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809)

作者: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但是吧,对于宋家那群只会吸血的亲戚,他是向来看不上眼的, 比方说这老太太, 平时不论如何说疼他, 宠他、对他好, 但是落实到行动上却是一点都没有了。

如此这般的“好”,有什么意义呢,纯粹就是一个笑话,过耳听听就算了。

幼时的他可能还会被这样的好所欺骗,但是在外面独自打拼多年,早已见惯了人情冷暖。更是将宋家人的凉薄看得透透的。

相比较而言,他娘对他们三个就不要太好了。

其实他能感觉到,亲娘对宋家人的不喜,出于这层顾虑,其实他很少去主动打扰他娘,他身上始终留着宋家的血脉,自己的远离,或许对她就是最好的。

本来以为自己与宋家也算是相安无事,事实也是,平静过了这么多年,但现在人真的找上门来,他也不能置之不理。

他始终是宋家的孙子,尤其现在干活的铺子里都讲究和气生财,若是闹出了麻烦,大管事可不会跟自己客气。

想到随之而来的各种烦恼,他就忍不住频频蹙眉,在众多伙计、管事眼皮子底下,他做事情并不能随自己的心意。

“祖母,您怎么来了?” 他假装不知道来人用意,不动声色将人引到铺子侧边不引人注意的角落。

宋母看到孙子欢迎自己,也挺是高兴:“小麦,我来看看你。”

是的,乔四娘的大儿子就叫小麦,二儿子叫小米,三儿子叫小豆,都是农作物的名字,饱含农家人对儿孙最殷切、最简单的期盼——吃饱喝足。

当然,宋小麦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在私塾读书的时候就请夫子重新取了一个,叫致远,宋致远,听着就是干大事的。

“祖母,说了多少次了,我现在叫致远,不叫这个名了。”他有些不满意,改个名字顺口的事,怎么这些人说多少遍都不听呢。

也不知道是第多少次听到这句话,如同过去无数次一般,宋母全然不在意,父母长辈取的名字,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改了呢,她都叫顺口了。

“小麦,奶奶今天过来,是来看看你过得怎么样,你说你一个孩子家家的,在外面这么多年、也不怎么回去,我们和你爹可是担心的紧。

这话宋母敢说,宋致远确实不信的。

-----

他不相信也是有理由的,过去他一个在镇上读书、干活这么多年,除了二弟三弟,宋家可没有一个人关心过,如今想必是看着自己有出息了才巴上来。

他在铺子里面孤家寡人一个,吃住都在铺子里,虽说日常也却不着什么,可铺子里面其他伙计管事的待遇,他是看在眼里的。

不说家里人不说隔三差五过来看望一下,可至少天气冷了、下雨了,总会来送个东西,哪像宋家人,就连偶尔来镇上采购,也不会来打声招呼,搞得他像个孤家寡人一样。

宋家儿孙多、不缺自己这一个,宋致远是知道的,但也仅仅如此,宋家人心都狠,血脉相承,他对这些亲人也无甚感情。唯一比他们好的,可能就是在外面见识得多了,觉得人不光只能看到利益,更要回馈别人赠予的情分。

“祖母,我好好的呢,你们在家不用为我操心。”这话可就实在太虚伪了,一个说、一个听,完事后两人浑身都打了一个寒噤,被恶心到了。

宋母勉强保持笑呵呵的模样,神情却突然多了几分羞愧:“小麦,本来奶奶也不想来找你的,可家里实在没有办法了。”

这话宋致远可以肯定是假话,近几年风调雨顺,家家户户不说粮仓充足,也勉强算吃喝不愁,这是打量他不在家不知道情况呢。

他也是个促狭的,假作慌张的样子,道:“奶,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不会是我爹吧,他怎么了,摔了还是病了。”

宋母被问得猝不及防的,反射地摇了摇头:“呸,瞎说什么,你爹在家好好的,没事儿呢。”

宋致远这才假装轻吁了口气,“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宋母心想,家里是没人出事,可家里穷啊,穷的叮当响,急需银子。

“小麦啊,你在镇上有一段时间了吧?”

宋致远点头: “是啊,一晃眼都好几年了,从娘供我读书后就在镇上,得亏有这份活计。”

宋母见他态度还和善,终于忍不住生出了试探的心思:“小麦,我知道你在镇上也不容易,可你也知道,家里弟弟妹妹太多了,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你在镇上也有几年了,看能不能接济点儿。”

宋致远心道果然,但说得再可怜,他也不会同意的:“奶,您说的对,可我身上实在没有多余的银子。”

不说他攒的钱,不自己用,那也得给亲娘用,凭啥给不相干的宋家人。

宋母一时间愣住:“你怎么会没钱呢?”在镇上干了这么多年,没钱,骗傻子呢,便听孙子继续解释。

“祖母啊,你是不知道在镇上做活有难干。你别看我在铺子里算是一个小管事,可也就比一般活计好那么一丢丢。

我一个乡下来的,对下面伙计要和气,是不是给两个赏钱,不然也没人听我的,您说对不对?”

宋母点头,这可不。

还没等发掘出什么不对,就听见孙子继续道:“若只是这样也罢了,可上面吧,也是这样,我上头那管事一个巴掌都数不过来,每个月的钱几乎都被他们拿去,见不到回本的时候。”

这话其实七分真、三分假,出去的多,可回来得也多,总归是稳赚不赔的。如今他可是小有资产,也就是仗着送家人不知道,故意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