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163)

作者: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冉佳仪费心弄来这一张初中毕业证,其实还是为了几年后的恢复高考, 虽然这个时代也会有夜校之类的存在,可那需要每天去上课不说,拿到的毕业证和正经初中的毕业证还是不一样的, 以后能不能去参加高考也不知道。

保险起见, 冉佳仪还是想办法来了公社中学。

考完试, 冉佳仪自己也有信心, 就把这件事情放下来了,只等着毕业证下来,接着就把心神放回了上工上,晚上不再那么着急的看书,时间也多了不多。

多出来的时间,闲着也是闲着,冉佳仪看着活泼爱闹的小崽子,顿觉又有事情干了。

公社小学9月份就正式开学了,小崽子要去上学,该准备的也得准备起来。

从小书包、到需要的书本、纸笔,冉佳仪兴致勃勃的带着小崽子准备起来,一点也不嫌麻烦。

一年多的时间下来,冉佳仪和小崽子的关系已经很好了,好吧,关系好的前提是小崽子需要依靠她,并且同处于对抗冯家老宅的境况下。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现在是和谐的母子关系。

老母亲带着关系和谐的儿子,两人足足兴奋了好几天,才终于在开学的前一天,将所有需要的东西收拾进小书包,放在了冯大宝的床头,冉佳仪才去了院子,思考起这次的任务。

冉佳仪在想,这一次的委托者到底是要什么。

就目前来看,原来不和谐的母子关系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无人养老的隐患这哪是可以算是解决了。而且原主的生活虽然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但那也是因为社会现状不允许一个人过于富有,不然恐怕会被抓进去。

至于未来,她拿到了初中毕业证,不管是以后去参加高考上大学、还是在村里继续上工赚工分,都是可以的。

那么,问题来了,原主为什么不回来呢。

现在的情况,她就是本来能变出朵花来,那也是不能做的啊。

真是忧愁,冉佳仪看着天上隐约闪烁的几颗星星,心里这么感叹道。

但是吧,原主不回来,日子还是要过的,不过想来也是,不说这么个时代,要吃没得吃、干活干不完,要她是原主她也不想回来。

要是个聪明的,那肯定得等到社会状况变好了,才回来啊。

冉佳仪没有想到自己一语成谶,她足足又是在这个世界足足待了6年,等到时局变好、她快要去给原主参加高考了,原主方才回来。

不过现在,什么还都不知道的冉佳仪只是担心自己之后的生活方向。

————-

便宜儿子被送去学校之后,家里一下子清净了很多,好在村里还有其他几个要去上学的,至少小崽子上学不需要她去送。

冉佳仪没有了学习的压力,但是生活的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一个人赚两个人的口粮不说,小崽子口粮越来越大,而且每年读书的费用也不是小数。

一时间,冉佳仪愁的不行。

不过愁也没用,不知道原主什么时候回来,冉佳仪也不想把事情弄得太复杂。像是投机倒把的事情,她是不能干的,不仅是因为风险,还担心原主回来了之后会露馅。

无奈,冉佳仪只能想一个科考一点的工作,最好能暂时解除他们现在生活上的困难,而且是原主回来也能继续干的。

冉佳仪最后只想到了一个,那就是进厂子,当然,这厂子也不是随便选的,冉佳仪看中的是镇上的纺织厂。

原主作为一个纯正的农家姑娘,手上活计不错,进了纺织厂也应付的过来,最重要的是,因为布料的稀缺,纺织厂的效益在周边一片都是很好的,自然员工待遇自然也就好起来了。

捏着手头上的一百多块钱,冉佳仪思考起了买工作的可能性,就是钱还是太少了。

是的,虽然说是铁饭碗,还其实还是允许交易的,或者说不是交易,而是继承。上一辈的老了不干了,就由下一代顶替上。

冉佳仪很是不明白,这种工作难道都是没有一点技术性的嘛,可想到时代特色,也就不难为自己了。

这一年,冉佳仪辛苦上工,最后也就是粮食都差点不够吃,可钱却也攒下来一点,加上家里卖些菜什么的,冉佳仪手里的钱已经到了两百块。

勉勉强强能换一个流水线上的女工名额吧,冉佳仪有点不确认地想到。

城里的工作是一个香饽饽,自然不是好找的,冉佳仪连续跑了几个月的纺织厂家属区,才终于找到了一户老人,到了退休年龄没有后辈需要接收工作的,这才考虑将工作卖出去。

准备的说,不是没有后辈想要这个工作,而是杨奶奶不想把工作给他们,现在即将退休急于脱手,这才便宜了冉佳仪。

说出来又是一个长长的故事了。简单点来说,这位杨奶奶,年轻守寡将唯一的儿子养大,等到儿子长大有出息、上了首都的大学,包分配了自然不需要回来接手县城小厂子里的工作。至于其他后辈,年轻的时候有过矛盾,能卖也不愿意卖,更何况那就是一群想要白送的。

杨奶奶气不过就想着把工作卖了,去首都投奔儿子去。

冉佳仪知道了消息之后,觉得真是自己幸运的同时,又觉得其实还是原主太落后了。这位杨奶奶能够保住张父留下来的工作,顾不得跟娘家、夫家闹翻也要将丈夫的工作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这才能把儿子培养的这么有出息。

冉佳仪最看重的还是这个工作。

二百块钱当然不足以打动对方,冉佳仪咬咬牙,又从家里的粮食里拿出了两百斤,钱加上硬通货粮食,这才将工作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