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府的庶女和侍郎府的庶子,家世上倒也般配,倪夫人不过请相熟的人家去侍郎府提了一句就答应了。
不过也有一点不好, 侍郎夫人提出来,等人嫁进来后,她就要把这个庶子分出来, 当然,该他的家产不会少, 但要更多却是不可能的。
倪夫人不用想就知道这是为什么, 相比这个庶子已经读书可以参加科考,而她亲生的嫡子却还不满十岁,一强一弱对比太过鲜明,加上丈夫满口的夸赞,已然到了让侍郎夫人寝食难安的地步。
若是能借一门婚事就将人打发出去, 即使贴些银钱也是值得的。
倪夫人听了条件,不过停顿片刻就答应了, 左右不是她的女儿,嫁出去过成什么样跟她有什么关系,不过这件事她谁也没告诉, 而是隐瞒下来。
毕竟, 没了侍郎府做倚靠的庶子, 还在不在倪大人他们考虑的女婿之列, 那可就说不好了。
总之,不管内里缘由如何,这门婚事总算是定了下来,等两家长辈开始走起礼来,两个当事人才知道。
眼见着婚事定了下来,原主还是没有回来,冉佳怡第无数次为原主的慢性子着急。
但人不回来,她就得继续往下演。
庶女的婚事自然没有嫡女那么受重视,就说嫁妆,原主没有亲娘操持,倪大人这个爹所谓的关注其实也就是十天半个月想起来了问一句,想不起来也就算了。
不过冉佳怡也不是顶在意这个,嫁妆公中肯定缺不了她的,至于更多,倪大人和倪夫人多少应该也会添点儿,添多少就得看他们心意了,左右差不了多少。
原主这一年正是十六的年纪,等到明年也才十七岁,不早不晚正适合成婚。
嫁妆是长辈们来定的,但是冉佳怡这个新嫁娘也并没有闲着,而是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首先便是嫁衣了,顶讲究的人家闺女一件嫁衣可能就要绣个几年,但冉佳怡一个庶女显然是没有这个待遇的,基本上绣个小半年也就差不多了。除此之外,还需要给夫家的人绣一些衣服、鞋袜之类的小玩意儿,按每个人两件算,估摸也得不少时间。
这时候的冉佳怡还不知道,自己还没有嫁进侍郎府就提前被预定分家出来了,她正苦逼的替原主做那些针线活呢,甚至忍不住猜测,原主是不是故意的。
日复一日的生活实在太过枯燥,没有交好的姐妹朋友,她每天一个人呆在小院中都快要发霉了,唯一能用来打发时间的就是绣活以及偶尔丫鬟们从外面带来的话本子。
仿佛亘古不变般的才子佳人故事,风花雪月、瓜田李下,把一个个闺阁小姐描述的跟个傻子一样,看的冉佳怡也是好笑。
————-
时间就在这般无聊中度过,一天又一天,很快大半年就过去了,过了新年就是冉佳怡的嫁期。
早上天还没亮,冉佳怡就被婆子们喊了起来,梳妆洁面好不折腾,但看着镜子里最后肤若凝脂、面若桃花的好女,冉佳怡的内心还是很满意的。
唯一的一点不满就是委托者始终没有归来的意思,这个婚冉佳怡可以替她成了,但她不能真的就留在这个世界,她是来帮助原主度过困境的,可不是来代替原主过完这一生的,也不知道这原主要折腾到什么时候,莫不是怕了跟人成婚。
但冉佳怡再着急也没有用,原主不愿意回来就是不愿意回来,她只得安静地看着。婆子们给整装待发,辞别了父母,最后被嫡长兄背着上了轿子,跟着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热热闹闹的往侍郎府而去,这婚眼看着就要成了。
冉佳怡坐在花轿中,头顶上盖着红盖头,但透过帘子下的余光,也能看见周围是一片红火,看着就有成婚的气氛,看着看着,她的思绪就逐渐飘远了。
不过也就呆了这么一瞬间,待她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所处的已经换了一片地方,竟然是在这个时刻回到了系统空间里,委托者选的这个时间还真的是万分之巧妙呢。
顾不得跟委托者多生气,冉佳怡这一次的任务也不是特别累,又有点挂心后面的发展,于是头一次没有休息,直接打开大屏幕看了起来。
身在其中只觉得热闹和喜庆,但是从外边整体看,这对迎亲队伍的阵仗还是颇有点震撼的,唢呐声里骏马大头的年轻男子带这一众仆从,从尚书府特意绕路跨越大半个京城,方才来到了相距不远的侍郎府。
因为有盖头遮挡的原因,冉佳怡看不清回到原来世界的委托者是个什么神情,但想来应该是不差的,起码比起上一次的连大红都穿不得要好的多,毕竟是一个正头娘子、再不必受前任妻子和继子女的气了。
这种婚礼身在其中的时候觉得实在很慢,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不过也就三天的工夫,等原主回门之后就安心在侍郎府起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只是不等她再多适应一番,晴天霹雳就下来了。
原因就是她的婆婆侍郎夫人竟然在小夫妻俩成婚一个月之后提出了分家。
侍郎府到了现在,下一辈拢共也就两个男丁,一个就是她的新婚夫婿,是侍郎府的庶长子,还有一个就是侍郎夫人所出的嫡子,如今十岁不到还在进学,这样的家庭想要分家在整个京城都是见不到的奇景了。
古代向来讲究人丁兴旺,也就是说后代子孙越多越好,侍郎府只有两个儿子本就算是少的,如今还要将庶子分出去,府里留一个十岁不到的男丁,冒的风险实在有点大,
委托者显然也没料到这一出,但是她接受良好,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既然嫁过来了,不管这个人之前是侍郎府的庶子、还是分家单过,只要两个夫妻能互相扶持,以后日子一定会好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