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柱不敢说张母肯定不同意之类扫兴的话,只心底到底压了一件事。
冉佳仪抱着小小的婴儿,嘴中轻声呢喃:“等娘赚到钱,天天让咱们石头能吃上肉,也去私塾读书。”
张大柱彻底不说话了,老丈人家对他们好,他们受着就好了,说起来还是自己没用。
“要是爹他们有什么用的上我的,喊我一声就行。”
冉佳仪见他退步,噗嗤一声笑:“你当我家那三个哥哥是摆设呢。”
张大柱:好吧,感觉自己更加没用了。
————-
第二日,冉佳仪早早起了,连早饭都没吃,就先回了娘家,第一天摆摊的日子,她总是有些担心。
一群人驾着借来的牛车便往镇上赶去,此时天才蒙蒙亮,四周的空气还有点冷但众人围着卤味的锅,心里却是火热的。
谢家人多,这次也没要全部人来,谢母、大嫂、二嫂,加上大哥和自己,也就五个人,其实看起来也很多了。
谢家大嫂语气忐忑:“娘,也不知道去了镇上会如何。”
谢母还没开口,冉佳仪就抢话了:“大嫂,咱们这卤肉这么香,肯定不愁卖。”
其他人便也都笑了,东西好才能这么有信心。
紧赶慢赶,终于在天微亮之际来到了镇上西街。
此时天虽没有完全亮,但是西街上已经人头攒动,一副热闹景象,众人便知道还是来晚了。
二嫂沮丧地道:怕是好位置都被人抢走了。”
冉佳仪也没想到会这样,但还是出口安慰:“二嫂,咱们这东西不一样,就是位置再偏,那大家也能闻着味儿过来。”
一群人尽都笑了:“还是小妹说的对。”
众人四散开来,寻找着剩下来的摊位,最后也就是在街的左边尽头找到了一个空位置,只得就在这里安顿下来。
锅里的卤料经过一路已经有点微凉了,谢母连忙取出准备好的炉子,现场生火热了起来,她发现,汤热着这香气才能飘得更远。
等到天完全亮起来之后,街头上的人影也就越来越多,汤也正好滚烫起来,一切都正是时候。
冉佳仪瞅准时机,掀开锅盖,一股浓郁的香气便席卷开来,冲击的首先是最近的谢家人,然后便是周围的摊主们,但这香气实在霸道,越飘越晚,最后竟是整条街几乎都弥漫着浓浓的肉香味。
一时间,街上不赶时间的人们,便都顺着空气里的香味,摸索到摊子上来。
都不用吆喝,客人便主动上门,自然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卤肉因为成本的原因,卖的价格略有些高,但也对得起这个味道了。
第一位过来问的是一位胖大婶,听了价钱后犹豫着称了半斤,谢母手忙脚乱的收了钱,却发现自己不会算账,一旁的冉佳仪连忙将需要找零的报给谢母,这才银货两讫。
第二位过来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大爷,面上满是享受的表情,一口气称了两斤,说回去给儿子和孙子们尝尝。
第三位是一个小妇人,仔细掂量了一番,到底因为价格太贵没敢买,怕家里婆母知道挨骂。
错失了一单生意,谢家人自然十分沮丧,但是接连不断上门问价的客人很快打算了这股沮丧,满面笑容的迎来送往。
渐渐的,锅里的卤肉越来越少,钱袋里的却越来越鼓。
中途,衙门的官差来收了一次摆摊税,因着位置不好,税也不贵,赚到钱的众人都二米当回事,一心只想着将卤肉全部卖个好价钱。
等到了巳时(上午十点),动力十足忙碌了半个上午的谢家人惊愕的发现,锅里的卤肉竟然空了。
卖光了!
欣喜的同时,还得对着找上门的客人们道歉,保证明天一定给他们留着,这才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去。
--------------------
第67章 第四个世界
直到上了牛车, 原本在外还压抑了几分情绪的谢家众人,这才一个个乐得见牙不见眼。
谢大郎:“娘,我们竟然卖完了, 赚了多少钱啊?”
谢母白了他一眼, 却没有说话, 牛车上呢,也不一定就安全了。
谢家大嫂:“娘,娘。”得, 这是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了。
谢家二嫂则是略微好点:“大哥大嫂,咱们回去再说。”只是嗓音略微有有点颤抖。
谢母瞅瞅面前这一群上不了台面的儿子儿媳,心里嫌弃极了, 再看看自己的乖女儿,这才满意了, 起码还有一个聪明的, 这几个崽子绝对是像了孩子他爹、反正不像自己。
谢母虽然也同样欣喜,但是也没有忘记了正事。
从镇上回到了村口,谢母拿出两串铜钱让大儿媳、二儿媳去李家的肉铺买肉,自己则依旧带着小女儿往家里去,谢家大哥则在外面赶着牛车, 反正都进村里了,横竖那么大人也走得回来。
到了谢家院门口, 谢母没有如同以前一般在院门口停下,而是让大儿子直接驾着牛车进了院子,他们这车上的东西太显眼, 不好在外面耽搁被看见了。
院子里并没有人, 想必都出去做活了, 几人此刻也没有心思关心, 牵挂着
进了屋子,急急关上院门,顾不得车上的许多东西,谢母拿上钱袋子,谢大郎和冉佳仪径直跟上,直接去了谢母的屋子。
“哗啦啦”,是钱袋子里的钱被倒在桌子上的声音,三人立时眼睛都呆住了。
性子憨厚的谢大郎此时竟有些呆了:“娘,好多银钱。”
谢母却是二话不说,开始了——数钱。
只见谢母的双手急速拨弄着,先挑出其中少数几个银角子,放回钱袋里,又一排一排的数起来剩下来的铜板,动作快的眼睛眨都不眨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