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霍去病接触不多,平阳公主还是挺乐意霍去病为卫青出气的。
卫青不由想起平阳公主每每见霍去病时从不掩饰的欣赏。
“公主。”卫青轻唤一声。
平阳公主无奈道:“你如今连自己外甥的醋都吃?”
“是。卫青希望公主的眼里只看到卫青,只有卫青。”卫青霸道的乞求,平阳公主啄了他的唇,“不管我看谁,我的身侧,床榻之上,和我缠|绵的只有你。不够?”
卫青重重的道:“不够。”
不够,就想办法争。
李敢的事不久,匈奴伊稚斜单于拒绝对汉称臣,刘彻再一次让霍去病出征,志在灭匈奴单于主力。这一次,卫青没有出征。
如果第一次时卫青有些无法接受,但这些年卫青渐渐接受。
接受,大汉能将辈出,他上战场当尽他所能。如果刘彻认为不需要他,他便留下,以待来日。
卫青等着霍去病再一次传来捷报。
可是,没有人想到,霍去病出征不久,噩耗传来。霍去病英年早逝。
消息传回时,卫青当时都怔住了,脱口而出道:“不可能。”
“骠骑大将军感染瘟疫,已经病故,尸身已经运回长安。”前来报信的人泪如雨落。天才的少年将军,他才二十四岁,竟然就这样病逝。
这对卫青而言是噩耗,对无数人而言同样也是。
卫青在那一刻整个人都是懵的。
脑海中闪过关于霍去病的点点滴滴,卫青在看到霍去病的尸体时,都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耳畔传来一阵阵的哭声,卫青都听不见。
去病,去病,他还那么年轻,匈奴还未灭啊!
卫青不知自己是怎么回到的平阳公主府上,呆坐在一旁,整个人似都提不起劲。
平阳公主知道,霍去病是卫青一手带大的,他们之间说是甥舅,更似父子。
刘彻因霍去病之死而悲痛,卫青只会比他更伤心。
平阳公主握住卫青的手,没有说话的陪着他。
朝中因为霍去病之死,再一次发生变故,出征漠北一事再次搁置。
霍去病被许葬于刘彻的陵墓之侧,追谥“景桓”,并且刘彻还让人建起祁连山形状的墓。这样的一场葬礼,极其盛大。
卫青在霍去病下葬后大病了一场。
这一病,病得昏昏沉沉,几次命悬一线。
用医者们的话来说,长年征战,卫青身先士卒,看他身上大大小小的伤便可以窥见,卫青面对的敌人是何其凶残。
那一箭,其实是伤了卫青的根基的,伤能养好,这根基不然,再加上其他的伤,最好卫青静养。
这便是在说,希望以后卫青不再上战场?
刘彻在听说卫青生病之后,亲自来府上看望,见卫青病重昏迷,刘彻不由问起平阳公主,“阿姐认为,朕还该用卫青吗?”
“军中可用之将有谁?”平阳公主不答反问。
刘彻不断的过几遍一众将士。
深入漠北之地,寻匈奴单于的主力尽歼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卫青,霍去病。
霍去病是最好的人选,无奈天妒英才,早早的将霍去病收了回去。
“罢了,罢了。”无将可用,刘彻再一次感受到无人可用的困境。
“阿姐好生照顾卫青。”刘彻走了,叮嘱一声后离去。
平阳公主其实知道刘彻的意思,如果卫青的身体允许,他想用卫青,可是,不论身体的问题,就说刘彻如今要用卫青,还能像以前一样的信任吗?
终归,他们都不复当年了。
深入敌后,不信任会带来何等灭顶之灾。
想用卫青。
不用卫青。
刘彻在最后决定了不用。
平阳公主长长一叹,为帝王不易,为将亦不易。卫青为大汉做的够多了。
平阳公主不贪心,并不认为,卫青可以把大汉几十年的仗打完。
匈奴是灭不了的,没有匈奴,还会有别的族。
有人在的地方,一定会有战争,这是无法避免。
开疆拓土,如今的大汉已经打残匈奴,接下来匈奴不犯,大汉可以松一松,毕竟,大汉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也是民生凋敝,该想想法子休养生息。
平阳公主坐在榻前,为卫青拭过汗珠,百感交杂之际,卫青睁开眼,有些日子没有说话,又是烧得厉害,卫青的声音有些沙哑的道:“公主,让公主担心了。”
伸手探了卫青的额头,没有那么烫了不错。
“不想让我担心,便早些好起来。”平阳公主轻声的哄人。卫青握住平阳公主的手应一声,问:“出征漠北一事?”
平阳公主道:“无可用之将,陛下已然搁置。你还想去不成?”
卫青垂下眼眸道:“想。可是卫青去不成了。”
身体的问题,让卫青纵然不甘心不得不承认,他不再是当年那可以持续远征的卫青。
“公主,卫青是不是老了?”卫青不确定的询问。
平阳公主问:“是你嫌我老了?”
她可是大了卫青六岁。
“你长途奔袭,又身先士卒,上回受的那一箭,你养多少日子才痊愈?卫青,你不是神,你是人。是人,身体就不能保持如初,你受的每一次伤,身体都会记住。你为大汉,受苦了。”才三十六岁的卫青,身体却成了强弩之末,这一切,是平阳公主始料未及的。
她以为,只要卫青养好身体,一切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