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二人披散的发丝相缠,有种别样的暧昧。
淮书礼看着笑了笑,想起结发为夫妻,他跟她,正好是夫妻。
收拾好以后,二人就去堂屋喝姜汤,不见淮老二的身影。
“娘,爹去大伯家了?”
“嗯,舀走一大盆。”何氏说着说着就笑了,“他个憨货,还不知道他娘最讨厌姜味。”
桑叶没忍住笑出声,不过,她也喝不了姜汤啊。
太难喝了,我还是端出去偷偷倒了吧。
“娘,我记得家里有蜂蜜,我想喝点甜的。”
“等着,娘去拿蜂蜜。”
这时,两个早就喝完姜汤的弟弟妹妹凑上来,说也要喝甜的。
第18章 粮食之争,各显神通
隔壁淮老大家,屋子里寂静,只闻外边的落雨声。
“娘,您就喝点姜汤吧,这是驱寒的,好不好喝不重要。”
“老二,你别逼我好吗?”淮奶奶真想捏着嘴灌他肚子里去,这个老二就是个死脑筋。
这时,淮老大搬来粮食在屋子里晾开。
“姜汤你就放下吧,去帮帮你大哥啊。”
“好的,娘。”
忙活完之后,淮老二又端起姜汤要他娘喝。
淮奶奶干瞪他好几眼,想着一会儿还有事情要商量,接过碗就一口闷,这姜汤都放凉了。
“看吧,喝完了,娘听了你的话,你也听听娘说的。”
片刻之后,淮老二端着空碗回家,看着何氏欲言又止。
瞧他这模样,何氏猜到准没好事,拿过碗就去了厨房,想着能躲一时是一时。
可是躲不了一世,淮老二将她拉进主屋,关上门来说要商量个事。
“你最好是真的跟我商量,而不是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何氏甩开他的手。
见状,淮老二按着媳妇在床上坐下,下一瞬,他就双膝跪地。
“你别动,我接下来的话肯定惹你恼怒,到时候任打任骂。”
“你等等,我先深呼吸一口气。”何氏把手搭在床沿上,生怕自己承受不住,“说吧。”
短暂的静默过后,淮老二将亲娘的狮子大开口如实道出。
“二十石谷子!往年都是十石的,你们兄弟们一人出一半口粮,娘一个人吃得了四十石?也不怕撑破了肚皮,等小麦收成了,还得让我们出一份,我们帮大哥家干活就算了,现在还想我们倒贴粮食,我们家如今还多添了一张嘴。”
何氏越说越气,把枕头朝淮老二砸去,都是这个大孝子,把他娘的胃口养大。
“这事我不答应,一石我都不会多出,除非你把我休了,我带着孩子回娘家,就算是饿死也不管你的事。”
“孩他娘,不至于。”淮老二笑着过去给何氏捏肩捶背,“这事还能慢慢商量,我没一口答应娘。”
听到这话,何氏心中的火气算是平息一点,稍稍松口,说最多十二石。
“行行行,我明天就去跟娘说,别气了,气坏身子不值当。”
“到时候你可别被娘牵着鼻子走,我带着叶儿跟你同去。”
第二日,天放晴,地上的坑坑洼洼都是积水。
何氏找到桑叶,在她耳边私语几句,二人跟着淮老二去了隔壁。
淮奶奶正在院子里扫水,瞧见自家软蛋老二后面居然跟着那个泼妇,顿时倍感不妙。
“娘,粮食的事我们商量好了,十二石,不能再多了。”
“我不同意!”
正要说话的淮奶奶被人抢了词,看着上前来的桑叶,握紧手里的扫帚。
只见桑叶叉腰而战,面朝淮老二质问:
“爹,你有跟我和相公商量吗?我们难道不是一家人?十二石谷子给出去,你让我喝西北风啊!”
这时,淮奶奶使出终极绝招,把扫帚一扔,开始喊天喊地哭死去的夫。
“孩儿他爹啊,你怎么就扔下我走了?你最疼爱的老二不孝啊,连口饭都不愿意给他老娘吃,你还是带我一起走吧。”
“娘,儿子不是这个意思。”淮老二慌张起来,忙扶着他娘,“您别伤心,还有得商量。”
看到这一幕,何氏暗暗咬了咬牙,悄悄推了推不说话的儿媳妇。
被打断施法的桑叶回过神来,抬手揉红眼睛,装哭道:
“给吧给吧,给了让我相公少吃点粮食,反正他又不干力气活,再不济,我回娘家去讨口吃的。”
“对对对,你们不够吃还能求求孙媳妇儿娘家。”淮奶奶一个不小心说了心里话,赶紧噤声。
但淮老二是个爱面子的,“求什么娘家,你既嫁进我家,就是淮家人,我就算不吃,也不让你和老大饿着。”
“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桑叶摊开自己的手掌,“到时候是谁被饿着还不知道呢?毕竟,相公是您亲儿子,一样的孝顺。”
见淮奶奶还想开口,桑叶赶紧抢话。
“不行,我得把相公拉过来,还看什么书啊?家里的事一点都不上心。”
她作势就要去喊人,淮老二急了,幸而她被何氏给拽住。
何氏出来唱白脸,出言劝说:
“你也别急,你爹定会听你一言,书礼读书可是我们家的头等大事,天塌了也不能打扰。”
“我听说往年是十石,今年我进门了,应该缩减才对,就八石谷子!”桑叶看向檐下干坐着的淮老大,“奶奶吃喝都在大伯父家,一家十石,两家就是二十石,我不信奶奶的胃口那么好,如今还多要,不知道是谁撺掇的?”
闻言,淮老大沉默着进屋,他可不想跟女人一般见识。
淮奶奶看她家老大被小辈欺负,推开淮老二就跟桑叶面对面,一开口,唾沫星子喷在桑叶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