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红话还没说完,李亚男就打断她了。
“啥?京城来的知青?你嫂子和你侄子侄女也敢去她家玩?不怕她骂人吗?我跟你说,知青可会骂人了!俺们村的翠花婶都骂不过,气哭了。”李亚男咋咋呼呼道。
她们青水村里来的知青就没消停过,天天吵架骂人那都是家常便饭了。
有些男知青不想干活儿,就忽悠小姑娘给他送吃的帮他干活,女知青也忽悠男同志给她干活儿。别人说他们在处对象了,他们又不肯承认,天天吵来吵去。
张向红不高兴道,“想啥呢?林知青可好了!我们处的老好了,我嫂子侄子侄女也处的好,她还夸我声音好听有特点呢。”
张向红在心里叹气。
唉,李亚男咋咋呼呼的性子啥时候才能改?
“真的假的?咱乡下人可没有城里姑娘说话温柔好听。”李小丽听了好奇道。
“那温柔的姑娘多了,咱这种不温柔的是不是就少了?林知青说了,物以稀为贵,而且你听广播站的播音员,是她们那种温柔的声音吗?那还不是咱这种正气十足的声音!”张向红骄傲道。
她现在主打的就是一个自信。
“说的是哎,你这么一说,播音员的声音好像都不是温柔的那种。”李小丽反应过来,觉得很震惊。
“是吧?我们以后好好练习普通话,说不定还能当上播音员呢。”张向红听李小丽这么上道,也很开心。
“我还是算了吧,我指定是不能够当上播音员的。”李亚男丧气道。
李亚男没有张向红和李小丽的自信,她觉得自己是个乡下人,播音员这么好的工作指定轮不着她。
张向红和李小丽看向几个没说话的小伙伴,她们也齐齐点头,觉得练习普通话没用。
“那好吧,你们不练那我和小丽练了,到时候要是能找着播音员的工作,你们可别羡慕。”
张向红有点失望,但是也没强求。
她们这些小伙伴都是想要高中文凭好找个好婆家的,她一直都知道。
张向红和李小丽说练习也不算,就是平时聊天说话的时候会注意发音标不标准。她们两个人互相监督,看谁说得不标准,然后纠正对方。
班里的同学自然注意到了她俩的变化,但是没有人理会,倒是有个老师,偶尔会帮她们纠正发音。
第61章 有对比就有伤害
张向国和陈延予两个人找了两天时间,才凑够做茅厕的石板。
不像陈延予当初,捡好放一堆直接用空间搬回家。
张向国家这个是张向国两兄弟和陈延予一起搬回来的。
张向军是计分员,平时虽然不用下地干活,但是上工时间早下工晚,平时还要去公社开会,每天早出晚归的。
张向国是下了工才和陈延予去挑石板,张向军去的时候就背回来,三个人一共背了两天。
茅草屋和茅草盖兰婶在家给做好了。
不得不说,家里有个能干的长辈就是顶事儿。
兰婶在家看孩子做饭,还能编茅草片,用来盖茅厕。
陈延予已经做过一次了,这次相当于复习。
两个大男人干啥都快,中间张向军回来了也一起帮忙,没两个小时就做完了。
完事p儿后陈延予拍拍身上的泥土准备回去了。
“陈知青,你等一下子。”兰婶叫住准备回家的陈延予。
“婶子,还有事吗?”陈延予疑惑道。
兰婶干嘛叫住他,他只想快点回家做饭给媳妇儿吃,她都吃了两天晚上空间里的饭菜了。
也不是说空间里准备的饭菜不好,但是餐厅里做出来的哪有自己做的有保障?
自空间里收获了一批食材后,陈延予都尽量用空间里的食材做给林安瑶吃,毕竟是纯天然无污染无添加的。
“陈知青,这点鸡蛋你拿回去给林知青补补,就当婶子谢谢你们对我们一家的帮助了。”兰婶把一个装着二十个左右鸡蛋的篮子递给陈延予。
“婶子,这我不能要。您留着给大柱大丫吃,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家里有鸡蛋,前几天我去跟栓子换了些,现在还有呢,鸡蛋在这个天气不经放。”陈延予婉拒道。
“婶子我先回去了,林知青还等着我回去做饭呢。”陈延予话音刚落就提腿跑了。
“哎!陈知青……”兰婶想叫陈延予,陈延予都跑没影了。
“娘,算了,陈知青和林知青不差这点,人有工作呢。等林知青生产的时候,让嫂子去帮忙看看好了。”张向军劝道。
他看得出来陈延予是不想收的,与其勉强让人收下还不如从其他地方弥补。
“二毛说得是。娘,淑芬跟林知青处的好,到时候他们两口子不会的咱搭把手就是了。”张向国也同意张向军的话。
陈延予这人的脾性他是摸透了,说不要就是不要,他想要的时候也不会跟你客气,他就是这样的性子。
“哎,也行,林知青坐月子到时候咱再去给她搭把手。”
兰婶也明白了陈延予的意思。
不收就不收吧,之后再从其他地方补。
张向国下工回家路过堂大伯家,大伯娘叫住他问。
“大毛,你家这几天都在干啥子?前两天看你两兄弟背那么多石头回来。”张磊他娘也就是桃婶,问张向国。
“是大伯娘啊,没咋,就新盖个茅厕。”张向国应道。
桃婶是村长堂哥的媳妇儿,张向国要喊她大伯娘。
“好端端新盖个茅房干啥,家里不是有?”桃婶不理解道。
这小子吃饱了没事干,闲着瞎折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