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勤,去备车马,我要去仪宾府。”顾策转头吩咐张守勤。
楚明鸢站在儿媳与大夫的立场上斟酌了一番。
这半个月,她秉持着能拖则拖的原则,就是想先养好镇南王的伤,毕竟他们花了这么多精力,好不容易才把人从阎王爷手中给拽回来,她可不想功亏一篑。
以镇南王方才的脉象看,也差不多恢复了七八成,这会儿动点火气,应该不至于气到内伤。
也是时候表态了。
“您就算去了仪宾府,也见不到人的。”楚明鸢慢条斯理地说道。
顾策早有所觉,一手重重地按住了茶几一角,哑声道:“她不想见我?”
对于这个问题,楚明鸢不置可否。
她话锋一转:“父王,在我搬到仪宾府后,才知道楠英街上有一半的宅子是在母妃名下。”
“我是儿媳,不好过问母妃的私产,只听夫君提过一次母妃不止在京城买了宅子铺面,在江南与西南也购置了不少。”
她是在委婉地告诉镇南王,尉迟锦若是存心不想见他,大可以避到大江南北。
顾策仿佛被捅了一刀般,浑身一颤,喃喃自语:“阿锦不想见我。”
他的双眼肉眼可见地红了起来,眉宇间满是哀恸之色。
“县主,”张守勤跺跺脚,“您怎么就不劝劝王妃呢?”
“王爷这些年一直很思念王妃。”
张守勤心口微微有些堵,觉得自己被楚明鸢这段日子孝顺温和的假象给蒙骗了。
俗话说:劝和不劝离。有哪家儿媳像她这样的,巴不得公婆不睦!
张守勤深吸一口气,又道:“难道是因为白氏?这些年白氏也只一个摆设。”
王爷与白氏也就三十几年前酒后的那一次而已,之后,王爷再也没碰过白氏。
王爷的心里一直只有王妃一人。
楚明鸢微微抿唇,心想:难不成他们还指望她赞一句守身如玉吗?
镇南王这榆木脑袋还是不懂,无论当年的事有什么样的隐情,早就不重要了。
破镜难圆。
楚明鸢想了想,干脆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无咎明后天就能回京了,父王,您也是知道的吧?”
萧无咎让海东青给她捎了信,所以她知道,而镇南王自然是从皇帝那边得的消息。
楚明鸢对着顾策微微地笑。
她知道的,顾策生怕等萧无咎回京后,他再没机会劝回尉迟锦,所以才这般着急——寄望于尉迟锦会心软。
眼前的少女那仿佛洞悉一切的眼神,令顾策一时竟觉得老脸有些火辣辣的,无言以对。
这时,窗外传来了一阵嘹亮的鹰唳。
白色的海东青展翅在厅外盘旋,似在问她,怎么还不走?
楚明鸢对着海东青做了个手势,鸿影似是懂了,在树梢停下了。
楚明鸢则又坐了回去,先呷了口茶,一副要长谈的架势。
镇南王在萧无咎的人生中缺席了十九年,但从他认出萧无咎的那一刻起,就摆出了为父的架势,高高在上,楚明鸢早就觉得可笑。
当她一点点地从记忆中挖掘出那段往事后,就更觉不适。
放下茶杯后,她起了一个令顾策主仆都觉得莫名其妙的话题:“我六岁时,曾随祖母去靖王府赴宴,在后院的池塘中遇到了一个落水的少年。”
“我喊了一会儿,也没人来,眼看着他快沉了下去,我就跳下了池塘,想救他……”
顾策眼睑半垂,静静地坐着,心事重重。
虽不知楚明鸢为什么要说这个,但他还是听着,听她说到两人勉强抓着一段浮木爬上了岸,听她说:“我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他告诉我,他叫‘阿渊’。”
如今再忆起童年的那段回忆,楚明鸢的心变得异常的柔软,还掺杂着一种难言的情绪——她突然就很想见到他。
“……”顾策身躯猛地一震,惊诧地朝楚明鸢看去。
张守勤同样听出来了,失声问:“是小公子?”
于重生一世的楚明鸢来说,这已经是一段十五年前的回忆了。
从知道萧无咎就是顾渊的那一刻起,她就在想,无巧不成书啊。
约莫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尉迟锦特意告诉她萧无咎还有一个名字的那晚,她梦到了那一年的事。
记忆在最近的这一个月间,一点点地变得清晰起来。
第256章 原来你记起来了!
省掉了某人曾戏谑地逗她说什么“你要是嫁不出去,我可以娶你”的旁枝末节,楚明鸢继续道:“当时我问他,怎么会掉进池塘里?”
“他说,他家中兄弟众多,有一个兄长不喜他,总爱给他使绊子,这次也是那兄长与他两个表兄弟将他踹下水的……”
“啪!”
顾策一掌重重地拍在茶几上,失态地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一脸怒容。
他起得太急,起身时撞到了椅子,发出刺耳的“咯噔”声。
“萧尚书是怎么教儿子的?!”连张守勤也是满面愤慨之色,咬牙切齿地说,“亏王妃这么信赖他,将二公子托付给他!”
楚明鸢又啜了口茶,才道:“父王,您先坐下,听我把话说完。”
顾策的胸膛急促起伏着,方才有那么一瞬,他想去找萧宪算账,但现在冷静了一点,才骤然意识到一点:即便萧无咎在萧家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他依然没回王府,明明他在六岁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这孩子就这么厌恶镇南王府,厌恶他这个父王吗?!
顾策握紧双拳,又慢慢地坐了回去。
窗外的海东青又“啾”地叫了一声,楚明鸢还以为它是等得不耐烦了,动作娴熟地从荷包里掏了块肉干丢给它,才接着说:“我当时问他,他爹也一样偏心吗?不帮他主持公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