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321)

作者: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一圈转下来,邓母满意的找到了集市位置,还买到了接下来两天的食材,而邓翰墨也发现,这里虽然看起来不怎么样,但是比起真正的乡下要好多了。

吃过了午饭,再继续收拾,等到天色渐暗,邓翰墨就要回去公主府,住在这里是不可能的。

邓母一路送他到门口,期期艾艾、欲言又止的样子,这在一向脾气很是火爆的邓母身上十分难得。

邓翰墨:“娘,你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

邓母咬牙:“三儿,现在一大家子搬到了京城,也没有个营生的活计,你大哥二哥都是在地里待了半辈子的人,也不会别的,也就侍弄天地有一手。

娘也看了,那边还是有农田的,你看能不能买几亩地来,我手里还有一些银子,买些地应当是够的。”

说着,伸出手掏出一个荷包,里面是农家人难得一见的银票,想必是邓母上京特地换的。

邓翰墨顿时眼睛就红了,“娘,你的银子你自己收着,地的事我来想办法。”家里人为了他节衣缩食他都是看在眼里的,也不是那等没良心的人,怎么忍心拿走父母最后傍身的钱。

而且,京城的地寸土寸金,且大多都掌握在那些权贵手上,这点钱哪里够。

只是,他不欲父母知道这些,硬是将荷包塞回了邓母身上,便急急转身欲走。

身后,邓母的话再次传来,“三儿,你那个妻子看起来是脾气不小,但是人家愿意嫁给你,想来也是看中你的,你要好好和人家过日子知道吗。”

邓翰墨背对着邓母的身子僵硬了一瞬,继而僵硬着点点头,也顾不上邓母有没有看见,急匆匆的上了轿子,回去公主府。

回去的路上,邓翰墨还在想着这个问题,公主愿意嫁给他,真的就是愿意和他过日子吗?

邓翰墨直觉不像,他的妻子更像是到了适婚的年纪,皇帝老子下了命令,嫁也就嫁了,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

说她看的清吧,她一点也不在意京城的权贵圈子,只知道自己呆在家里吃吃喝喝,要说她看不清吧,偏偏做的一切都正好在人能容忍的点上,叫人有点看不清楚。

至于好好过日子,邓翰墨觉得自己除了这个选择也没有别的了。

遑论安置邓家人这样的小事情公主都不愿意答应,要是更过分点,自己被赶出家门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他离开了公主府还能去哪里呢?

邓翰墨一时间迷茫了。

而另一边,回到了屋子的邓则是重重叹了一口气。

邓父问她:“你这是怎么了?”

邓母对着老伴顿时抱怨开了:“你说三儿这也真是的,找了个公主过日子,以后可怎么是好啊。”

邓父不明所以:“公主还不够好吗,好咱们能到京城来过日子。”

邓母被自己这个傻憨憨气笑了:“公主自然千好万好,就是咱们家配不上,你没看,咱们上门,公主都不带搭理的,要是一般媳妇敢这样对公婆?”

邓父更奇怪了,“虽然不愿意搭理,可也不给咱们这处院子了,就这一处院子都比咱们所有身家都要贵了。”

邓母跟老伴说不通,继续生自己的闷气。

良久,黑暗里传来邓母的声音:“过一阵子熟悉了,咱们给姐儿找个人家吧。”

邓父吃惊:“小妹还小呢。”邓小妹才12岁,即使在谈婚论嫁的古代也有点早了。、

邓母瞪了他一眼:“我说的是我娘家那孩子。”

邓父这才放下心来,可是旋即又有疑惑升起:“你不是准备?”

话没说完,邓母连忙堵住了他的话头:“哪壶不开提哪壶,你看那公主像是能容忍这事儿的人吗,怕是有点苗头,三三儿就被人家赶出来了。”

邓父吃惊:“不至于吧。”

虽然他贫苦一生没有起过找别人的念头,可是当官的不都喜欢这样,就是他们县里那个九品的小县令,那后宅还有三四妾室呢,更别提他儿子还是正儿八经的七品京官了。

邓母瞥他一眼“咱们儿子娶的可是公主。”

邓父也没话说了,皇帝的女儿,他以前也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竟然是自己的儿媳妇。

邓母幽幽道:“之前我是看那孩子太可怜了,家里没一个靠得住的,自己又对三儿有意思,这才带了过来,哪知道这公主这么高贵,我可是不敢想了。”

邓父顿时也劝起来:“三儿要是能好好和公主过日子,这一辈子都不用愁了,咱们不求给帮忙,不添乱就好了。”

邓母没好气:“这不是我先说的,感情大最后你又成了好人。”

邓父:他冤,但是他不说话。

老夫妻俩在这样的气氛中渐渐睡去,而邓翰墨赶在关城门之前进了城,缓缓松了一口气。

回到公主府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但是公主府依旧灯火通明,熟悉的门房兢兢业业的守在门前,邓翰墨心里久违的升起一股回到家的安心感。

在这个陌生的京城,翰林院安排的小宅子只是暂住,而只有眼前的公主府,虽然看着不近人情,但是却给了自己一处完整的空间,邓翰墨对此不是不感激的。

只是一想到,这是用自己的婚姻换来的,他心口一股郁气就难以发泄。

邓翰墨是一个颇有些自傲的文人,要是没有出现皇帝赐婚这种事情,他也自信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够在京城占有一席之地,可是在赐婚后,一切都变了。

以后他的成就,恐怕都得败于那一句驸马的名号之下,他这么多年所追求的、所希冀的,又有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