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见到也不觉得稀奇,母亲总是在背着自己悄咪。咪干些什么,这是他们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只是之前母亲没有说,他们也就没有在意。
现在知道了母亲在刺绣,除了因为好奇多看两眼,他们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日子照旧波澜不惊的过着。
直到有一天,许久没回来的林建慧拎着东西回家看望,在院子里当即看见了正在刺绣的母亲,当场是震惊、不知所措。
“妈,你这是,这是在刺绣,你会刺绣?”
“嗯。”冉佳仪反应淡淡,完全不在意对方的惊诧。
“妈,我怎么不知道你会刺绣啊、”林建慧的语气有些狐疑。
冉佳仪也不在意,她这具身体原身的外婆曾经是一位绣娘,精通刺绣,而原身小时候正是跟在外婆后面长大的,要说会刺绣也是说的过去的。
至于说为什么那么多年没有刺绣,现在却又开始而来,冉佳仪也早就想好了借口。
“跟我外婆,你太婆婆学的,你们都不知道才对。”
“那您现在是绣着玩儿?”
冉佳仪好笑,“我哪有时间玩,以前是照顾你们没有时间,现在有空了,我绣点东西也能卖点钱。”
林建慧听见能卖钱顿时眼睛就亮了,但旋即就恢复如常。
她忘记了,她已经嫁出去了,不再是老林家的人,即使母亲绣活赚到了钱,跟她有什么关系,又能补贴她几分呢,作为一个有着四个兄弟的女孩儿,林建慧从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自己的地位。
父母生养了她一场,供她升学,单就从这一点来讲,林建慧是感激的、也认为自己以后有必要给母亲养老,当然这个养老的意思就是时不时提点东西来看看,至于自己的几个兄弟,她不指望兄弟们照顾自己,但一直不希望他们来打自己的秋风。
她的好日子都是自己一点点争取来的,不是爹娘给的,也不是兄弟照应来的,在嫁出去的那一刻,她就下定了决心,要好好经营自己的小家,好好过日子,再多的就不愿意了。
同时林建慧对于林家的财产也想得很清楚。
别说林家现在什么都没有,就是有也没有她这个女儿什么事情。
所以现在见到母亲能够刺绣赚钱,她除了羡慕以前没有早早的让母亲刺绣赚钱之外,也没有其他的想法。
————-
林建慧回来看过人、放下东西,没说几句话,就有急匆匆的离开了。
自从结婚后,林建慧就总是这样子,回到娘家就跟屁。股下面的凳子长了针一样,永远坐不住,前后说不了几句,聊不下去尴尬了,就自觉走人。
冉佳仪现在对这几个也就是放任自流了,来了她就好好招待,不来她也不惦记着。
时间一晃就是半个月,半个月的时间,冉佳仪知道了,商店里前后两批货都已经卖完了。
由此可见市长的号召力,冉佳仪不由得回想起了前世各个地方关于官方直播带货的场景,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刚半个月过去,除了他们所在的商店,周围也陆陆续续有了类似风格的刺绣,风格如出一辙的爱国、爱党、爱国家、爱人民风。
比起刺绣的水平来,都比不上冉佳仪所绣的,可是胜在价格便宜,普通百姓们也能买得起,很快就这样占据了平民市场。
新样式的高峰期也就此过去了,不过对此冉佳仪已经很满足了,前后这段的时间里,她曾经赶制出了不少都是趁着高峰期卖的。
价格优惠、购买量下降,虽然钱也随之少了,但也总能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不至于紧赶满赶,也算是一种好事了吧。
接下来这样类似的好事就再也没有了,冉佳仪一直都老老实实绣制自己的绣品,凭着精湛的手艺、和品质良好的材料,依旧在商店占据着一席之地。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每个月厂子里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此外还能靠着刺绣额外挣一笔,除去家里必要的开支之外,家里每个月都能盈利不少。
就这样冉佳仪一直慢慢的积攒着收入,直到攒够了一千来块钱,起码是够再买一套房子的。
这时候的房价也不贵,在这小县城,一套小院子的价格大概也才1000来块钱,冉佳仪现在差的不是钱,而是压根就没有买房的地方。
唯一的办法就只有等,冉佳仪是在一直在安慰自己,慢慢积攒力量,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下手。
————-
这样的等待一等就又是两年过去了。
两年的时间里,家里的老四、老五也从学校里毕业了。
老四读的中专,果不其然被安排了工作岗位,免去了下乡的困扰。
至于老五,则没有这个好机会。、但是老五是个肯钻研的,早早就开始寻摸,终于在毕业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好机会。
是一个职工家庭的老人要退休了,但是家里儿子辈都有工作,孙子又还小,老人不想把工作给了儿媳,就打算卖出去。
于是,关系好的俩兄弟和冉佳仪做了一个交易,老四、老五以后每个月的工资大头都要上交家里,但在此之前,冉佳仪要先出钱帮老五定下来这个工作。
冉佳仪总觉得,这俩是看出来了自己的性格,知道自己不愿意白白付出的,这才提出了交易,而且他们肯定早就看出了自己刺绣挣钱的事儿。
只是都憋住没问,也是这俩小子的能耐了。
对于无私风险的付出,冉佳仪是觉得,但对于这种交易,且有助于他们过得更好,冉佳仪是绝对支持的,就是不知道两个下乡的到时候知道了,又会如何作想,但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