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才知,我竟是清冷权臣白月光(122)+番外

作者:十月橙 阅读记录

“你可要仔细看清楚了?如果没有证据便诬告他人,按律,可是要被杖责的!”

杜大人最后这一句是警告,也是威吓。

这条律法也是为了防止有刁民来京兆府闹事、诬告。

这时,楚明娇终于挤到了人群的最前方,一眼看到公堂中央,姜姨娘正跪在一个头发花白、背影伛偻的青衣老妇身边。

“是她!就是她,定远侯的妾室姜姨娘!”老妇抬手指着姜姨娘,激动地说道,“就算过了十几年,老妇人也认得她这张脸!”

杜大人又道:“姜氏,赖钱氏状告你,谋杀她的丈夫赖三更,你可有话说?”

“杜大人,民妇冤枉!”姜姨娘摇了摇头,吐字清晰地说道,“民妇根本就不认得这赖钱氏,与她的丈夫更是素不相识!”

“没错!”楚明苒走到了楚明娇身边,愤愤地对着公堂高喊道,“我姨娘素来信佛,连只蚂蚁也不忍心踩死,又怎么会无端伤人性命呢!”

“赖钱氏,你为何要冤枉我姨娘?!”楚翦厉声质问。

坐在公案后的杜大人提起惊堂木,“啪”的一声敲在了案桌上,道:“肃静!”

“公堂之外,不得喧哗。”

“若是与案件无关者扰了本官审案,小心本官治尔等一个喧哗公堂之罪。”

第107章 指鹿为马

堂上的衙差们齐齐地敲了敲风火棍:

“威武……”

那浑厚的示威声吓得楚明苒小脸一白,紧张地抓住了楚翦的胳膊。

姐弟俩都闭上了嘴。

跪在堂中的赖大娘也有些受惊,缩了缩脖子,回头朝后方的人群看了一眼,这才鼓起勇气说:

“大人明鉴,老妇人绝对没有冤枉她。”

“老妇人是个稳婆,十五年前,就是被这姜姨娘派人请去定远侯府为她接生,当天黄昏,她就生下了一个女婴……”

听到这里,姜姨娘的脸上肉眼可见地褪去了血色,眸子里惊疑不定地闪烁着。

直到此刻,她才认出这貌不惊人的老妇竟是当年帮自己接生的稳婆!

堂外的楚明娇咬紧了牙,身子肉眼可见地绷紧,心头更是有种不妙的预感。

第一反应便是,此事定是与楚明鸢有关!

楚明娇环顾人群,在人群中搜寻起楚明鸢的身影。

公堂中的赖大娘还在继续说着:“老妇人当时领了十两的赏钱后,就高高兴兴地回了家。第二天,老头子偷偷拿了这赏钱去买酒喝,竟听说姜姨娘生下了一个儿子。”

此案还未说到关键之处,公堂外已是惊呼声一片。

“姜姨娘生的是个女儿,却从别处抱来了个儿子,说是自己生的?!”

“这就跟戏文里说的‘狸猫换太子’差不多了吧?”

“我倒觉得更像李家班唱的那出《莲花烙》,主母生不出儿子,就抱了个野种与亲闺女调换了。”

“……”

见百姓议论纷纷,杜大人第三次拍响了惊堂木。

“赖钱氏,你长话短说,不要说与本案无关之事,延误了本官审案。”

杜大人警告道,心里也是为难:

他审的可是杀人命案,又不是在挖定远侯府的阴私。

他一个小小的京兆尹,完全不想平白给自己竖敌!

赖大娘只是普通百姓,自然怕见官,吓得又缩了缩身子。

她嗫嚅道:“大人,还请听老妇人往下说,这些事也与老头子之死有关。”

“当年,老妇人听说姜姨娘生的女儿变成儿子的消息后,不愿惹麻烦,就想当做不知道这件事。”

“没想到的是,老头子在赌坊输了钱后,竟然背着老妇人跑去找了姜姨娘,想讨五百两银子作为封口费。”

“那一天,老头子从侯府回家后,就突然上吐下泻,到了半夜,就剩下了最后一口气。”

“眼看着人快不行了,他才把真相告诉了老妇人,说他吃了姜姨娘赏的一壶酒,定是那酒水中有毒。跟着,他就撒手人寰了,留下俺们孤儿寡母……”

“当时,老妇人心里实在害怕。俺们只是普通百姓,哪里斗得过那些侯府勋贵,就带着儿子儿媳连夜从京城搬走了,逃回了老家。”

赖大娘说着,就红了眼,痛哭出声。

在场的不少人听着,也是唏嘘不已。

人生无常,一夕之间,一个家就这么散了。

在短暂的慌乱后,此刻姜姨娘已然冷静了下来。

“大人明鉴。”她郑重地对着杜大人磕了个头,“民妇在十五年前的确犯下了一个弥天大错,抱来了别人的儿子养在膝下。”

“但民妇敢对天发誓,民妇不是谋害赖三更的凶手。”

“民妇根本不知道赖三更是谁,也从未见过他,又如何毒杀此人呢?”

“这位赖大娘说赖三更那夜是突然上吐下泻……许是他吃坏了肚子呢。”

“无凭无据,怎么能因为她几句空口白话,就定民妇杀人罪呢?!”

公堂外那些看热闹的百姓,大都是墙头草,又是一阵骚动。

先前听赖大娘一夜间死了丈夫,他们便义愤地说着“姜姨娘是最毒妇人心,论罪当诛”云云;此刻见姜姨娘信誓旦旦,他们又觉得她许是被冤枉的。

案子审到这里,楚明娇稍微松了一口气。

这是十五年前的旧案了,这所谓的“苦主”根本就没有真凭实据。

楚明娇又朝周围看了半圈,终于看到了正从始源茶楼朝这边走来的楚明鸢与楚翊。

果然是他们!

楚明娇艰难地拨开人群,一步步地往外走,浑然没听见后方公堂里的赖大娘高喊了一句:“大人,老妇人有人证,还请宣人证上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