隔世。她抬手将盘盘盏盏掀翻在地,只留了一壶酒。

她随意的坐在地上,抬头问颜皖知:“今日是吾的生辰,你可愿留下陪我小酌?”

颜皖知诧异不已,竟是生辰么?怪不得陛下备了这许多吃食。

颜皖知怔愣须臾,便赶忙在桌前坐下,拿起酒杯来便要斟酒。

江映华按住了她的手,颜皖知激灵一下,江映华的手,太凉了。

夺过酒壶,江映华给颜皖知斟了半杯酒递过去,自己便抱着酒壶喝开了,灌了一口酒入腹,她喃喃道:“你随意,别说话,陪我一会儿就好。”

颜皖知刚想回应些什么,江映华抬手比划了一个噤声的动作。勾唇一笑,自顾自的灌着酒。不多时,那壶中便一滴不剩了。

颜皖知奉命来此安抚,却没想到,江映华这般颓废,连个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找到。

她正在思量如何寻了时机开口,江映华的指尖已经落在了自己身前的半杯酒上,“别同我抢了,”说罢她手一扬,连这一口都没放过。

喝完了这一壶,江映华已经有些醉了,手撑着脑袋,嗔怪道:“怎就不能多带两壶?”

话音方落,江映华眸色迷离,摇晃了两下脑袋,头一歪便倒在了桌上人事不省。

“喝得也忒急了。”颜皖知见她没了意识,走上前去,抬手轻轻理了理她的发丝,眼中满是怜惜的自言自语。

为江映华整理好衣衫,颜皖知收拾着一地狼藉,便也就退了出去。

后续的事,自是有人安排妥贴。

第31章 陌上归人

哒哒, 哒哒哒……

头脑昏沉的江映华半梦半醒下,觉得自己的身子在隐隐的摇晃。耳畔传来阵阵有节奏的马蹄落地的轻响。

意识朦胧间,她扒开惺忪的睡眼, 挤了挤眼睑, 穿过一层水雾, 映入眼帘的, 竟是一辆内饰豪华的马车。

她猛然惊醒, 噌的坐起身来,将旁边的小婢子结结实实吓了一跳,“殿下, 您可是梦魇了?”

江映华拧着眉头, 抬手覆上额头, 嗯, 没发烧。这究竟是何故?她努力回想着,只记得夜间颜皖知来过,后来的事,便断片儿了。

她掀开轿帘,外间天光大亮, 不,准确的说,太阳已然西斜。这周遭的景致也十分陌生。马车周围环绕了一圈侍卫打扮的人。

“我这是被流放了?”

江映华暗自腹诽, 但瞧着车内的豪华陈设, 还有自己身上被换过的锦袍, 好似流放没有这个待遇。

她定睛瞧着车内两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婢女,确认自己不曾见过, 疑惑着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谁来说说?”

两个小婢子面面相觑,“殿下, 您指什么?”

得,还是两个傻丫头。

江映华稳住情绪,尽量保持着耐心,柔声道:“你二人哪来的?带吾去哪?”

“婢子们是才过了内廷司提选拨来的,至于去何处婢子不知,管事嬷嬷只命婢子照顾好您。”两个小婢子怯怯的回应。

原是宫中的新人,难怪看着这年纪都不大,反应也不够机灵。

“停车!”江映华厉声喝道。知晓无法从婢女们身上问出话来,那便只能问外面的人了。

听得吩咐,车夫“吁~”的一声拉紧了缰绳,马车逐渐停了下来,还未等江映华起身出来,便有侍卫纵马上前,拱手道:“殿下可有吩咐?”

“谁能告诉吾,这是往何处?”江映华正懒得动弹,如此便就窝在车内,抬高了嗓音问道。

“殿下身上该是有陛下的诏令,您一看便知。臣等奉命随行,不便多嘴。”领头的侍卫挥退了身旁的人,压着嗓音回道。

江映华闻言,掀开盖在身上的锦被,四下瞧了一眼,一身华服整整齐齐,并无异样。她将两个傻乎乎好奇凑过来的婢子打发到车外去,自己探手往怀中和腰间摸去。不过须臾,便摸到了那个让她又爱又恨的锦囊。

除此之外,怀中还有一份帛书,是陛下加盖了玉玺的制书。

江映华看过后,便又原样放了回去。手中捏着那枚锦囊中又硬又冷冰冰的物件,无力的闭了眼睛,轻声吐出一句:“无事,走吧。”

马车复又遥遥晃晃,一行人马扬起黄尘百丈。

——**

两年后。

绍正三年腊月寒冬,大楚北境振威军驻地内旌旗招展。离军营不远处,便有一座极尽豪奢、占地颇丰的宅院。门前的石狮子面容肃正,昭示着府中人的尊贵与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