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要带两个孩子走,冉佳仪就不那么着急了。
今天才周六, 退学也要等周一学校开学, 不过也不着急,在家收拾两天东西,等到周一,户口、学籍一起迁走也就是了,总归她现在买了房有地方落户, 有底气。
其实陆家也没有多少两个孩子的东西。
这时候的农村还不会如同前世一般注重孩子,两个孩子除了一年换洗的几件旧衣服, 也就学校里发下来的书本文具,至于玩具这种东西反正是没有的。
这些东西,其实到了城里还要重新买, 但是冉佳仪考虑到两个孩子的心理, 还是都收拾起来一起带上, 也算是个念想, 省得两个孩子害怕。
一晃两天,时间一眨眼就到了周一。
两个孩子的行李收拾起来也就两个大包裹,到时候直接送上火车就行,冉佳仪也不用担心。
带上户籍证明和身份证明,冉佳仪带着两个孩子就上了村里的牛车,往县里的学校赶去。
在陆家村待了两天 ,村里已经有不少人都知道了冉佳仪的回归,不过也没有人上前来讨人嫌,最多就是背后一议论,没有直接到面前来八卦的。
冉佳仪也尽量和村人保持距离,省的尴尬。
说起来,冉佳仪还有点心虚呢,虽然她自觉做的没错,可是到底这群村人不知道她做的事情 ,要是知道了难免不会被这群村民围着打。
冉佳仪先去的公安局 ,有陆二春这个户主的陪同,户籍的转出很快就办好了,接下来就是学籍的事情。
两个孩子在一个学校里 ,冉佳仪去办理转学的事情倒也方便 ,就是被学校里的老师逮住,好好说了一顿两个孩子的学习问题。
论起来,大的男孩反而有点马虎,倒是年纪小的女孩上课认真、学习也刻苦,是棵好苗子。
以前这话老师是没地儿说去,村里人说了也不会重视,这老师早就习惯了,可如今看这孩子的家长跟一般村人有点不一样,就难免没忍住多说了两句。
冉佳仪认真记在心里,大城市跟农村还不太一样,至少城市里的男女差异没有农村那么巨大。
在城市里,或者说对于知识分子而言,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才是第一位的,性别虽然也有影响,但是到底没有那么大。
将老师说的这些都列进自己的待办事项名单里,冉佳仪带着两小只顺利离开了学校。
临走前,冉佳仪隐约看到两小只和边上的小不点炫耀的神情,仿佛在说:你看,我妈妈回来了,她没有丢下我们。
冉佳仪笑笑,这里的一切不论好还是坏,都即将成为过去式,而面对他们的未来,冉佳仪会交由他们自己去书写。
—————
陆家村这里的事情告一段落,冉佳仪带着两小只,并两大包行李,踏上了返程路。
两个孩子都是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绿皮火车,一路上被沿路的美丽风光吸引住了,丝毫没有想起留在老家的老父亲,冉佳仪也乐得如此。
在临走前,她和陆二春最后谈了一次天,还是关于两个孩子的。
既然是离婚双方,自然是要涉及到孩子的抚养问题的。
虽然冉佳仪自认自己能负担起两个孩子的一切开销,可帐不是这么算的。
父母双方本身就需要承担起抚养孩子的义务,并不因为离婚而有所区别,再如何,陆二春需要付出抚养费这是必须得。
就算冉佳仪暂时用不上,给两个孩子存着也行,好歹是做父亲的一点心意。
冉佳仪按照陆家村这边的收入情况,和陆二春约定好了每个月的金额,可以半年打一次,冉佳仪则承诺这比钱必须用在两个孩子身上,与此同时,冉佳仪要保证定时给陆二春两个孩子的生活信息。
人能回来最好,回不来,一张照片、几封书信也是可以的。
冉佳仪同意了。
不管再怎么样,原主和陆二春对待孩子的心是不变的,哪怕这份爱在前世有所瑕疵,可能付出的时候都还是愿意尽力的。
当冉佳仪带着两个孩子回到自己的新家时,两小只几乎是立刻就喜欢上了这里。
干净整洁的环境、先进发达的设施设备,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四轮汽车随处可见,学校课堂新颖别致。
明明只是跨越了地理位置,从一个位置往另一个位置,可偏偏科技发展的落后使得两小只感觉自己仿佛来到了另一个时代,一切都是新鲜的。
两小只迫不及待接收着这个新世界的信息,一切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压根没有时间去怀念那个在远方的故乡和那里还牵挂着他们的父亲。
好在冉佳仪还有点良心,趁着周末带着两小只一起去照相馆拍了几张照片。
崭新的衣服、全新的面貌,配上两小只大大的笑脸,最后出来的几张孩子合照被冉佳仪邮寄到了陆二春那里,换回来的是陆二春寄过来的六个月生活费。
这笔钱冉佳仪没有动,她给两小只在银行分别开了一个户头,一人一半把钱给他们存进去了,也告诉了他们这是爸爸寄过来的生活费。
世界并不一样非黑即白,上一世的姑且不论,这一世,冉佳仪希望,即使她代替原主选择了离开,但两个孩子依旧能获得父母双方的爱。
到此,两个孩子逐渐习惯了这个城市、这里的学校,并融入其中,就如在这个城市的其他百万人一样。
而冉佳仪安排好了两个孩子的事情,也终于有时间来处理自己手头的事情。
最重要的就是冉佳仪计划里的餐饮事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