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886)

作者: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一眨眼时间到了九月,艾香如先是给三个孩子报了名,将人送进了学校,这才急匆匆带着材料赶往自己的学校。

说普通学校就真的普通,在津门当地毫不起眼,艾香如又是参加成人高考进来的,跟班里同学老师关系都一般,艾香如也不以为意,她来大学是学知识的,可不是为了交朋友。

要说她最喜欢的,还是大学开放的环境,一般每天的课程并不会安排满,多余的时间,艾香如还能去蹭蹭其他专业的课程,或者泡在图书馆里看书,每日里都感觉自己接收到了新的只是,总归没有虚度。

店里生意因为没了她的存在,肉眼可见的萧条了几分,大多靠老顾客支持,可能是因为两个年轻人还并不太下得了面子、达不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缘故,很难吸引新顾客留存。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起码她学习到了知识。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薛茂在码头终于升职了,说升职其实有点夸张,但却是从一个单纯搬货的,成了一个管着十人队伍的小队长,工资也上涨了一截。

薛茂对此很是高兴,这几年媳妇越来越有本事,他不是不着急,可自己没能耐,总不能去怪媳妇太能干不是,如今,这份工资算起来也能养得起一家四口,他顿觉压力少了很多。

至于家里的铺子,苍天可鉴,他是真没打过一点主意,他纯粹一锯嘴葫芦,熟悉的人面前尚且没有几句话,对着陌生的顾客更是手足无措,衣服的什么材质款式更是一窍不通,还不如老实在码头搬货,累是累了点,可安心呐。

————-

薛茂的工资虽然多了,但寄给老家的钱并没有多,反而还有所减少,因为艾香如见三个女儿大了,一口气给她们添置了几身新衣服,顺带参加了几个兴趣班,要不是她心慈手软,保准一分钱都不剩给老薛家。

在老家的薛父薛母是着急又无奈,原先他们没让人去闹的时候,基本一个月的钱都是有保障的,就是少了几块也都会说明缘由,但自从二儿子一家去过后,大房的态度明显敷衍起来,几乎每个月的钱都不足,问就是说用光了,再怎么骂都没用。

这一下,薛母不由得埋怨起老伴来:“都怪你出的坏主意,这下好了,彻底把老大惹生气了。”

薛父才不背这口黑锅:“还不是你怂恿的,要不然都是儿子,我能干这事。”

“那要不是为了你们老薛家的孙子,我能想这些。”

“那不也是你孙子,平时宝贝孙子叫着,这会儿说是老薛家的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来吵去,也没争出个对错来,因为这事本就是他们一起商量着办的,谁也逃不了责任。

到手的钱愈少,薛母就愈发吝啬,老二家的本以为生了老薛家的孙子就可以享清福,谁知道越过越不如,心中那叫一个苦涩,之前的嚣张气儿也彻底蔫了。

这一年的春节,津门的大房一家子都没回来,自家人知道应该是生气了,可对着外人还得遮掩说是外面太忙,外人面上说着理解、背后就猜测开了,叫薛家人又憋屈了一阵。

其实是艾香如终于攒够了钱,在津门置办了一间自己的小窝,第一年乔迁,自然是想着在新家过的,这才没有回来。

后来的事实证明,一次不回来只是一个开始,等到第二年,人倒是回来了,可后面几年却又没回来,任是他们再怎么解释,也遮掩不住一家人不怎么亲近的真相。

几年前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没过几年就彻底疏远了,薛父薛母也不知道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明明,明明他们都是为了老薛家啊。

想想出息的大儿子一家,再瞧瞧没出息的二儿子一家,一时间竟然生出了换人养老的心思,可想到大房没孙子还是放弃,直到后来,过着苦日子,看着长大后越来越熊的孙子,一时间竟然喜爱不起来。

--------------------

竹里:本来准备最多再写两三个故事就结束这篇文的,可是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了很多感想,就觉得还是需要再写下去,哪怕只有几个人看。

第419章 第二十七个故事

“耀祖, 你给我回来,那是你爷爷看病的钱。”上了年纪的薛母,操着已经快掉光的一口牙, 颤巍巍追在自己小孙子后面, 再次恨自己的心慈手软。

老伴年前检查出癌症, 肝癌,好在是早期,治疗得当还能活个十几年, 人老了,就像好好过着,别的念头也都淡了。

薛母不知道自己多久没想着给孙子争取些什么, 也不再幻想那些发财大计,只是期盼着和老伴一起平淡到老, 有大儿子养老, 养老的事总不愁。

谁知好好的日子祸从天降,薛母甚至想着是不是年轻时候做了什么孽,人越老就越相信这些。

病能治,薛母怎么也要给老伴治,同甘共苦几十年, 风风雨雨都跨了,没道理败在这小小的病症上, 也幸好,大房有钱。

说到钱,又是一桩官司了, 本来他们早早开始给自己攒棺材本, 就是怕老了干不了活、遇上什么事、, 节俭又会算计的薛母确实攒了不少, 但这是在孙子长大之前。

也不明白小时候只是爱闹腾了一点的宝贝孙子,怎么越长大越熊,从上小学开始就不断惹祸,小到弄坏人家玩具、打碎邻居玻璃,大到把同学打到医院,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而这些,通通都是要花钱的!

偏二房不舍得出钱,薛母的小金库就是这么慢慢被掏空,不是赔给了外人、就是补贴给了二房,虽然不那么甘心,可到底是自己愿意的,人么,老了不就该替小辈遮风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