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山倦。
这名字从未听过,听语气也不像是京城人,她出现的时机如此巧妙,难不成是太师纪土寒的第二步棋?
此次出京祈福,她一开始就预料到凶多吉少,因此特意将内阁近卫统领月留带在身边,为的就是防止纪土寒中途设下陷阱暗杀。
昨夜不过是让她去架梁城先行探听消息,自已就险些丧命,若不是那两个来路不明的人出手相救,此刻想必自已已经是一具焦炭了。
桃花眼中现出杀意,马车外,月留风尘仆仆赶回,正侯在身边等待吩咐。
“月留。”冰冷的女音响起,月留翻身上车:“属下在。”
“把探子解决掉,然后叫徐将军过来。”
月留心知她口中的探子是谁。从出发到现在,只有贴身侍女画儿曾借着打湿手帕的由子离队,传信的人也必定是她。
月留领命起身,忽然瞥见熹和被扯烂的外衫,心中一惊!
“殿下可受了伤?需不需要叫郎中来看?”
熹和低头看看衣服,冷笑一声摇摇头:“只是丢了钱袋,想必是被昨夜的贼人拿去了,不妨事。”
月留闻言这才放心离开,不一会儿徐将军的粗犷嗓音就在马车侧壁响起:“殿下有何吩咐。”
熹和看着纸页上的字,昨晚被背出来的时候她的意识是清晰的,只不过因为迷香的效用无法掌控身体行动罢了,所以她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把昨晚听到的对话写下来。
一个时辰,她早已想到了能找到这两个人的线索和方式。
“派人沿周边城镇搜索一男一女的戴罪之人,只要近期出逃的,年纪约在二十上下,查明所有符合条件的人物信息,再来报与本宫。”
徐震平记下关键,转身便分派二十人,两人一组各自向四周搜索。
熹和揉着眉心,在仍有些昏沉的思绪中继续抽丝剥茧。
纪土寒心机深沉,既然设伏,就不会仅仅只出手一次。这次失手,必然还有后招,原本的回京路线不能再走了!
短短几个呼吸她便想到此处,继续吩咐:“此外,改道沿车河回京,快马加鞭,务必半月之内抵京。”
徐震平向来对她的命令言听计从,应了一声下去不提。
月留已经处理过画儿,冷着脸正往回走,住持拦住她的去路。
“月阁领,寺中……寺中无端失窃僧衣六件,此事不知同昨晚的事有无关联,老衲也是才知晓,特意来告知。”
月留微微颔首,转而将这件事报给熹和。
熹和闻言灵光一现,她隐约想起自已昨夜在爆炸之前曾瞥见那个人的一点轮廓,虽然那面容不清楚,但深蓝色的僧衣却十分清晰。
她拿了自已的钱袋,又穿着僧衣,想必囊中羞涩,必然跑不太远,现在恐怕还穿着僧衣,最是显眼好找!
“月留,沿最近的进京路线一路追查,务必要找到两个穿着僧衣的人,一男一女,找到后密切监视,随时传信。”
月留领命,拽上马疾驰而去。
-
因为改道车河,这一路再没发生任何意外,晓行夜宿之下,半个月内总算安全抵达京城。
熹和的果断决策叫蹲守在官道周围的杀手等了个空,错过这次机会,下一次又要等到一年之后,无奈只得悻悻而归。
先帝曾为一家人在远山寺祈了福,在世时每年都要一家四口前去祈福。
如今父皇去世,远山寺也成了熹和唯一一个能寄托精神归宿的地方,因此尽管知道每年的祈福必是险象环生,却也不得不去。
如此风雨无阻已经过了四年,她也算命大,在手下人的保护之下躲过数次暗杀,今年也算有惊无险。
只不过每一年这个时候都有乱臣贼子蠢蠢欲动,长此以往,常在河边走难保不湿鞋,看来明年还是要想个法子才行。
正掂量着这件事,太傅李政听说她回来,特来觐见。
他本是父皇旧臣,原本也是竭力反对熹和摄政的人之一,但时日渐久,他看出熹和的一番苦心。
为了稳固皇上的权利不惜将名声一毁再毁,做到这个份儿上,足以证明她的一片赤诚。
故此他继续留在朝堂,帮她探听朝中大臣的风声。
这朝堂之上,各怀心思,忠奸难辨,他只能自成阵营,保持明面上的中立,才能更好地帮助熹和姐弟。
“殿下,近一月,朝堂大臣陆续有奏,言殿下把持朝政多年,如今该归还陛下,不宜再垂帘听政。”
熹和早已料到。
自已这一个月都在躲避刺杀,朝堂却在同时有人上奏这些,想必也是纪土寒的手笔。
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双管齐下,是想逐个击破?
只可惜,让他失望了。即便她不问,也能猜到皇帝祁意礼会如何处理。
果不其然,过不多久祁意礼便带着一众宫人急匆匆来探望。
他入门便遣散众人,急切道:“皇姐可总算回来了,这一路可还平安?明年还是我去祭拜,皇姐留在京中等候。”
他说了一大堆,每一句都是体已话。熹和冷漠的面容柔和许多,帮他正正衣冠:
“身为九五之尊,如此冒失,成何体统。”
祁意礼心虚地自已拉拉袖子:“我,我这不是急着来见皇姐嘛,见皇姐无碍,我也放心。”
他左顾右盼才发现少了一人,不免有些好奇:“画儿呢?”
熹和冷哼一声:“她是纪土寒的爪牙,将祭拜路线告知杀手,让月留清理了。”
“什么!”祁意礼吃了一惊,“他、他竟把手伸到这来了!皇姐难不成受了伤不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