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那半扇猪吃不完的几十斤都被他用烟简单熏了一下,堂屋顶上的房梁都被他那几日熏黑了,再加上这里天非常冷,至少能多保存个十来日。
等五牙儿带着几个叔伯兄弟过来做工,萝卜熏肉汤刚好出锅。
周檀给的工钱不算低,虽然不管饭,但村里人很多人都想来干,冬天庄稼地的活计都歇了,能在村里找个有工钱的活计多难得。
为自己村里干活,本来就尽心,更别提今早一来竟然还有肉汤喝,大家也都挺不好意思的。
“檀哥儿我们都多收了工钱,哪能再来吃你的肉啊?”一个年纪大些的老叔摆手。
“叔伯们都是好心来给我干活,我也不能管饭,家中虽不宽裕,但偶尔给大家做顿热汤暖暖胃还是可以。”周檀笑着回道,手上已经开始舀汤了。
五牙儿见他是真的有余力,帮着开口,“既然檀哥儿今日都给咱们做了,那就喝吧,大不了再加个点儿快点给他屋子拾掇出来。”
听到这,叔伯才松了口。
“那行,今日就算了,往后几日可不能再干了,你如今一个人也不容易,怎么还能让你来贴补我们油水呢。”这回大不了他们晌午不歇,早些给他干完。
剩下几人都高兴喊了声多谢檀哥儿。
家里碗不够,周檀本来打算去大全家借两个,里头一个年纪最小的树小子家就在周檀家前头那排屋子,不嫌累跑着回家直接拿了两个碗。
锅里肉管够,周檀也不手抖,一人分了满满一大碗热乎乎的肉汤,里头的肉片比萝卜都多。
树小子口水直接就留下了,哼哧哼哧闷了大半碗才恋恋不舍地将脑袋从碗里抬起来,准备留点儿给家里人也尝尝。
树小子这般的也不在少数,还有两个家中有孩子的叔伯都只是小口小口珍惜地尝了两片肉,将汤和炖入肉味的萝卜块儿喝了,剩下的肉都留了下来,想带回家里,还能添个肉菜。
五牙儿和几个没成家的青年汉子倒是一口闷了,正要打水自己将碗刷了的时候,
周檀自己喝了一碗暖暖肚子,就背着一个背篓说是上山捡柴走了。
第36章 入住
前几日捡柴是借口,这回倒是真的要捡柴。
好不容易和周檀上山的三娃子兴奋得满山乱窜找棍子,周檀就跟在后头捡柴。
“檀哥儿你看这根棍儿成不?”
周檀抽空看了眼,“嗯,先凑合用。”
三娃子也不气馁,嘴咧得老大,“那现在我该咋练啊,檀哥儿?”
周檀事先和他说好,自己只会投掷,不会舞枪弄棒的身法,三娃子不懂,但也知道学会投掷也是一件大好事儿。
教三娃子投枪前,周檀还自己琢磨演练了一番才教人。
因为他不能将前世那套照搬过来教,前世标枪投的是越远越好,如今打猎是要在控制距离和力道的前提下,准头和反应要好。
他自己这几日都还在琢磨练习,除了那次面对野猪危急时刻惊为天人的一击,其他时候准头都是五五开。
就算如此,比起设套和单纯的劈砍,周檀打猎的成功率也不小。
当然,和百步穿杨、从不空手的王二比是比不了,人家毕竟是上过战场,瞄准过人脑袋的。
一大一小两人在山上消磨了一上午,由于是教学,这次的猎物收获不多,只有周檀出手示范了几次后抓住的两只野鸡,被他一股脑儿塞给了三娃子。
三娃子不要都不行,被他仗势瞪了回去。
笑话,这几天吃肉吃的都快给他吃腻了。
背着满满一背篓柴回到小院儿的周檀和几个叔伯就着刚抹好的墙面唠了两句,商量了一下接下来又该如何做工后,就拿着做鞋子的料子去村子那棵大树下找婶子们学做鞋子。
正值农闲,晌午天气也不错,暖洋洋的太阳照在身上比在阴冷憋闷的屋子里强多了,光线也好。
而且村里老老少少基本上都拎着个小板凳坐在这儿,唠嗑的同时手上的活计还不停,就连这里头年纪最大的大娘都能一心两用,应承或插两句话。
谁家媳妇生了,哪家的婆婆苛待儿媳,邻村村长家的小哥儿看中了个给镇上薛老爷做工的佃户非他不嫁,听说竟闹得要出家削发当姑子去……
他们说得眉飞色舞、抑扬顿挫,周檀听得津津有味、目不转睛。
“檀哥儿你把那布拿过来,我给你缝缝。”春婶子实在看不过眼好好的布被他如此糟蹋。
周檀吃瓜的表情一顿,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针线活计,讪讪一笑。
“没事婶子,我回去琢磨琢磨就会了。”说话间,连忙将那块儿料子藏到背篓最底下,总不能让婶子替他做双鞋子吧。
春婶子见他周檀确实不想让她动手,只好笑骂他两句讲究,放弃动手想法。
本来他还想试试自己做双鞋子,现在他也不打算为难自己了,等哪天蹭个牛车去镇上买两双棉鞋就是。
就是可惜那些总在他眼前晃悠的兔毛,暂时没法做暖和的兔毛鞋子。
单单修补一下三间屋子用不了多久,重修院墙倒是费了些功夫。
不过再费工夫,在大家手脚利索、经验丰富的情况下,又过了几日,叔伯们就撤了,临走前还用剩下的石料和木板,在院墙处垒了个鸡窝和狗窝。
周檀看着焕然一新的小院儿,眼尾都弯了起来。
除了东屋他只让人从外头修补了下明显的漏风处,剩下两间屋子除了还算结实的大梁外几乎全都被仔细填补修平,晒得酥掉渣的茅草屋顶也换上柔韧防水的茅草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