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心绪平静下来后,楚明鸢又觉得这不算什么了。
谁没有秘密呢?
她自己的身上就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楚明娇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楚翊也是……
思忖间,就听太夫人亲热地对着萧无咎说道:“无咎,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你常来侯府玩……”
“今天侯府那边还有事,我们就先回去了。”
本来太夫人是打算在皇觉寺吃了素斋再走的,方才三公主的出现,让她心里七上八下的。
她担心这两桩婚事再生什么变故,决定还是回府,赶紧给姐妹俩先交换了庚帖。
萧无咎彬彬有礼道:“太夫人,这几天京中不太平,还是让晚辈护送您回侯府吧。”
末了,他又补了一句:“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楚明鸢撇了撇嘴,腹诽着:这京中这几天“不太平”不就是因为他吗?
一盏茶后,楚家女眷就又坐上了侯府的马车,离开了皇觉寺。
楚明宜噘了噘嘴,双颊鼓鼓的。
一时因为没在皇觉寺玩太久觉得郁闷。
一时回想到三公主的言行举止,又有些激动。
她生怕马车外的萧无咎听到,凑到太夫人身边,小声说:“祖母,我看着,三公主她是不是喜欢萧……”
“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小心祸从口出。”太夫人略带几分不耐地打断了她。
自小就受宠的楚明宜半点不见怕的,吐吐舌头。
楚明鸢垂下眼睫,优雅地给几人沏茶。
她知道,皇帝是不可能让萧无咎尚公主的。
萧无咎的身后有萧尚书。
他若是尚了公主,那就意味着把萧家拉到了二皇子的阵营里。
那只会引起朝臣的无端揣测,以为皇帝厌了太子,有意废太子,改立二皇子……
太子虽然体弱中庸,却也不可能轻易废之,会引起朝局动荡。
楚明宜喝了口茶,涎着脸说:“祖母,再过十来天就是万寿节了。”
“我能随您一起进宫吗?”
四小姐楚明萱闻言,手里的茶盅一顿,一脸艳羡地看着楚明宜。
楚明宜是二房嫡女,太夫人的亲孙女。
而自己虽然也是嫡女,却是庶出三房的女儿,太夫人对她一向不冷不热。父亲懦弱无能,她都快及笄了,婚事还没着落。
太夫人笑睨了楚明宜一眼,“你若是想一起去,这些天就给我乖乖听话。”
“我一向最听话了。”楚明宜撒娇地搀着太夫人的胳膊。
“祖母,我听说我爹说,这次的万寿节,连镇南王与世子也会来京城贺寿呢。”
太夫人点点头:“这是皇上四十大寿,是整寿,自是不一般。”
“说来,镇南王也有十年没来京城了吧。”
镇南王顾策是皇帝的嫡亲叔父。
想当年先帝在位时,一众皇子夺嫡,自相残杀,皇子们死了七七八八,彼时的今上不过是个宫女之子,是有了镇南王的庇佑,才幸免于难。
也因此,今上最看重的便是这位叔父。
对其委以重任,将偌大的南疆交到了他手里。
镇南王也没有辜负今上的信重,将南疆守得好似铁桶般。
楚明宜用手指漫不经心地卷着一缕发丝,饶有兴趣地说:
“京城对镇南王来说,应该是个伤心地吧。王妃死在了京城,也难怪镇南王不想再重游故地。”
楚明萱附和道:“听说镇南王是个难得的深情之人,王妃逝世都快二十年了,还不曾立新王妃。”
堂姐妹俩正是青春年华,对这种故事满是憧憬,盼望着未来的夫婿也如镇南王般情深似海。
“祖母,您有没有见过镇南王妃?她是不是如传闻般聪慧绝顶,不输男儿?”
在楚明宜的追问下,太夫人的表情有些微妙。
沉默了片刻,她才淡淡道:“镇南王妃的确有状元之才,与镇南王鹣鲽情深,只可惜红颜薄命……”
“迟来的深情比草贱。”
马车内,冷不丁地响起一句不以为然的轻嘲,打断了太夫人的叹息声。
三小姐楚明宜与四小姐楚明萱齐齐地朝楚明鸢看去。
楚明鸢凉凉道:“镇南王若是真爱王妃,那现在那位镇南王世子又是从哪里来的?”
现任镇南王世子顾湛今年三十有二,是镇南王的庶长子,生母是白侧妃。
好一会儿,楚明宜才蹦出了一句话:
“《牡丹钗》里唱的那些……莫非都是真的?”
第27章 过继子嗣
《牡丹钗》是京城一出非常有名的折子戏。
戏里的主人公是南王夫妇。
夫妇俩以一支牡丹钗定情,恩爱异常,只可惜成婚九年,膝下无子。
南王二十六岁时,一个婢女趁他酒醉爬床,怀了身孕,彼时,太后乃至宗室长辈皆劝王妃大度。
南王差点没将那爬床的婢女活活打死,最后还是被王妃劝下了。
王妃不想养庶子女,干脆提出从宗室中过继一个孩子,挑来挑去,挑中了一个宫女生的七皇子,过继到了名下,充作嫡长子。
对于太后而言,左右都是亲孙子,就拍板同意了。
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个曾经无人在意的七皇子会在很多年后登上帝位。
更没想到的是,王妃在三十五岁那年竟有了身孕。
命运多舛,在王妃生产之际,宫里发生宫变,南王带兵进京勤王护驾。
待一切风平浪静时,却得到了王妃意外身死、尸骨无存的消息。
南王痛不欲生,呕出了一口鲜血,一夜之间,两鬓霜白……
十年前,这出《牡丹钗》一出来,便轰动了整个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