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69)

作者: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事实证明,朱志远仿佛天生就适合科举这条路,童生试顺利过了、秀才试过了,朱家这个小破农家,竟然真的飞出了一只金凤凰。

秀才只是士里最低的一个层级罢了,但秀才可以见官不败、可以免名下赋税,这本身就代表了朱志远成功实现了阶级的跨越,成功迈入了士这个阶级。

朱志远的成功一扫朱家这么多年来受到的闲言碎语,类似什么“痴心妄想”、“白日做梦”、“打水漂”这样的话,从一开始到考中之前就从来每断过。

朱父朱母听了不是没有过动摇,但对读书人的向往、对儿子的信任让朱父朱母坚持了下来,而如今,也终于证明了他们选择的正确性。

十四岁的秀才啊,这可是整个村子里都没有一个的秀才公,这时候别说冉佳仪这个没爹没娘全靠朱家养的小丫头了,就是村长的女儿那都是配不上的。

要是以后能再取得更多的成就,即使止步于举人,那朱家以后也不是哪一个村人能比得上的了。

当朱家人沉浸在儿子考中秀才的喜悦中时,冉佳仪的心里也在比较着这一世与上一世的不同来。

--------------------

竹里:实不相瞒,我已经开始构思下个故事了,哈哈哈。

想快点结束这个故事,因为一开始设定好的结局没有写出来,主要是有点点三观不正,怕别骂就没敢写。

如果后面有机会的话,会以番外的形式补一两章一开始想的那个故事的。

第38章 第二个世界

上一世因为朱家经济比较紧张, 朱志远是又过了几年、有了完全的把握,这才开启科举之路的,而这一世, 则因为不差这考一次的钱财, 在十四岁这一年就去参加科举了, 并且还中了。

若说二十几岁的秀才公还不太受人瞩目,但是十四岁的秀才郎可就不一样了。

越早就代表学子天赋愈高,如今朱志远这样年轻的秀才郎可不就受到不少关注了嘛。

另外, 上一世的朱志远因为十来岁的时候一直无所作为,空有一个会读书的名头、却不事生产,朱母的名声也不大好, 疼女儿的人家自然不愿意将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家。

条件一般的朱母眼光高也看不上,这么一来, 最后也就便宜了原主这个所谓的童养媳, 还省了一笔娶媳妇的钱了呢。

哪里又料到朱志远一路向上、直至科举出仕了呢?

说起来也是命运的捉弄。

但是这一世就不一样了。

这一次可就不是别人挑朱志远,而是朱志远挑别人了,准确的说,朱志远的心思还都在读书上,考虑这些的只有朱母。

农家男女向来谈婚论嫁得早, 朱志远虽说只有十四,可是现在开始相看起来也绝对算不上晚的了。

尤其考中秀才后, 有不少富家千金家里派仆人过来探口风,只是朱母心里有些不可名状的心思,一个都没有答应。

夜间, 朱母和朱父也正在房间内正商量着这事儿呢。

“老头子, 你说, 志远这婚事到底怎么个说法儿?”朱母第一次对一件事儿拿不定主意。

朱父不以为意:“你这几天不是都没有看上的嘛, 那就继续看呗。”

朱母不乐意了:“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我才愁啊。你看今天那王家高高在上施舍的样子,再看那李家那穷酸样,不过就是祖上有过一个秀才,就敢上咱家来......”

朱母絮絮叨叨起来没个完,这些日子上门的人家就没个完全合心意的,弄得朱母很是烦躁。

朱母眼里,自己儿子自然千好万好,未来必定有着大好前途,可是在外人看来,这只是一场略微有几分机会的一场投资罢了。

投资嘛,都是有风险的,又哪里会将自家精细教养大的嫡女就这么随意许出去。

于是,就造成了如今朱志远婚事这种不上不下的状况,朱母不满意也是理所应当的。

”你要都看不上,那就先不看了呗,咱儿子年纪也不大,后面还要继续科举,指不定是有大造化的呢。“朱父试图让朱母看开点,反正他自己是看的蛮开的。

“什么叫指不定,咱儿子那是铁定的有大造化。”朱母先是信心十足的反驳了朱父的话,随后又满是焦急:“就这么一个儿子,可不得早点娶个媳妇回来,我还等着抱孙子。”

朱父这下没话说了,他也想要抱孙子呢。

朱父试探着开口:“那你瞧沫儿丫头?”

朱母立马把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不行,不行。”

朱父黑线:“你不是一直都说沫儿丫头好、又勤劳能干吗?”

朱母扭头瞪他:“那怎么能一样?勤劳能干又不能当饭吃,我可是把沫儿丫头当亲闺女看的,自然哪哪都好。替咱家赚了恁多银钱,干活也麻利,可是个好女孩。”

虽是说的冠冕堂皇,可转瞬,朱母又凑到朱父耳边小声说:“做媳妇那可就不一样了。你说沫儿丫头无父无母的,也大字不识几个,哪里配得上咱家秀才儿子,连那王家的姑娘都不如。

而且,你看这都好几年了,一个屋檐下,也没见他们有丁点儿这方面的迹象,两人就是当兄妹处着呢。不是我嫌弃她,是两人真不合适。

沫儿丫头好,我也知道,但是这不能做一回事谈。

我说把沫儿丫头当做亲闺女疼,那以后肯定给她挑个好人家、备一份丰厚的嫁妆,风风光光的给她嫁出去,也算全了这么多年相处的情分了。”

朱父长久之后喟叹一声:“那也好。”

任是谁,哪怕他们自己,也不能比儿子的未来更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