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夫郎文学里疯狂赚米(8)

作者:荷包蛋里黄 阅读记录

“看来今日又得麻烦钱婶子了。”周檀笑笑。

李桂看着他那张傻乐呵的黑漆漆的小脸,头一次深刻地意识到了周婶子生前有多么宝贵这个小哥儿。

周檀将烧着的木头塞进灶膛里,招呼李桂,“你快去炕上坐坐,我一会儿就好。”

碗橱柜子就在堂屋一角放着,李桂对周檀的提议不以为意,自己去碗柜找了个粗瓷碗,将四个巴掌大的玉米饼子放到碗里,才将碗放回碗橱里,牢牢关紧柜门。

周檀往灶台上的大锅里倒了几葫芦瓢的井水,盖上了木头板条钉成的锅盖。

“走,上炕坐着,怪冷的。”率先就往他屋里走。

李桂跟上,坐上炕才发现炕头上居然还放了碗黄豆。

“你要磨豆子?”

李桂本来想说周檀是不是要做豆饼,但想起刚才生火的事情他还是试探性地问了下。

周檀倚在炕头,懒懒地打了个哈欠,“不是,准备换些豆腐。”

家里剩下的食物十个指头就能数过来,那一小袋子的黄豆大概能分出这么两碗来,他寻思着先换一碗豆腐,又能当菜也能当饭。

“豆腐?那是啥?”

谁知李桂疑惑的声音响起,打碎了周檀沉浸在豆腐炖白菜的美梦幻想。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豆腐在前世应该起源于西汉。

但现在,周檀开始茫然了,他不知道这个世界的朝代和历史到底走到哪一步了。

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周檀觉得自己这几天不祥的预感来得次数格外多。

他抱着最后的希望试探,“就是白白胖胖的豆腐,表面光滑,质地柔软……”

周檀给李桂描述了好几百字的豆腐的外表和吃法等等,说得李桂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看着李桂那副馋中带着茫然的表情,他终于彻底认命了。

下炕,掀开锅盖,一阵阵水蒸汽扑面而来。

水咕嘟咕嘟冒着大大小小的泡儿。

锅开了。

周檀往两个粗瓷碗中倒了些热水,反手将其中一个碗递给跟下炕的李桂,“小心烫。”

李桂小心捧着,心思还挂念着周檀刚才说的‘豆腐’,“檀哥儿,你说的那个豆腐到底是什么味道啊?”

周檀从锅里往木桶里舀水的动作一顿,“其实我也不知道。”

李桂惊讶,“啊?!”

周檀站直身形,回身笑道:“刚才说那些我都是从书里看的,后来娘把书当成引火的烧了,我就一直念着这个东西。”

檀哥儿被他娘看得紧,很少有机会出门这件事在村里算不上秘密。

这样一来,檀哥儿不知道他们这里没有‘豆腐’这件事也就有了解释。

李桂对此也深表同情和遗憾。

同情是同情檀哥儿不能出门看看外面的遭遇。

遗憾‘豆腐’这么好的东西竟然只存在于书中。

而且,李桂面带犹豫地对看向他的檀哥儿,“檀哥儿,你要不……先洗洗脸?”

那张灰花猫似的俊脸一愣,抬手摸了下脸,低头一看,白皙的手也沾上了锅灰。

周檀:“……”

……所以他刚才就是顶着一脸锅底灰和李桂说话的吗?

李桂抿唇,嘴角是止不住的狭促笑意,“你赶紧洗把脸吃饭!”

说着,人转身就跑。

周檀顶着一张花猫脸转头,只看见了李桂跑远的背影。

他默默转回了身,打水洗脸。

米缸仍放在炕上,颤颤巍巍地挪开沉重的米缸盖子,从里头舀了半葫芦瓢的黑面出来。

他往黑不溜秋的面粉里加了点凉水,搅拌到碎面渣渣的状态,再倒进被舀到只剩下一瓢水的大锅里,搅拌到面汤状态,再加入些他从粗盐块上用手碾下来的盐渣子,搅和搅和。

周檀余光瞥到堂屋地上还有些萝卜和土豆。

洗了个干瘪的小萝卜,拔掉萝卜缨子,他本想扔掉这些破叶子,但想了想家徒四壁的现状,还是将这几根青黄不接的绿叶放在了灶台边上。

切了些萝卜片子扔进去,周檀又往锅里头加了个点凉水,然后将锅盖子盖上,再焖一会儿。

古人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秋收农忙时,其他时候一天都只吃两顿。

周檀穿进来的这几天十分自然且轻易地就融入了进去。

毕竟他前世退役后也不是个多讲究自律的人,早餐和午餐经常就混成了早午餐。

今天这顿早午餐也是周檀穿这具身体后第一次自己做的饭。

一碗萝卜黑面疙瘩汤,再拿一个李桂送来的玉米饼子配着吃。

周檀吃得头也不抬,动作斯文却不失迅速地解决了这顿莫名让人想落泪的早午餐。

饭毕,周檀用刚才提前倒进木桶里备好的热水将几个粗瓷碗洗了。

然后卸了力气,一头栽倒在炕上。

这具身体想要养好,还要费很大的功夫,道阻且长,慢慢温养着,急不来。

幸好环水村虽然有心思不好的人,但也有像李桂家这样心地好的人。

昨夜里正就将桥水村赔的银钱和大柱子家原本给钱三婶子的媒钱都给了周檀。

至于那价值十两银子的药材,李三银跟他拍板说三天之内一定给他送过来。

想到这里,周檀伸手在被褥底下摸索着什么。

不多时,几块大小不一的银角子和一串铜钱都被周檀掏了出来。

李三银交到他手里的时候说的是五两多银子。

周檀掂了掂,感受到这沉甸甸的重量,忽然对这段日子有了实感。

这五两多银子就是他以后立身活命的根基。

他仰倒在被褥上,思索着该怎么用这些银子钱生钱,余光瞥见了那碗原本要换豆腐的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