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予提着一斤白面,半斤桃酥就过来找村长说明来意。
“林知青有了?恭喜恭喜,你们那是要担心点,那你打算怎么办?”村长道谢后问道。
当初那座院子还是村长批的,好几年没人住了土墙破破烂烂,说是修缮过一番其实也就整个屋顶而已。直到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不然两人也不会刚来的时候就想着,小偷来了都要放二百块钱才走。
“趁着农闲,我想找五六个力气大,眼里有活的壮力做土砖垒院墙加高点。我们家包两顿饭,不说顿顿细粮但肯定管饱。”陈延予直接道。
“行,叔肯定给你找老实肯干的,早点把院墙垒出来。”村长一口就应下来了。
村里人都朴实,平时大家有事都是互相帮忙的,现在去帮陈知青家里垒院墙还给管两顿饭已经很难得了。
“对了村长叔,我媳妇怀着身子,我就不想让她下地干活了。我们身边也没个长辈帮衬,什么都不懂。到时候小孩肯定还是要她带,我就想着我媳妇在家打理自留地,照顾好孩子就不下地,也不占村里的工分了,你看这事行吗?”
陈延予来之前就想过,这事要趁早和村长说,临时说怕是没有那么容易答应。
“你可想清楚了?你家就你一人下地,能养活一家子吗?”村长不答反问道。
村长也知道两人都是因为家里不受宠被送下乡的。毕竟两人下乡的时候因为长得好看,经常被问为什么下乡,两人一致都说是没有工作,父母的工作要留着给大哥家。
“下乡的时候就说好分家了,爹娘工作不给我们,房子也不是我们的。既然他们什么都给大哥家的,那养老自然不用我们。要是钱票上再不分得一些,我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了。我们两口子省着点用,我再努力多干点活,能养得起她们娘俩。”陈延予说得一脸气愤又无可奈何。
没办法,什么崩,人设都不能崩了。他只能在心里默默给他爸妈和大哥道歉了。
“你想清楚就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陈知青你也别太伤心。”
村长见他一脸气愤,都不敢多问了,生怕一会儿陈延予再猛倒苦水。
毕竟摊上这种事事偏心的父母谁不糟心?何况是两个工作岗位还有房子全部都给大儿子,小儿子心里不怨才有鬼。
村长暗自揣测,怪不得陈知青等林知青一到年纪马上去领证了,原来是迫不及待想有自己的家啊。
“想清楚了,我自己的媳妇儿孩子我自己疼,总不会饿着她们。至于其他的,就当桥归桥路归路好了。”陈延予装作“看透人生”的样子。
“行,你想清楚就好。那我一会就给你找人手,明天就能动工了。”村长马上转移话题。
这些家长家短,他一个大老爷们儿的听也不合适啊,他又不是这种拎不清的糊涂蛋。
“对了陈知青,是这样。村里有个叫栓子的,不知道你认不认识。这孩子六七岁父母都没了,家里也没有其他人,就剩他一个了。这命苦的孩子都是靠村里东家一口西家一口给喂大的,今年十五了,你看看能不能让他也去给你干活?”
“你放心,这小子人虽然瘦,但是力气不小,是个肯干的。”村长怕陈延予有意见还解释了一番。
“没事村长叔,只要肯干活的都行。”陈延予无所谓道。
“这小子是个肯干的,绝不是偷奸耍滑的人!他就是以前吃不饱,长得瘦瘦小小的。”
“那就来吧。村长叔就这么说定了,剩下的麻烦你了。这点小心意给大柱、大丫甜甜嘴。”话落,陈延予把拎着的东西放下就快步走了。
村长都没有反应过来,陈延予已经跑出去了,还顺手给他关了院门。
陈延予和村长在堂屋说着事,村长媳妇兰婶和大儿媳淑芬嫂子在厨房做饭,自然也听见了他们对话。
“这陈知青是个靠谱的,可惜碰到这种偏心眼拎不清的爹娘。”淑芬嫂子感叹道。
她觉得陈延予两口子真是倒霉,摊上这种爹娘。
幸好她娘家就大哥和她两个,父母兄嫂都是好人,平日里都会互相帮衬。
在娘家没受委屈,嫁到婆家来公婆也开明,不是那种会磋磨儿媳妇的人,还有小叔子和小姑子也好相处。
不得不说她爹娘选女婿眼光真是不错,淑芬嫂子开心的想。
“可不是。这父母偏心,兄弟姐妹就不可能和睦。还有分家,分不好就成仇人了,跟村头那家子似的,亲兄弟和仇人一样处着。”兰婶也应道。
淑芬嫂子想到王家的情况忍不住唏嘘,“爹说的没错,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第14章 打土砖
陈延予跟村长说好事后就回去准备东西,等村长找好人,明天过来就正式动工。
“瑶瑶,我回来了。”
陈延予回家的时候林安瑶在裁布给崽崽做衣服。
现在是二月,等八月份的时候差不多要生了。那时候不算冷,但是北方早晚温差大。
林安瑶不会做衣服,但是她动手能力挺强的,按照其他衣服跟着模仿勉强做出来就行。
薄款的能做,厚的她无能为力。不过没关系,到时候找人学或者请人帮做就好了。
“回来啦,找好人了吗?”林安瑶问道。
“跟村长说了,村长给帮忙找。我们每天就管两顿饭,饭菜不用太好,就玉米二合面馒头,炖白菜炖土豆就行。到时候菜里多放油,肚里有油水他们才有劲儿干活。”
“好,那你去地窖,把土豆白菜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