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840)

作者: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而小女儿或者说是更像一个失败品,既不像她的父亲,也不像优秀能干的自己,要不是两孩子是一起在医院出生的双胞胎,她都要以为这个女儿压根不是自己生的。

可惜的是亲生的是亲生的,却不一定继承了父母的优点。

好在有了一个足够优秀的大女儿,她对小女儿的期望值也就没有那么高了,朱母只想着小女儿懂事听话点,在自家的羽翼下长大,将来选一个人家嫁了,一辈子不求多出彩、和和顺顺也就行了。可偏偏以往那么乖巧听话的小女儿,却在这般大的事情上出幺蛾子,她哪能不生气。

可也正如朱父劝的,报都报了,也不能反悔,总不能真的再考一次。

只是冷静下来的朱母依旧想不通,“老朱,你说婷婷是怎么想的?”

朱父也说不明白,他唯一确定的是小女儿看起来确实有了点变化,而这一切变化都是从改变填报志愿开始的,暂时他也不知道这种改变是好还是坏,但他多少也看得出来女儿是想远离这个家的,这让他有点反思,是不是对小女儿逼得太紧了。

但仔细回了一番,他又觉得没有。其实比起平庸的小女儿,他们对大女儿的要求更高一点。

只是人的心思总是很复杂的,小女儿的执着他们阻拦不了,也只能尽父母的能力尽力准备好一切,让她即使远离他们也能过得好好的。

这件事情貌似就这么过去了,但到底在一家人的心底留下一个疙瘩。

除此之外,冉佳怡的高三暑假生活,可以称得上十分休闲。

朱父朱母一向忙于工作,在家的时间并不多,因而大部分时候,只朱缨朱婷两姐妹在家,这种对比显得尤为鲜明。

在冉佳怡到来之前,委托者对自己的暑假也没什么规划,冉佳怡初来乍到还属于熟悉阶段,更是没有计划,其实她从内心觉得高三暑假就是给她的一个休息阶段,算是对过去十几年小初中学生涯的一个犒赏。

相较而言,朱缨就实在有计划的多了,每日里将一日的作息安排的满满的,从小学学起的绘画功课一日不落,还在不停吸收其他知识,比起在校时也丝毫不差。

这幅场面叫冉佳怡看了很有压力,可想而知,原主在的时候压力定然不轻。

当然,勤奋、优秀、好学、积极进取都是公认的优点,但不得不承认,人有时候九十九分的汗水也抵不过那一分的天赋。

就说学习吧,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朱缨能考上全校前三,而原主只能考中等偏上,小时候一起去上的绘画班,朱缨被老师称赞有天赋,免费给她开小灶,而原主只得了一句没有天赋。

可见有时候,人与人之间本就是不公平得,原主已经尽自己的所能做到了最好,可依旧比不过双胞胎姐姐,作为永远的陪衬,她的心理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原主看不分明,冉佳怡却看得明白,她现在需要的,并不是继续被身边的人不停比较,凸显自己的处处不如人,而是需要开始一个全新的生活,一个没有朱缨的、能让她身上的优点也能散发出光芒的场所。

哪怕她能发出的光芒十分黯淡,但起码也能说明她是一颗珍贵的珍珠,而不是随处可见的沙砾,不是吗?

————-

尽管有压力,但冉佳怡也没有跟原主以往一样,一个劲学着姐姐,倒不是她堕。落了,而是她的观念就是学习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至少对委托者而言并不是。

这样的差别也更让朱母认定小女儿这是自暴自弃了,要不以往都追着姐姐的脚步,怎么就突然停滞不说还倒退了呢。

不提朱母的恨铁不成钢,冉佳怡的暑假生活还是十分悠哉的。

每日里朱缨都学习了一阵儿,她才迷迷糊糊起床,一上午或是自己看些电视电影、或是跟人聊天打游戏,到了中午,要是有兴致就自己做做午饭,没有兴致就去外面吃,下午才会做点正事。

作为一个即将上大学的崽,冉佳怡对于这一次的大学生活还是很期待的,毕竟她原本的人生就是倒在了大学前夕,如今倒有种续上的感觉。

冉佳怡的正事儿就是提前学习一些生物相关的知识,可能很多人觉得生物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但其实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世界万物,都有其规律可循。

她给自己安排的学习任务并不难,目的是了解一些基础知识,作为大学前期的一个储备,不至于一点不懂,这个学习时间基本上从下午一点到下午四点,整整三个小时。

而等四点之后,冉佳怡就要去健身房跑步、瑜伽锻炼,她去健身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修正原主的体型。

青葱年少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原主却总是佝偻身形、低着头,没有一点这个年纪的鲜活气儿,让冉佳怡这个习惯抬头挺胸的人很是不习惯,就总想着给纠正过来,人的相貌,容貌只占其一,气质、身形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给人的印象。

一个半月的暑假时间匆匆而过,很快时间就来到了八月底,开学在即,很多事儿变得匆忙起来,需要打包去学校的行李。报名需要的材料,诸如此类的事情不一而足。

这些还只是小事,花点时间就可以,但朱家却在这时候面临了一个难题。

朱母的工作性质注定了她无法请假陪同孩子们去报名,一开始两个女儿计划报同一个学校,朱父一个人能搞定,但是如今一南一北相差甚远,这就成了个难题。

夫妻俩商量了一阵子,才决定由朱父先提前送小女儿,然后返回来再送大女儿去京城的学校,这样两不耽误、相对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