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743)

作者: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恬恬,你今天一天不见人影是去做什么了,一早上就没看见人。\”李母语气里诸多埋怨。

她一向看这个儿媳不顺眼,觉得城里来的知青自视甚高,看不起她这种农村人,最重要的是,自己也拿捏不了,体现不出做婆婆的权威。

冉佳怡轻描淡写,并不在意她的语气:“哦,和知青们一起去了趟城里。”

李母最讨厌知青儿媳这副模样,显得她是个多么斤斤计较的坏人一样,一个没忍住,顾不得儿子的话,就数落了起来。

--------------------

第336章 第二十三个故事

“一天天的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家里那么多活你看不见?要是不愿意过了,你干脆和那个林远一样搬过去,也别扒着我们家不放。”李母话说的很硬气, 仿佛并不在意原主这个儿媳。

但, 冉佳怡知道不是。

李母对原主肯定是不满的, 但若是真的不想要这个儿媳,也不会做出这么多事情。

知青在这个年代是一种什么存在呢?

他们来自遥远的大城市、是高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或许有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 但对乡下人来说还是需要仰望的存在,在这个城乡差别悬殊的年代,二者泾渭分明。

可以说, 大部分乡下人都是天然渴望着城市的一切,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知青。

现实一点来说, 有一个城里的儿媳或者女婿, 也是一件值得人骄傲的事情啊,更别提原主的爸妈疼爱原主,总是时常补贴了。

这些补贴在原主嫁进李家之前,是原主一个人用,而等嫁进了李家之后, 则是李家一大家子一起用。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个屋檐下住着, 总不能自己一个人吃独食,好说不好听,原主也不是性子独的人, 要不是因为有着那些补贴, 凭原主压根比不上农村妇人的体力和公分, 在李家早遭到嫌弃了。

人们的印象里, 农村人大多朴实,可也不是毫无心眼的。

而现在,李母说出这话的底气,才是最让冉佳怡恶心的,因为那是他们卖了原主的录取通知书、断绝了原主回城的道路之后,给出的赤果果的威胁和嘲讽。

冉佳怡面上神色几乎是一瞬间就阴沉了下来:“妈,我就是去了一趟城里,你就说这么多。要是你们不愿意过,我今天就搬。”说着果真进去自己房间收拾起来。

李母听着悉悉索索的整理声,心下这才慌张了起来,想到儿子对这个儿媳的看重,她猛然有一种心虚的感觉。

虽然自信这个儿媳翻不出他们的手掌心,可人要是真的生气之下去了知青点,她可怎么跟儿子交代。

想到这里,她连忙去了儿子儿媳的房间,见人真心的在收拾行李,不像是开玩笑的模样,心里更急了几分:“哎呀,思恬,我就是嘴上没个把门,随口说说,你也别放在心上。妈对你可是满意的紧,你就别跟我置气,就是不看在妈的面子上,你想想小辰,你们几年的夫妻感情,可不能这么轻易坏了。”

冉佳怡不置可否,但她现在也还没有离开李家的意向,否则事情就会从李家理亏变成她有错了。

“妈,我容易把你们说的话当真,以后还是别说这样的话了。”冉佳怡手下收拾东西的动作明显慢了下来,像是被她说动了,但嘴里冒出来的话依旧不冷不热。

李母听了第一反应是生气,但转瞬就自己将火气压了下去,高考刚结束,正是人心浮动的时候,保不准这人就想走,还是得先把人稳住,等到安定下来再收拾人也不迟。

这么想着,李母仿佛没听见那不客气的话似的:“好好好,我以后不说了,思恬你去城市肯定累了,好好休息,我先去做饭了啊。”

自己给自己打了圆场,李母就真的退出去了。

冉佳怡看着手下的行李,动作却是没有停,距离她离开的日子也不远了吧。

-----

无人打扰,冉佳怡将日常需要用的东留下,其他不常用的都收到了行李箱里,等着离开的时候一起带走。

这份安静一直持续到里李家人陆续回来,冉佳怡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也就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或许是已经被告知发生了什么,李辰的神色带着一丝不太明显的讨好,看的出来,他是喜欢原主的。

“思恬,今天累了吧,妈做了好吃的,待会多吃点。”

\“嗯。“相比起对方的热情,冉佳怡的神色就颇有点冷淡。

不过李辰也不在意,笑呵呵的应下。

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吃饭,农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饭桌上边吃边聊,难免就聊到了冉佳怡的高考上来。

李母不敢太过惹着这个儿媳,此时语气夹杂着小心翼翼的试探:“思恬,你看别人的通知书都到了,你这一直没个消息,不知道你是什么想的。”

这话题是个敏感话题,闻言桌上吃饭的众人顿时都停下了扒饭的动作,偷偷拿眼睛偷瞄。

“我肯定能考上的。”话说的·信誓旦旦,但除了知情的李父李母和李辰三人外,其他人确实不信的。

就见李家大嫂露出了嗤笑的神情,“有时候话可不能说的那么晚,没听说谁考上了到现在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

两个儿媳之间也是存在着天然的比较,因为城里父母的补贴,原主在李家干的活显然少了不少,虽说心里明白自己也沾了光,可李家大嫂每每说起来还是带着酸气,仿佛她吃了多大的亏一般。

李家大哥扯了扯她:“好了,别说了,指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