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事到临头再抱佛脚,还不如提前打好关系。
买了一大兜的物资,冉佳怡回到家里,就跟住在隔壁的堂嫂说了自己要请客的事情,请她和侄媳妇过来帮忙。
堂嫂爽快应下,等到了半下午,婆媳俩就结伴过来了。
冉佳怡早在买菜的时就拟定好了菜单,都是村里请客常见的菜市,几人做起来熟门熟路,期间堂哥家的侄子还帮忙去各家各户喊人晚上来吃饭。
到了天色略黑,就有人陆续上门,都是原主沾亲带故的亲朋,冉佳怡对来人表示了欢迎,等饭做好一群人才上桌吃饭。
这一顿请客,足足摆了三桌,只要是大家都拖家带口的,就这样有的小孩还是没能上桌。
冉佳怡跟一众亲戚唠嗑,顺带说起了自己要回来常住的事情,惊讶了一群亲戚。
冉佳怡索性解释了一遍自己癌症的事情,说明是看农村环境好,特意回来休养的,只是儿子家的那一滩烂事,她没有主动提及,只是说儿子女儿都有工作,不能陪着来,以后要多多麻烦诸位。
亲戚们都表示理解,客气的应了,并表示能帮的一定帮。
一顿饭比,宾主尽欢,冉佳怡送走了客人,在堂嫂婆媳的帮衬下收拾了残局,这一天也就过去了。
且不说村人得知她回来养病的消息有多惊讶,这一顿饭算是顺利打开了冉佳怡回到村里的讯号。
接下来的日子,冉佳怡不紧不慢的按照自己早前拟定好的计划开始了各项工作。
原本的墙面脱落,冉佳怡虽然没有装修,可好歹请人重新打扫了一番,院子后面的菜地也重新规整,已经种上了应季的蔬菜。
除此之外,冉佳怡还顺利在堂嫂的陪伴下结识了村子里不少有闲的同龄老太太。
不得不说,除了客观环境比不上大城市,农村的氛围真是好上不少。
别的不说,城里的居民楼,众人见面顶多也就是点头之交,住在隔壁却彼此不认识的更是多了去了。
但住在农村就不一样了,一个村子里的几乎每天都能见面,隔壁邻居那真的是比远亲还要亲近。
冉佳怡自从结识了一群老太太后,再也不感觉无聊了。
成日里八卦东家长西家短的,看个狗血三角恋都能讨论上好几天,晚上吃过饭村里的老头老太太就自动集结到村里的麦场,开始了城市毒瘤-广场舞。
不过麦场距离大家的住处有段距离,音响开小几乎没有影响。
冉佳怡一开始得知广场舞的存在那是坚决抵制的,因为她觉得掉份儿,而且扰民。
可是现在没有了扰民的担忧,加上堂嫂几次三番的劝说,冉佳怡尝试了一天,就真香了。
-----
打脸实在来的猝不及防,冉佳怡内心谴责自己,身体却很诚实,每天到点就往麦场跑,压根不要人催。
不得不说,蔓延全华国大妈群体的广场舞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这种运动并不强烈,却能运动到全身上下,对老年人的身体是一项不错的锻炼。
冉佳怡感觉不过几天,自己的胃口就又好了一点。
回到农村乐不思蜀的冉佳怡,将城市里的那一堆烂摊子扔在了脑后,至于儿子女儿,有手有脚,不饿死就行。
眼看一月之期如约而至,又到了冉佳怡要去医院复查的日子,冉佳怡乐的都忘记了,还是女儿高雪打电话过来提醒,她才惊觉自己每个月还要回去。
农村确实好,可医疗条件跟大城市没法比,该回还是得回,冉佳怡将院子里的菜托付给了隔壁堂嫂,才不放心的回去城市。
来的时候大包小包,回去的时候冉佳怡只带了几件换洗一副,显见没打算多留。
冉佳怡回的自然是原主和儿子的家,一个月不在,这个家肉眼可见的乱了不少,边边角角的都积了不少灰,窗户也没有之前那么明亮,厨房看着很久没有开火,冰箱也是空荡荡的。
冉佳怡瞧着这两人就不太靠谱的样子,也没想到他们能把日子过成这样,好歹家里还有一个小孩呢。
这一次回来,冉佳怡准备多待两天,她一个人在乡下,女儿高雪很是担心,要不是请不开假,怕是早就跟过去了,就是没心没肺的儿子也颇打了几个电话。
虽说劝自己不要太上心,可到底是原主的儿子女儿,要是他们过的不好,冉佳怡在乡下也不会开心的。
这一天,冉佳怡等到儿子儿媳回家,跟他们深入交流了一番,最大的要求就是看着他们把整个家收拾一遍,也要学着自己生活做饭、照顾自己。
这其中主力军自然就是儿媳宋静了,也不是冉佳怡偏袒儿子,也是两人中高宇挣钱要多一些,宋静能挣的就是自己的那一份开销,如此在家就要多出点力。
宋静一开始自是不甘不愿的,回家路上点个外卖,到家就能吃饭的好日子她享受着,不愿意改,可婆婆逼着她改。
宋静迫于婆婆淫威只能应了,每日里回到家就开始做饭,还要洗衣服、照顾孩子,但与此同时高宇也没轻松到哪里去。
亲妈没喊他去做饭,可安排活计的时候也没少了他那一份,每天回来要拖地、擦窗户,收拾自己房间,论下来活也不少。
两个人是累的腰酸背痛,暗地里都期盼人赶紧走,他们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
事实上,冉佳怡也没打算多待,她回来第二天就去检查了,但有些结果要等一周才能出来,她顺带调教一下儿子儿媳。
这期间她还去见了女儿女婿,见他们一切如常,才放心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