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接着一枚……
“阿婉!”太夫人大嚎一声,哭着喊起了大姜氏的名字,“你的命好苦啊!”
“你的儿子竟然对你如此不孝,青天白日地,要让你曝尸荒野,这让我做姑母的,何尝忍心啊!”
太夫人一拍大腿,哭得那么伤心,肝肠寸断。
楚随冷眼看着太夫人,表面平静,心口微微刺痛。
即便他心里早就清楚,他的这个祖母并非真的疼爱他这个人,她所重视的是他的身份,流淌着姜氏血脉的侯府世子。
但这一刻,看着怒指他不孝的太夫人,楚随还是被刺痛了。
祖母最重视的不过是脸面罢了,一心想着粉饰太平。
坟坑里的两名亲卫迟疑地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不知何时,旭日被厚厚的云层所遮蔽,在这松柏叠翠的墓园里,气氛有些阴气森森。
“姜蕙,你不必在这里惺惺作态!”
一道苍老不失威仪的女音自墓园的入口方向传来,击碎了周围嘈杂的各种议论声。
姜蕙是楚太夫人的闺名。
太夫人脸色微微一变,放下手里的帕子,忘了继续哭。
帕子下的那张老脸上,根本没有一丝泪痕。
众人的目光全都看向了同一个方向,只见一众男女老少簇拥着一个已年过六旬的老妇朝这边走来。
老妇满头银丝,穿了件玄色暗纹褙子,通身只发髻上的碧玉扁方这一件首饰,气势冷峻威严,衬得她身旁那些芳华之年的公子小姐们都成了面目模糊的路人。
“大嫂?”
太夫人只看了来人一眼,就紧张起来。
连楚敬之的表情都变得不太自然,也唤了一声:“岳母。”
这是大姜氏的生母,姜家老夫人。
第131章 万事俱备,东风已至
姜老夫人径直往太夫人那边走着,仪态优雅,可脚下的步伐却不慢。
她也不与旁人说话,只对太夫人说:“阿婉是我的女儿,阿随的生母,她上有母,下有子,也用不着旁人为她哭丧。”
“我想开棺,大姑奶奶你想来没意见吧?”
姜老夫人是大姜氏的娘家人,又是生母,自是有资格提出为女儿开棺验尸的。
也不待太夫人有所回应,姜老夫人就自顾自地对坟坑里的那两个亲卫吩咐道:
“速速开棺!”
她的气势全然把楚太夫人给压了下去。
两个亲卫瞬间有了底气,再不迟疑,继续撬起棺材钉,接着合力推开厚重的棺材板……
在场侯府女眷以及姜家女眷哪里见识过这光景,大都转头移开了目光。
楚明娇也回过神来,眼神复杂地望着姜老夫人与楚随。
此时方知楚随为何拖了一日,今早才来千柏林掘墓,原来他早就派人去冀州请了姜家人为他撑腰。
开棺一事,已势不可挡。
楚明娇疲惫地闭了闭眼,感觉仿佛上了公堂的人犯般,只等着最后的宣判。
“阿翊,”楚明鸢则定定地看着姜老夫人,“这位姜老夫人倒是个恩怨分明之人。”
上辈子,她只是远远地见过这位姜老夫人一面,不算相识,此刻看她如此做派,不由生了敬佩之心。
“那确实。”楚翊微微点头。
他曾经当过十几年的姜家外孙,对于这位姜老夫人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楚翊将嘴贴在姐姐耳边,小声地与她咬耳朵:
“姐,咱祖母在侯府是高高在上的老封君,你可知,她老人家根本不敢在她的大嫂姜老夫人面前大声说一句话。”
“我从前在姜家时曾听那些仆妇私下议论过,祖母是幺女,双亲早逝,是由长嫂带大的,也因此,姜老夫人很是镇得住祖母。”
楚翊絮絮叨叨地与他姐说了一通八卦。
比如,姜氏是书香门第,楚太夫人嫁入侯府,的确尊贵,但姜老夫人的出身远高于姜氏——她姓谢,王谢之家的谢,是绵延三百年的簪缨世家,谢家名士辈出。
姜老夫人和其夫姜崇一生举案齐眉,诞下了两个嫡子,且都是两榜进士,光耀了姜氏门楣,是宗妇。
太夫人敢骂陆老夫人是粗鲁无礼的莽妇,骂陆家是泥腿子出身,却在这个长嫂面前直不起腰板,摆不出侯府老封君的派头。
再比如,当年姜老夫人其实不赞同再嫁一个姜氏女进侯府,偏二房出身的姜妩上赶着凑到了她堂姐夫跟前……
楚明鸢一边听,一边在心里感慨:这的确是一出精彩绝伦的“好戏”啊!
心里决定回头就给萧无咎送一包五香瓜子,可怜他不能跟着过来一起看戏。
随着“咚”的一声,棺材盖彻底被移开了。
楚太夫人根本不敢探头去看那具棺椁,而楚随没有一丝一毫的迟疑,一眼就准确地将目光投向了棺椁里面。
他的瞳孔在阳光下急速地收缩成了一个点。
脸上涌动着异常强烈的表情,混杂着悲痛、震惊以及仇恨等等。
片刻后,他闭了闭眼,吩咐亲卫道:“合上棺椁吧。”
楚敬之也大着胆子凑过去看,却是被吓了一跳,踉跄地摔在了满是黄土的地面上,脸色刷白。
长随一边喊着“侯爷”,一边去扶楚敬之起身。
其他人惊疑不定地面面相觑,这时,就听楚随字字铿锵地又道:“来人,速将棺椁抬去京兆府,本世子要去亲自去京兆府为亡母击鼓鸣冤!”
此言一出,众人也就不必再问,更不必去看大姜氏的尸骨了。
答案显而易见,大姜氏的死因有异,是被人毒害而亡。
周围瞬间又鼓噪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