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泽金黄,香味扑鼻的炸鸡和薯条一端上桌,小朋友们齐齐的发出“哇~”的感叹声。
林安瑶听到小客人们这么给面子,面都笑成花儿了。
一乐之下,林安瑶去拿了瓶可乐出来。
天冷,可乐是常温的。林安瑶每人只给倒了两口,就是只能尝尝味道的量。
小朋友们一个个双眼放光的盯着桌上的炸鸡和薯条却没有一个人先动手,林安瑶满意的笑道,“好了,开始吃吧。”
看着小朋友在安安和大柱的带领下其乐融融的享受美食,林安瑶和陈延予退出堂屋给他们留空间。
陈延予出去之前特意关注了一下毛蛋,看他动作拘谨却在慢慢啃着炸鸡块,陈延予放心离开了。
第323章 毛蛋那不靠谱的爹
“在看什么呢?”林安瑶问道。
出了堂屋还探头探脑的,举动实在奇怪。
陈延予下巴微抬,看着正啃炸鸡的毛蛋道,“你看看毛蛋。”
林安瑶扫了一眼堂屋道,“不是吃了挺香嘛,怎么了?”
“你没觉得他比其他孩子要拘谨吗?”别的小孩吃完就又拿,只有毛蛋,一直啃那块不舍得吃。
林安瑶上前几步认真看了一会儿毛蛋后道,“好像是这样。”
“刚才别的孩子都在排队,只有毛蛋一个人站在一旁看着,我问他为什么不排队他说家里没钱,后来还是安安把他哄来的。”
林安瑶问道,“毛蛋他爹是不是张大山?”
“是。”陈延予点头道。
林安瑶同情道,“可怜的孩子。”有那么一个不靠谱的爹。
张大山在毛蛋小的时候看他,结果把毛蛋看丢了;半年前张大山又上山砍柴,结果把自己的腿给摔骨折了。
张大山,在青山村就是一个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代名词。
他这人吧,很勤快,一点都不懒;但他家人宁愿他懒点,因为破坏力太强了。
别人除草,一个早上除不了一块地。张大山除草,一个早上能除两块地;但他除草的同时,庄稼基本也不剩什么了。
还有砍柴,张大山柴砍得一点也不少,不过就是连带着把自己的腿也砍了后又摔了一跤骨折了而已。
毛蛋娘能干,如果张大山靠谱些他们日子不会难过,可问题就是张大山一点都不靠谱。
除草除掉庄稼扣工分,浇水浇死庄稼扣工分,还有平时在家里搞的破坏要钱去买回来,现在又摔坏了腿。
以前毛蛋娘还有心情把人赶出去,现在毛蛋娘只想着千万不要让张大山出门了,家里没钱给他折腾。
“张大山伤了腿,毛蛋娘心里不畅快就喜欢念叨。毛蛋听多了他娘念叨家里很穷、家里没钱,心里难免会自卑。”这半年来,林安瑶每次见到毛蛋娘都听见她念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毛蛋和大柱差不多大,三观还没定型,负能量的话听多了难免会受影响。
毛蛋娘的难处大家都理解,但像祥林嫂一样念叨个不停,任谁听久了都心烦。
陈延予摇了摇头道,“主要还是看人家父母。”
无亲无故,若他们贸然上门去找人家爹娘反倒是没有分寸感。
林安瑶点头道,“育儿真是门复杂的课题,还好我们安安乖一点。”
在其他小孩的爹娘眼里,安安绝对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聪明又懂事。不过他们有自知之明,人家父母这么厉害,他们的孩子厉害也很正常。
不过有自知之明归有自知之明,但拿安安来给自家孩子做对比的家长,还是大有人在。
老一辈教育他们就是吃的、喝的、穿的跟差的比,聪明、懂事、勤快跟好的比;他们的父母是这么教育他们的,所以他们也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
其实老一辈的教育方式也不能说不对,只不过是比较片面。无论是打击式教育还是鼓励式教育,又或者是二者相结合都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是比较正确的。
第324章 录取通知书到了
大雪纷飞的二月份,录取通知书终于到了,首先到的是黄明的。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挎着斜挎包上门挨家挨户送。送到青山村时也是巧了,邮递员随便找个人问路的,结果就问到了黄明本人。
高考过后到处都有冒名顶替的传闻,为了证明自己真是本人,黄明把人直接往大队领。
村长和黄会计还有两个队长以及计分员在开会,听到黄明和人交谈的声音,大家都好奇的往外看。
黄明一见到黄会计和村长,就把他俩拉到邮递员面前道,“爹!村长叔!快给我证明我就是黄明!”
黄会计和村长被拉的一个踉跄,黄会计气坏了,在黄明头上狠敲了一记道,“你胡咧咧啥!你是谁你自己不知道?还要人证明!”
“不是!”黄明着急道。
黄明着急忙慌的解释道,“邮递员同志说了,必须要证明是本人才能领通知书!”
邮递员见状也解释道,“上面规定要看过录取本人的介绍信,并且本人确认签字后才能领通知书。”
村长一脸懵逼的问道,“什么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啊!”黄明激动大喊,邮递员在众人的注目下点头。
黄会计声音颤抖的问道,“真的?”
“真的录取了!?”
黄明高兴到忘乎所以,扶着黄会计的肩膀就是一阵激动的摇晃道,“爹!是真的!”
村长和在场的其他人也很激动,直到邮递员催促,村长才回过神来给黄明开证明。
邮递员看过介绍信,黄明又在本子上签字确认后邮递员才把录取通知书给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