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鬟探头又看了看水榭里的楚明娇,抖落一身的鸡皮疙瘩,一溜烟地跑了。
她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
没有惊动任何不该惊动的人,只除了花丛边的一只橘猫伸了个拦腰,“喵”地纵身跃过。
圆脸小丫鬟兴冲冲地从小花园回了瑶华院,从院子口到庭院里,堆叠着不少箱笼、箩筐,简直快没她下脚的地方了。
今儿一大早,侯府就分外热闹。
英国公府的太夫人婆媳、黄侍郎夫妇皆亲自携厚礼登门,感激自家大小姐令他们死去的亲人沉冤昭雪。
紧接着,又有好几个府邸送来了拜帖,也同样是给大小姐的。
小丫鬟今儿已经听侯府的好些下人们在嘀咕,这府里是要出一个“楚青天”了。
她忍俊不禁地弯唇,才刚跨进院门,就见“楚青天”从里头出来了。
与上午待客时的衣裳不同,此刻的楚明鸢换了一件绛紫色绣蝴蝶穿花的褙子。
小丫鬟立即猜到大小姐这会儿要出门,一时踌躇,不知道该不该上去禀话。
“鹊儿,你也一起来。”楚明鸢对着小丫鬟招呼了一声。
于是,鹊儿就在一盏茶后坐上了停在仪门的马车。
“去素问堂。”
碧云一声吩咐后,马车缓缓地驶出了侯府的西角门。
叫鹊儿的小丫鬟这才开始禀她方才在水榭里的所见所闻。
她是个聪明机灵的,把谢云展与楚明娇当时说的字学得一字不差,连语气都惟妙惟肖,只除了脸上的表情实在做不出深情缱绻的样子。
“就算一辈子嫁不出去,青灯古佛了此一生,也绝不会与人为妾的?”
楚明鸢喃喃地念着,心里觉得讽刺无比。
第122章 两个外室?
上一世的楚明娇曾在萧无咎去世后,口口声声地要为他守节,去了庵堂吃斋念佛,也说要青灯古佛了此一生。
却背地里与谢云展搅和在一起。
男盗女娼,便是如此。
楚明鸢嘴角划过一丝冷笑。
这时,鹊儿终于说到了最后:“谢大公子说,他过两日再来看二小姐。”
“跟着,人就走了。”
碧云见鹊儿说得口干,一边给了她一杯刚沏好的花茶喝,一边嘲讽地说:
“谢大公子嘴上说兼祧平妻,但终究长房的原配才是他的正经嫡妻。”
“二小姐这二房平妻依然只是妾,在外人眼里上不得台面。”
平妻、贵妾都是妾。
碧云此刻庆幸不已:幸好大小姐与谢大公子再无干系了,谢大公子此人实在是自私自利,像他这样,还不如干干脆脆地与二小姐退亲呢。
她忍不住又嘀咕了一句:“再说了,有哪户正经人家明知谢大公子要兼祧两房,还会把女儿许配给他?”
可不就是。楚明鸢心道,也好奇谢家哪里去找一个愿意为了谢云展而委曲求全的贵女。
鹊儿喝了两口花茶,润了润嗓,眨巴着眼眸说:“那二小姐怕是不会答应吧。”
“她会答应的。”楚明鸢云淡风轻地说道。
上一世,楚明娇这般能屈能伸,连外室都当得,区区平妻有什么当不得的?!
“啊?”鹊儿惊讶地朝楚明鸢看去,差点没摔了手里的粉瓷茶杯,慌忙双手捧住。
二小姐既知平妻是妾,还会往火坑里跳?
碧云淡淡地斜了一眼她这一惊一乍的表妹,拍拍她的头。
“你就拭目以待吧。”
大小姐料事如神,她既然这么说,事情自然就会朝着大小姐说的方向发展。
二小姐就是上蹿下跳地再蹦跶,也逃不出大小姐的五指山。
当鹊儿的这杯茶喝得七七八八时,马车来到了素问堂所在的药行街。
药行街人来人往,川流不息,马车也不得不放缓了速度,碧云一手挑了下窗帘,望了眼素问堂的方向。
“大小姐,王二丫为何要求见你呢?”碧云蹙眉道,“照理说,我们与她们母女也算银货两讫了。”
想当初,大小姐派了梅管事千里迢迢地去青州调查王照邻,却意外发现王照邻在老家早有了妻女,他父母还打算把他的妻子柴六娘卖到深山老林给猎户当媳妇,将王二丫给别村的人当童养媳。
按照当时的情况,梅管事也来不及请示大小姐,就直接把人给救下了,并将母女俩送来了京城。
那一日发生在清净寺的闹剧,便是在大小姐主导下的一场戏。
只不过,柴六娘对此全不知情,与大小姐交易的人是那个才七岁的王二丫。
碧云每每想到王二丫那双黑漆漆的大眼睛,就觉得不寒而栗。
相比于憨厚老实的柴六娘,她这个女儿过于聪明,也过于早熟,反而令人害怕、提防。
怎么说呢?
王二丫继承了她爹的聪明才智,以及那股子冷心冷肺的决绝。
思忖间,马车停在了素问堂的大门口。
相比上个月门可罗雀的惨状,如今的素问堂在京中已是颇具名气。
不仅是因为之前何老太医在此义诊半月,也因为素问堂如今每隔半月就会给穷苦的百姓施药施茶,善名远播。
楚明鸢一下车,就看到门口的药柜旁有两人正等着抓药,前堂还有一些患者坐在长椅上等着看诊。
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药茶。
凡是来素问堂看诊的,都免费送一杯补血益气的药茶。
这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令碧云喜笑颜开。
自小姐接手素问堂后,素问堂可谓蒸蒸日上,最近她们已经在计划着在城东再开一间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