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1065)

作者: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当其他老伙计在广场上舞得欢快,她在家里做饭洗衣,当其他同龄老姐妹眼角毫无皱纹、头发乌黑油亮活力满满,她的头发几近全白,老了不止十岁,只觉行将就木。

落差实在太大,她回忆着旁人的嘲笑就忍不住思考,自己这到底是何苦呢。

儿孙自有儿孙福,她好像突然醒悟过来一般,不再给儿子儿媳补贴,两个小孙子孙女也不帮着儿媳一起带了,至于大的这个,她也嫌弃碍事、可奈何儿子儿媳都不愿意接手。

在一次前亲家上门的时候,她灵机一动,想到完全可以将大孙子送回于家养,反正都是自家孙子,最重要的是将来还能继承于家的大笔遗产,起码将来孙子的婚房完全不用愁了,这一波血赚。

赵庆这个当爸的倒是有心反对,不是多有感情,而是觉得丢面子,像是自己连亲儿子都养不起,奈何妻子亲妈一个都不愿意继续养着,他自己动手更不可能,只得无奈接受。

不提于家终于抱回心心念念的小外孙如何欣喜若狂,,且说赵家这边,赵母终于摆脱了一切累赘,拉着赵父开始加入老伙伴的队伍,赶上了老年活动中心娱乐的末班车。

杜芸却不是个好打发的,回到小家后除了照顾两个孩子依旧每日里带着孩子上门蹭吃蹭喝,至于小家,她要做的也不多,闲暇时间免不得为自己多打算一二。

当初赵家给的三十万彩礼都捏在她的手上,却不愿意为了赵家拿出来,毕竟这可是她日后的一大保障。

三十万其实也做不了什么,结婚两年自觉这笔在荷包里稳当了,杜芸懒得烦心,干脆买了一个小公寓租出去,每个月收点房租给自己和孩子买买东西,还能存下点儿来,也是一桩轻省事。

赵家几人就这么各有异心地生活在一起,幸福却又不那么幸福。

于家那边,老两口精心为小外孙准备好一切,重拾了生活的希望,每日里干劲十足,只偶尔遗憾早逝的女儿不能看到这一幕。

看着一切发展与前世有所重合、却又迥然不同的未来,冉佳怡不由得好笑。

前世的赵家能那么轻松和谐,不过是因着在剥干了委托者的血肉后,顺带吸食了于家的所有钱财,以两家之力供应这才能维持体面的生活,如今不过一切重回正轨,就显得一个个愚蠢不堪。

可惜的是,能提前有所预见、并充分做好准备的到底是少数,多数迫于人情、面子免去财产的争夺,让获利者轻而易举享受身为胜利者的果实。

至于真正牺牲者,谁又会在乎呢。

听到系统提醒任务已经完成的消息,冉佳怡轻轻叹了口气,不再关注,准备开始下一场任务的跋涉。

--------------------

第521章 第三十七个故事1

仿佛穿梭过漫长久远的时间与空间, 再次见到委托者,冉佳怡油然而生一种恍然隔世之感,不过, 还是这样让人踏实。

这一次, 来到自己面前的是一位年约二十岁的小姑娘, 浑身上下没有这个年龄的青春活力,反而一副满身疲惫的厌世感,这是历经太多的人才会有的沧桑。

“你好, 请问有什么愿望吗?”

“你这里真的可以帮忙完成愿望吗?”年轻的女孩看惯了小说,却是第一次经历,难免有些迟疑。

“是的, 你放心,有什么心愿尽可一说。”

女孩这才似提起了些精神, 道:“我想要过属于自己的一生。”

不待冉佳怡细问, 女孩自己忍不住倾诉起来:“我姓娄,娄梓萱,是计划生育下长大的孩子。我的父亲是政府公务人员,母亲是一名中学老师。

响应政府号召,他们只有我一个女儿, 也很是开明,待我如珠如宝, 丝毫没有重男轻女的弊病。奶奶和其他亲戚时常拿这一点来为难妈妈,可妈妈总教育我,谁说女儿并不如男, 爸爸也只教育让我好好学习, 将来有出息了打他们的脸。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我, 乐观、开朗、自信, 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爸妈的骄傲,我总想着,将来能向所有人证明,爸妈的选择没有错。

可事实最后证明,错的只是我。”

冉佳怡几乎立刻猜测出结果,面露不忍。

“是的,如你所想,在我高三那一年,政策放开,国家由禁止二胎转向全面鼓励。

我一开始并没有想太多,爸妈一直说只有我一个就够了,所以我竟从未发觉,他们对于二胎,或者说对于一个儿子竟是如此迫不急切。

我还记得头一年消息传出来,政策真正执行是次年的一月一日,几乎在一月底、赶在年关到来之前,我的妈妈去医院检查出了怀孕,甚至他们偷偷找了私人诊所查了B超,确定是一个男孩这才决定生下来。

明明这是违反规定,是他们以前最不耻的行为,明明他们对生儿子的人最是嗤之以鼻,觉得目光短浅。

我还记得,隔壁的邻居黄叔叔,因为执意要生一个儿子,丢了体质内的工作,黄阿姨也成了全职主妇,一家子日子过得紧巴巴,那时候爸妈还好生同情过一番,直道不理解。

我还记得爸爸的同事李阿姨家,因为李叔叔对弟弟家的侄子更好,一点不待见亲生女儿,夫妻俩闹得不可开交,被他们当做笑话好生嫌弃。

可后来,不理解的、被嫌弃的,只有我。

说‘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是他们,说‘生个弟弟将来给我撑腰’的也是他们,说‘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有一番成就’的是他们,说‘女孩子读个大学将来好嫁人’的也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