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佳怡熟练的到灶头前点火,简单热了三个菜,配着大白面馒头填饱小肚子。
这也就是冉佳怡胆大了,前世原主来到新环境,在那小房间可是熬了一晚上,肚子饿的咕咕叫也没敢出来。
而汪巧儿这个亲娘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还在挨饿,一晚上都没来看一看,还是第二天早上原主才吃了东西。
从原主的记忆力,冉佳怡知道,这个家的另外两个小孩今天都不在家,而是被他们爷奶接过去了,怕他们闹事不让后娘进门。
冉佳怡吃完自然没有好心收拾,扔下碗筷就回去休息了,临走前还不忘顺走几个大馒头。
钱家是县城本地人,拥有自己的一处小院子,只是这院子不大,仅有三间正屋,一间主卧,另外两间两个孩子一人一间,至于原主之前待的地方,是这个家的柴房。
二嫁第一天,让带进来的女儿睡柴房,汪巧儿这个亲娘也干的出来。
冉佳怡的嘴角浮起一丝冷笑,将馒头包好藏到柴火堆里,自己则溜达去了这家小姑娘的房间。
躺在绵软的床上,周边没有一丝光亮,冉佳怡很快就打着呼噜睡着了。
小孩子本就觉多,冉佳怡第二天是听到了厨房的动静才起来的。
揉揉眼睛,冉佳怡顾不上洗脸刷牙,呲溜一下就跑了出来,来到母亲的身边。
小女孩在家里吃得好睡得好,又因为年纪下没有下地做过活,也勉强称得上白白胖胖,至少看上去是喜人的面相。
“娘,我饿了。”
昨晚一夜春宵,今天早起还要收拾做饭,汪巧儿已是累极,没空搭理女儿的抱怨,顺口使唤道:“凤儿,来,帮娘一起收拾下。”
冉佳怡小眼珠子提溜转了下,也没有拒绝,而是转身就跑,边跑边说:“娘,你等我,我刷牙洗脸后就来。”
这洗漱的动作自也是慢悠悠的,冉佳怡注意着厨房的动静,终于在完全收拾好前回来。
汪巧儿见小女儿帮不上忙,微皱眉,到底没说什么。
利索的将昨天的剩菜剩饭热了一下,就去屋里喊当家的起床。
-----
想到昨天夫君迎新娘走了那么远的路,想必也是累坏了。
这么想着,汪巧儿的内心满是羞涩,原本她以为比自己大十岁还愿意娶自己的人一定不怎么样。
可完全没想到,这位虽然已经三十出头了,但因为在厂子里做工,比乡下干活的汉子显年轻多了,看着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
汪巧儿见了第一面,原先的忐忑就去了大半,余下大半就是对自己的质疑了。
她是年轻不假,可嫁了一回人、又带着个孩子,得亏钱家不嫌弃才能到县里做城里人。
心内告诉自己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能得罪了钱家人,汪巧儿动作轻柔的唤醒了新婚丈夫。
两人一起出来,那浓情蜜意的模样看的冉佳怡牙酸。
吃罢早晚,两人还有正事要做,那就是到钱家父母面前去敬茶。
钱桂生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有一个大哥,下面有一个妹妹,父母跟着老大过,就把老二分了出来,钱桂生住的这一处还是钱爷爷的宅基地,当初分家出来自己建的房子。
这一趟除了敬茶之外,也要将一双儿女带回来,一家人团聚。
两人收拾齐整,带上了礼物就要出门,冉佳怡见自己又被忽略,立即出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娘,你们去哪儿啊?”小姑娘眼里包着一团泪,要掉不掉,像被抛弃的幼兽,惹人怜爱。
汪巧儿见到女儿,为难的看了一下身边的男人:“你看,凤儿她......可要带过去给爹娘看看?”
就是平常在大街上看到这样的小女孩,钱桂生都是要生出几分喜爱的,可这是继女,不要说喜爱,不厌恶都是好的。
但既然进了家门,还是要给爹娘看看的。
钱桂生点了头,拎着东西走在前面,汪巧儿连忙跟上,剩下一个人小腿短的冉佳怡在后面磨磨蹭蹭。
好在两家隔得不远,在冉佳怡感觉走的腿有点酸了,终于到了地方。
与钱家的小院子不同,钱爷爷家是住在筒子楼的,虽然地方小了点,可距离县中心更近,也更热闹些。
三人出来的早,到的时候钱爷爷家刚吃完早饭。
屋子不大人却不少,冉佳怡占着人小的优势,细细打量了一下屋内众人。
只见最中央是一对须发发白的老人,想必就是钱爷爷和钱奶奶。
其中钱奶奶的身边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是玉雪可爱的长相,冉佳怡猜测那是原主的便宜继兄和继姐。
再往下,是一对比钱桂生年纪大的中年夫妇,应当是钱家大儿子和大儿媳,两人身边是两个小男孩,在母亲的手臂中不安分的动来动去。
钱桂生和汪巧儿接过大嫂提前准备好的茶,直挺挺跪下给父母敬茶。
钱爷爷动作利落的接过小儿子的茶,喝了一口放下,钱奶奶却还是没有动静。
这停顿的时间有点长,汪巧儿不由自主将茶杯往上举了举,忍耐不住好奇略微抬眼,正好对上老太太那对精光四射的安静,唬了一跳。
钱奶奶见震慑住了新儿媳,这才接过茶,冷哼了一声,“你既然进了我钱家的门,就要守我钱家的规矩,知道吗?”
汪巧儿哪里见过这阵仗,小鸡啄米似的直点头。
钱奶奶看不上这小家子气,真是一点比不上前儿媳,“你是后娘,这两孩子虽然不是你亲生的,可你嫁了进来,就要对两个孩子好,不然我钱家也容不得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