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佳怡没有委托者那般的好性子,被韩四丫一直纠缠着很不耐烦,她想出的主意就是怂恿去韩四丫替代委托者的角色。
按照委托者的性子,她那些发家致富的小点子必然不会瞒着,跟在后面做小跟班的韩四丫如果有心的话,应该多少也是能知晓一点,如今能发挥出来多少就看她自己的本事了,只是若是有什么不好的结果,也不要找她就是了。
怂恿韩四丫的方法也很简单,在对方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知道什么、而姐姐们不知道的时候,她就装作一幅蠢蠢的模样样在一旁捧上两句,时日稍微一长,韩四丫就被捧得快要飘上天,真以为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由此萌上去的胆气可是前所未有的大。
意识到自己可以成为改变全家命运的人,那一刻韩四丫从所未有得高兴,或许是她想错了,上天要她回来就是为了让她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取代三姐成为二房的代言人。
--------------------
第382章 第二十五个故事
韩四丫不是个行动力强的, 虽然动心,可她自己还是个三头身,便是想做什么都做不了, 最后事情还是落在韩母头上。
在真正开始做小买卖前, 韩四丫觉得, 有一件事最为重要,那就是分家。
说到底,她还是学之前是三姐做的呢。
只是这一步可不大容易, 封建家长的权威,那是官方盖章认证的,父母在无私产, 说的就是这点,只要不分家, 即使赚了钱也不是自己的, 而是得交给父母,是大家庭的财产。
韩四丫不懂这些,却也知道,分了家赚钱才是自己的,否则韩婆子定会插上一手, 到时候他们一家子可没有能力保住。
上一世分家的时候韩四丫虽然还小,并不知道具体怎么分, 只隐约记得那时候他们几乎是净身出户,没有带走韩家的一分财产,只带了几床被褥和房里的个人用品, 就连住的屋子都是村里那种荒废不要的小茅屋。
一开头的日子很是艰难了一阵, 但后来一家人勤劳肯干, 赚了钱, 不仅重修了房子,家里几乎每天都能吃上肉,身上的衣服也能三两天换一次,是很好的日子了。
有那份美好的前景在,韩四丫才会这么积极分家,她以为对韩父韩母来说这样,可劝说却在开头却遭遇了爹娘的强烈反对。
作为典型的孝顺儿子,韩父是坚决不同意的,他的意思就是爹娘尚在,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请爹娘做主,反正他是没有负担一个小家的能力。
韩母的态度则略微有些迟疑,其实叫她当家做主养活一家老小,她也没有把握,说起来,在韩家这一大家,虽然苦了点累了点,可上面有韩老头韩婆子做主,只要干活就饿不死,少吃点就少吃点,全当求个心安,可一旦分家出去,势必要跟韩家这边闹翻,到时候就真的孤立无援了。
韩家这边闹翻,韩母的娘家又靠不上,到时候真饿死也不会有人管,韩母想想就觉得有些害怕。
再害怕,却也经不住韩四丫的鼓捣,在对方的口中,他们分家出去那就是奔着吃香的喝辣的去,才不会有韩母口中那些什么吃不起饭活活饿死的情况发生。
这种纠结之下,韩母的态度就比较纠结,她既不想受到婆婆的磋磨,也想分家后能过上真正的好日子,抱着如此心态,她就揪着韩四丫,问她到底有什么好点子,要是真的能挣到钱,她就是拼着闹翻,也要跟韩家分家。说吧了,没能力的才只能听爹娘的,要是真有本事,谁又愿意低头过苦日子呢。
被这么一问,韩四丫就麻爪了,印象中的未来里,三姐发家致富的小点子她确实都知道,比如做什么肥皂呀,小吃食啊,后来还有一些布娃娃、头绳手串之类的,这些新兴的词汇都是三姐告诉他们的,家里一点点发展起来就是靠着这些小玩意儿,要说自己做,韩四丫自然是会的,至少她是这么觉得的。
本来她是留着这些主意打算分家后为小家赚钱的,可现在韩母非要看到钱才愿意分家,韩四丫只能委委屈屈应了,仔细回忆上一世发家致富的道路。
————-
二房在最开始被分出去的时候是真没有钱,除了几身衣服、被子外,就连粮食都没有一粒,还是好心的邻居涨价好心借了几斤粮食和一点油盐,让他们先吃上顿饭。
那时一家子就跟无头苍蝇一样乱转,但三姐却不慌不忙,用着为数不多别人向别人借来的粮食,硬生生的做出了几个精致的小糕点去镇上兜卖,卖了钱再换来粮食继续做,就这么一点点的从小做到大,几次之后就还了借来的粮食,自家也稍微有了一点盈余。
吃食买卖是真的小本买卖,辛苦累不说,也挣不到什么钱,一家子这么起早贪黑干了大半年,缓过了一口气,三姐才提出了新的点子,那时候家里吃饭是不用愁了,三姐便买了几十斤的猪板油,一点点熬了,搭配着其他材料做出了香喷喷且白白净净的所谓肥皂。
对了,肥皂这个词也是三姐起的,那时大家都以为这是她取的,四丫现在想来,应该是那个“三丫”来的地方的土特产,并不是她发明的。
肥皂的做法韩四丫没亲手做过、可却不知道看过多少遍,自认为早已了解其制作过程,其他的也是一样,按时候一家子奔着一个目标,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她作为家中的一份子从来没有被约束,其他方子也是一样,所以她才会这么信誓旦旦有勇气说服韩母。
韩四丫早年确实过了几年苦日子,可后来韩家发迹,作为家中的妹妹,着实是没吃过什么苦,家里的活大头都是爹娘带着三个姐姐完成的,而她和五妹在成长的过程中,过的更多是地主小姐一般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