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檀震惊地接过地契,他以为王二是跟那个买了临河铺子的新东家签了租赁契约,结果他是直接将铺子买了下来!?
“铺子连带着里头的桌椅板凳和后院那两棵树一口井一共花了四十两,这四十两就算作我入股的一部分。”
也对,百两银子购买力在平河县这样的县城里买个地段适中面积大的铺面还是绰绰有余。
周檀大喜,这样岂不是说明整个铺面都可以随意改造?
第44章 定菜
让王二收好地契, 周檀就打发他出去趁热把饭吃了,西屋地小,男人往屋里这么一杵实在压抑, 感觉屋里又暗了不少。
王二三五下把饭吃完,顺手把碗刷了摆在碗柜里,刷碗之前还不忘挑开帘子看看周檀那份碗筷需不需要刷,得到一碟锃光瓦亮的空碗。
舔得干干净净被捉了个正着的周檀:“……”
他一把拽住自己的那两个碗, “我一会儿自己洗!”
王二视线从空碗上移,抬眼看了他一眼,“嗯,我给你拿下去, 不给你洗。”
手下一用力, 将碗拽向他。
周檀松了手,任由自己刚舔得连小黄狗都觉得没意思的空碗被王二夺走。
太丢脸了,刚说完自己不饿不想吃, 转头把碗舔得比小黄还干净这显得他多埋汰!
王二顺手把两人的碗都刷了, 又回到西屋,说起了屋后的兔子和吃食铺子该怎么规划。
周檀本来以为王二能在县里瓦市中搞个固定的摊子就不错, 现在摊位变店铺,属实是个意外之喜。
所以之前他定好的一些吃食就得变一变了。
手边没有笔墨,他也没有写什么计划书或菜单。
“本来想了些摆摊卖的吃食, 没想到你这么不声不响闷了个大的, 这样一来我想的一些吃食就有些不合适了, 中午你早点来,我打算下厨做几样儿试试菜,你来打下手。”
“好,需要带什么东西吗?”王二点头, 明白他这是要撵人了。
“嗯……你先和我说说那铺子周围都有什么吧。”
王二皱眉,他地契过得匆忙,一看地段好,也没细看旁边店铺。
可见地段有多么优秀。
他努力回想,“铺子就在河岸,码头离得不远,往来客商和搬货工人都不少,瓦子离河岸也不远,只隔了一条街,周围住户都不少,出门往北再走两条街就是县衙。”
豁!周檀听得两眼放光,想过地段好,没想到这么好!
“那我可得好好想想,至于你……人来就好了,什么都不用带!”
带着这身力气比什么都强!
王二起身掀帘子准备离开的动作一顿,莫名看懂了小哥儿话里的未尽之意,一时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来。
“哎!中午记得还从后院墙那翻进来啊!”
周檀着急的声音隔着道帘子从西屋响起。
王二:“……好。”
可能是下半张脸捂在棉衣里,说话闷闷的。
王二走后,周檀就开始在脑子里勾画菜单。
首先豆制品是一定要有的,这是他们吃食铺子的特色。
豆腐、豆腐脑、豆腐皮、豆腐泡……开个火锅店其实也不错,但只在周檀的脑子里浅浅地划了一道。
拔霞供在这个时代早就有了,他们在北方多是吃的羊肉锅子配麻酱碟,各种滋补汤底和羊肉肉质根本拼不过人家当地乡绅富户所开的拔霞供。
远的不说,光是平河县就有两处拔霞供,口碑和羊肉品质都不错,周檀上回在县里经过了其中一家时差点被久违的羊肉又膻又香的香气勾进去。
在祖上就扎根于此地、广有人脉的本地商人富户面前,不论从哪个方面两人根基薄弱,根本拼不过。
所以要想拔霞供生意红火,必须要另辟蹊径,走出一条别人无法复刻的路,那就是辣椒。
但周檀只想了一下就遗憾地放弃了这个想法,原因就是辣椒远远没有达到开拔霞供所需要的产量不说,牛油他们就弄不到。
战事将歇,国库空虚,服役的青壮回乡也抵不住青壮人口骤减,大片荒田待春种,百废待兴,谁敢为了口腹之欲动耕地的牛?
反正没穿成皇亲国戚的周檀不敢。
周檀打算等辣椒再长一长,攒足辣椒再想钻研新锅底。
铺子大小充裕,地段也合适,可以将吃食分为两个部分:堂食和外带。
堂食他打算按照时节来选菜,一楼大堂可以自选和点菜配合,可以节省人手。
二楼隔几个包间,只点菜,菜品得是只有他们店才能吃得到的特色菜,周檀亲自上。
这时候早有外带和送餐上门的说法,到时候早晨可以开个专供早点的窗口,专卖汉堡、饭团、淀粉肠、豆腐脑等等高热量吃食,供给周围码头扛货的工人。
周檀将这些想法在脑子里捋顺了一遍,准备等中午王二来后跟他完善一下可行与否。
一上午过去,外头的雪积得更厚了,周檀待在光线昏暗的小屋里再憋闷也不敢穿着刚从县里买回来的棉布鞋出门踩雪。
想念前世的雪地靴和防水运动鞋了。
中午临近饭点,屋门响起敲门声,同时传来的还有男人的询问。
这下,周檀连下炕都懒得下,裹在被窝里喊了声:“进!”
王二进门,入目就看到堂屋灶台上摆了两个木盆,里头是……泡水的豆子?
收拾好炕上一切不该存在的东西,又怜爱地摸了摸那盆被他摆在炕上的辣椒苗,周檀磨磨蹭蹭下炕,准备干活。
“下午你要做豆腐?”王二并无意外,豆腐这种新奇的东西一靠周檀一家做豆腐,就算批给货郎走街串巷到周围村子和镇上县里卖也远远不到饱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