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做贤惠女(快穿)(888)

作者:竹里人家 阅读记录

断了薛母这条来源才清楚意识到,靠他们自己,日子是真难过。

先前借口说给儿子交择校费也不是假的,薛耀祖干啥啥不行、惹祸第一名,中考连高中都没考上,总不能真的让去读个中专,便只能花钱买。

花了好几万才将人送进镇高中,存款去了小半,又没有新的来钱渠道,人顿时急了。

“当家的,要不娘那边,你去说说。”

薛盛近阵子见了亲爹娘都被嫌弃,哪里愿意去,“我不去,要去你去。那是我亲爹娘,你之前做那样的事情,我可没脸过去。”

薛盛媳妇也不是个简单的,她生了老薛家唯一的孙子,就凭这点,薛家也不敢将她怎么样。

“好啊,这会说是我的错了,那不是你们薛家的子孙啊。”

“钱的事先不说,那我让你去医院伺候爹娘你怎么不去?”

“是我不去吗,你娘那眼神都要吃了我,我哪敢呆。”

吵来吵去没个定论,薛盛紧皱眉头想着该怎么办,也是他开始想的太简单了,怎么就没想到可以祸水东引、让爹娘跟老大要钱呢。

他没有赚钱的能耐,却有个能耐的大哥,爹娘在总能借上几分力,不能一直这么生分,薛盛越想越烦躁。

只能他自己舔着脸上门讨好,对了,儿子也得一起上门赔个罪,上次这小子偷钱把老人气得不轻,还有他媳妇,这都多久没过去伺候老人了。

薛盛畅想的很好,即使一时有气,还能一直气下去不成,二老可就自己一个儿子在身边,惹急了、连个照顾的人都无,老来无依岂不可怜。

可惜薛母连进门的机会都没给,一家三口被关在门外,听着里面和乐融融的声音,薛盛顿时傻了眼。

因着心虚,他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敢过来,可以说是避着走,完全不知道老大竟然给爹娘请了位保姆。要知道,保姆工资可不低,一个月大几千起步,至少这乡下就没谁家用得起,先是酸,酸大房得多有钱才舍得,酸过之后就是生气,气老大竟然愿意花钱请保姆、都不愿意给钱给他们照顾。

这么想的薛盛可从来没想过,大房从未过问给二老的钱怎么花,已经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能说,人心不足。

关门的是薛母,薛父如今精神头不好,经常坐轮椅进出,此时笑着摇摇头:“你啊,何必呢。”

薛母傲娇的抬头:“我乐意,咱们又不靠他养。”

薛父叹气,人年轻时候哪能想到以后的事呢,如今想来,以前种种,竟然都错了。

--------------------

感谢在2021-05-09 23:44:27~2021-05-10 23:46: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乀茵小茵丷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20章 第二十八个故事

薛父薛母的后悔愧疚, 艾香如接收不到。

公婆老了,他们出钱养,病了, 他们出钱治, 这都没有问题, 反正有钱,可要他们上门当孝子贤孙,那做不到。

曾经她做过, 可最后得到的什么,女儿被卖,儿子被宠成了一个人渣, 不可否认她作为亲妈也有责任,但最大的责任还是在薛父薛母。

她选择儿子, 既是不想自己再做一次失败的母亲, 也是不想亏待了三个女儿,好在如今,一切都很好。

艾香如的服装店已经在津门开了三家分店,随着岁数上来,她工作也没以前那么拼, 每家店都安排有一个分店长,她只要抓大方向和管理。

最欣慰不是这些, 而是这一次她的三个女儿,个个优秀。

没有了恼人的恶劣环境影响,她们都成长为积极向上的小青年, 大学毕业后奔向各自的前程, 天南海北, 家庭群里每天都热热闹闹, 充满生机活力。

每当这时,艾香如就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的,唯一的小遗憾是,三个女儿都看不上自己的小店铺,大女儿进了大企业,如今正努力往高管位置进发,二女儿则是沉迷研究、废寝忘食,三女儿更是醉心美术,惦记着到处采风。

于是几家店还得她这一把老骨头看着,也不知道老薛家那些人知道了会作何感想,他们疯狂觊觎的他人手中财物,在有些人看来可能一文不值。

摇摇头,将不小心浮上脑海的薛家人去除,艾香如巡视完三家店,乐呵呵的去隔壁、也就是她当初就读大学蹭课。

她是老蹭课人员了,十几年下来,上至校长、下至门卫保洁,就没有一个不认识她的,就连去食堂吃饭,都有专门的饭卡,是学校特意为她保留的。

她听的课程很杂,服装设计的专业课是必去听的,其他课程感兴趣的也会听听,这辈子她的经验就是多学习总是没错的,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她在流行的道路上一直与时俱进,也认识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这样的一生,艾香如想,才是没有虚度吧。

相比较妻子,薛茂的生活就平淡多了,一路从搬货的小工人到小头头、再到中等头头,基本也就到顶了。不过他并不强求,算了自己的工资够用,也就老实干着,好在性子老实得了大老板的青眼,让他一直干到上了年纪,还给了一个仓管的工作养老。

薛茂对自己的一生也是很满足的,如今的他早已不会去想,自己没有儿子这回事,甚至在面对优秀的女儿,还会隐隐愧疚觉得以前的想法实在对不住她们。

对于三个女儿,他是欣慰的,对妻子,则是感激。

越是见识得多,就越是清醒的意识到,不管在老家、抑或津门,其实妻子背负了大部分责任和压力,而这些本该由他来承担。