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自打从小学回到村里上工,心里确实是惦记学校的,但是在娘家尚且没有机会,嫁了人就更不敢想了,哪有娶了媳妇不指望着媳妇在家干活、反而倒贴钱上学的。
说起来,还是要怪这个时代重男轻女,女子的机会少。
但冉佳仪和这个时代的思想可不一样。
女子照样可以上大学、照样出来工作赚钱,真论起来也不一定就比男子弱,只是很多时候,这个社会赋予女子家庭的责任和压力,抑制了女子的发展罢了。
男女平等的思想,即使到了21世界的现代,也依旧没有能真正的深入人心,更没能落到实处。
因此,她给原主的是一个选择,是甘于在这小地方龟缩一生,还是抓住机会走出去、看一看这个日后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界,全凭原主的选择。
从来没有人规定,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就必须为了自己的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和社会地位。
不过这终究是原主的人生,冉佳仪只是一个过客,只是顺带解决一下路上的几个绊脚石而已。
————-
冉佳仪自从搬到了厂子里,和村子里人交往的就比较少了,虽然之前本来也不多,但每日里上下工碰到了也是要打招呼的。
故事的主角走了,那配角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原本不引人注意的冯家老宅这几日频频出现在奋进大队村民们口中。
“嘿,你说那冯家老宅的人这次没有来闹啊?“有不知情的村民甲纳罕道。
“哪里啊,早就去过了,你不知道吧。”有消息灵通的村民乙得意洋洋讲述自己知道的八卦。
“哦,那结果怎么样,你给我说说。”
“我和你说啊,那一日我家娃子正好路过看了个正着......反正啊,就是冯家老宅的人这次可没有占到便宜。”
村民甲不禁感慨,“哎,要我说啊,这冯老二家的总算硬气了一回,帮助了别人得来的工作,凭什么给老宅的啊。”
村民乙附和:“谁说不是呢,当初冯老二去了,大队长看剩下她们孤儿寡母的实在可怜,才从队里账上给她们拨一笔钱,结果还是落到了老宅手里,还不如不给呢。”
大队里一般账上会单独留一部分钱粮作为特殊用处的需要。
村民甲是个厚道人,总是看不惯冯家老宅的作风:“你说说,当初是说怕冯老二家的改嫁,结果,人家还没改嫁,这钱恐怕就被她们用的差不多了,真是心狠啊。”
村民丙凑了过来:“就是就是,上次冯家那孙子去老宅都没给吃饭,都饿晕了,可怜见的,爹没了,奶奶也不心疼人,她也不怕二儿子上来找她算账。”这是看不得老宅不厚道,连孙子不照看的。
年纪稍微大点的村民丁自认自己看得比较清楚,没忍住也加入了:“不过也说不好,到底是亲孙子,现在是有冯老二家的在,要是冯老二家的不在了,不还得老宅的人养。”
村民甲不乐意了,“我看着冯老二家的是个有良心的,就是真改嫁了,跟着亲娘也比跟着那老宅的人好。”
村民乙继续附和:“不都说,宁愿跟着要饭的娘,不跟当惯的爹,可见还是亲娘亲,这奶奶家啊,不一定靠得住。”
村民丙奇怪道:“我看那冯老二家的这几年都待下来了,也没有改嫁的意思啊。”
村名丙:“嘿,这你就看不懂了吧。以前就是乡下人、二婚还带着一个孩子,哪里好找人家,现在去了城里,可不一样了,那啊就是香饽饽,不说找城里人,找条件好一点的乡下人总是没问题的。”
说到城里人和乡下人,在场的几人均是有些酸了,说了羡慕嫉妒的几句话,看见记分员过来,也没了说话的兴致,脚下挪动几步就回到了自己的地界继续干活。
冉佳仪不知道村里人的腹诽,但是,她现在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
她是万万没有想到,原主这个已经结过婚带一个娃的已婚妇人,还会遭受到爹娘的催婚打击,这一般不都是催大龄未婚的嘛。
那一日,冉佳仪正在家里收拾屋子,小崽子出去院子找新认识的小伙伴玩耍,原主的娘家人就回来了,来的是原主的亲娘和大儿媳。
这还是冉佳仪来到这里后第一次见到原主的娘家人,本来还没有反应过来,待对面那老妇人喊了自己的名字,方才意识到来的是何人。
“娘的月儿啊,你可算是苦尽甘来了。”老妇人双眼泪盈盈的,满是疼爱。
手上恢复一穷二白了的冉佳仪满脸黑线,这是哪里看出来的苦尽甘来,这明明还是在黄连水里泡着呢。
冉佳仪将人迎进屋里,又是喊小崽子到了两杯水过来,等人都坐下,才问道:“娘,大嫂,你们这次来有什么事吗?”
林母有些不高兴的样子,“你这丫头,什么事都不跟娘说了,还跟娘置气呢?”
冉佳仪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但还是先否认了这一点:“娘,您说的什么话,我跟您置什么气啊。”
老妇人这才高兴了一点,露出一个满意的笑来:“月儿啊,娘劝你改嫁也是为了你好啊。你说说你,这么年轻,就养这么一个小孩子多不划算啊,不如找个可靠的男人,娘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还能害了你啊。”
话说到这里,冉佳仪就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事情了。
想当初几年前,原主丈夫刚走的时候,林家就第一时间上门来劝原主改嫁,从林父林母,到林大哥大嫂,简直恨不得原主立刻改嫁。
原主刚刚丧夫的时候与丈夫感情融洽,下面孩子又还小,心里真真一点没有改嫁的念头,只想着先把孩子养大,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