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山的打算是泡汤了,有这些猪肉在,明日去也不迟。”周檀上了炕,在和一张硝制过的兔子皮作斗争,把好好一张兔子皮戳得满是大洞。
王二看不下去了,接过兔皮和铁剪子,坐到灶台前用火将剪子尖燎得发红,耐心沿着皮子边烙下一个个圆孔小洞。
戳好眼,再拿回去给周檀。
周檀心服口服,对他比了个大拇指,“哥,你是这个!”
王二干脆接过来帮做手头这双兔皮鞋,见此笑着问道:“什么意思 ?”
“最好的!”
周檀毫不吝啬地夸赞,如果夸夸夸可以让自己解放双手的话,他能一直夸到王二干不动为止。而且他夸得毫不违心,真情实感,因为王二是真的全能,什么都会!
王二低头,嘴角止不住的上扬,“贫。”
“是我的真情流露!”周檀喊道。
王二闷笑。
周檀不服气,以为他还想逗自己,横眉竖眼一扑上前,拽着他衣领子使劲儿晃人,逼着人说:“你说!是不是我的真情流露!”
王二被扼住了脖子也不在意,神情温和,还在笑。
笑声带来的低沉的震动在胸腔里共频,震得近在咫尺的周檀也能感受到男人身体传来的热意和震感。
周檀心一惊,对上王二满是温柔笑意的双眼,更木了。
他冷静地松开了自己掐着人家脖子的手,重新挪回炕头,乖巧地坐下来。
屋内忽然就安静了下来。
直到王二放下手里缝得有失平日水准的兔皮鞋子,起身下炕,“我下去看看猪头炖没炖好。”
周檀在炕上坐了一会儿也做不下去了,起身下炕,“我去给黄豆挪个窝。”
“……”
黄豆的狗窝还是最开始的簸箕,一直放置在堂屋一角,靠着东屋的门,和对面的碗柜做邻居,夜里冷就把窝挪到一直压着火的灶台旁。
小狗长得快,从之前的巴掌大,到现在,四足立起来有周檀小腿一大半高,之前那个簸箕都有些装不下了。
本来周檀没打算这时候给它换窝,一来旧窝大小好像还可以睡一阵儿,二来雪一化,他们就要启程去县里安家,他的物品柜也放不下太多东西,到时候肯定要轻装简行,不如到铺子后再换。
但今日,就在刚才,周檀忽然起了布置狗窝的念头。
新狗窝布置得也很简单,一个簸箕不够,那就再加一个簸箕……
等王二说猪头炖烂乎可以吃了,周檀才长舒一口气放下手里的狗窝,起身。
王二之前见他除了大猪头,又往里面切了不少肉进去,就知道他可能要送些给村里相熟的人。
“你、算了,你在家吃,我去送。”周檀刚要吩咐就卡了壳,想起来现在他还不能随便使唤王二,要避嫌。
王二获得了难得的休憩时刻,脸上却没有多少喜色。
“等会儿,我帮你把木桶拎出去吧。”等他翻墙出去后,再从正门回来。
没错,因为分的肉太多,连汤带骨头最后直接盛了一桶。
“没事,柳条儿他们家离这儿不远,到时候让三娃子帮忙拎着。”让小孩子给他干活这种事,周檀现在已经能面不改色地说出来。
不等王二再说什么,他拎起带盖子的木桶就打开了院门。
王二身形一闪,避开敞开的院子门,躲进屋里。
未成亲前,他还见不得人。
“……”
第51章 心软
窝冬以来, 周檀去得最勤的莫过于柳条三娃子家,两个小孩儿在家多去看两眼他也安心。
他去的时候,柳条儿和三娃子都在院子里, 柳条儿在洗些什么,三娃子在劈柴。
看到他过来后,两人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迎上来,“檀哥儿/师父怎么来了?”
周檀脸上一窘, 被一声师父喊得有些心虚,提了下桶,“野猪昨晚进村子,打死了两头, 我过来给你们分些。剩下的三娃子替我走一趟给桂花婶她们。”
林郎中每年下雪封山时都在县里医馆待着, 王二说五牙儿也参与了野猪围猎,他和村长两人能拿大半头猪,李桂家也不缺肉。
送给那些或多或少帮过他, 或给过他吃食便利的婶子们一些炖猪肉, 也算礼尚往来。
满满当当连肉带汤带骨头一大桶,周檀直接在两个小孩儿家里倒了小一半出去, 柳条儿和三娃子急忙说够了够了都没控制住他的手速。
“好了,剩下的你去送给婶子们些,分一分, 要是回给你些东西的话你就自己收着, 不用送给我, 我这几天有事不在家。”周檀任务完成,空着手转身就往家里走。
以后还是得坚持锻炼,就这一小会儿,他这右胳膊已经开始泛酸了, 这可不行。
三娃子眼睛一亮,刚想问有什么事是不是去山上,就听到周檀像是早已猜到般,头也不回地来了句,“不带你,我自己上山!”
这话虽有水分,但也不是搪塞三娃子的假话,两人次日一早就带着几天的干粮进山了。
这一进去就是三四天,也幸好两人都是村里的“边缘隐形人”,跟三娃子说了一声后就没人来院子找他了。
不然两人一起失踪,村里肯定炸开了锅,议论纷纷不说,可能还会组织人上山寻两人。
两人下山时,山上的积雪也化得差不多,渐渐露出道道棕褐色的泥土小路,雪白的积雪消融化成了雪水,羊肠小路被雪水搅和得泥泞。
重重踩上去,就是一脚飞溅的泥水。
周檀在山上这几日熬出了一脸的麻木疲惫,但熬出黑眼圈的双眼里却亢奋精神得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